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人民观察)
首页> 国际频道> 锐评速览 > 正文

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人民观察)

来源:人民日报2023-02-24 13:20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今天的中国,是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郑重宣示中国“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坚持与世界各国命运与共,始终把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中,始终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在紧密联系世界中发展自身,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繁荣稳定。伴随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步伐,中国将更加紧密联系世界,携手各国共同开创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在同世界良性互动中不断发展

  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密不可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努力打破外部封锁,积极开展经贸、文化等对外交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新时代,中国着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拥抱世界、学习世界、贡献世界,与世界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历史性交汇,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从未像今天这样全面、深刻、长远;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广泛、深切、聚焦。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坚持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目前,我国建交国总数达到181个,同世界各国和地区组织建立伙伴关系113对,“朋友圈”不断扩大,全球伙伴关系网络越织越密。党际交往全面开展,我们党同世界上6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保持着不同形式的联系,交流分享治党治国经验,开展文明对话,增进战略互信,促进务实合作。

  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深化合作的步伐从未停歇。202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超过1.2万亿元,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稳居世界前列。当前,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构建并不断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2022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40万亿元大关。2022年,中欧班列开行1.6万列、发送160万标箱,通达欧洲约200个城市,大大促进了欧亚大陆互联互通。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国际社会看到一个更加自信、自强、开放、包容的中国。从经贸投资到人文交流,中国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交流合作。

  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在与世界的紧密联系中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21万亿元,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人均GDP达到8569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3%。中国着力增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联通性,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坚实步伐,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牢、成色更足、动能更充沛。

  中国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世界经济脆弱性更加突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全球治理严重缺失,粮食和能源等多重危机叠加,人类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国方案、中国担当、中国智慧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以中国方案引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倡议,回答“世界向何处去、人类怎么办”的时代之问,深刻阐述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中国方案,为构建更加美好的世界指引方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为世界向何处去贡献了中国方案。十年来,这一重大理念内涵不断丰富,在实践中走深走实,多次写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文件,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越发彰显影响力、感召力。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打造广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和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中国已同15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有力促进共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为应对日益加重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注入新的动力,为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共同守护世界和平安宁提供新思路、新支撑。目前,全球发展倡议已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多个国际组织支持,近70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

  以中国担当贡献力量。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身的持续稳定发展就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贡献。2013—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8.6%。过去3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4.5%,高于世界1.8%左右的平均水平,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不仅提出一系列方案和倡议,更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中国是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并不断加大投入,在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解决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在致力于实现自身发展、消除贫困的同时,积极开展南南合作,成立全球发展促进中心,创设“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为拓展全球发展合作注入活力。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推动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国集团等多边机制更好发挥作用,扩大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影响力,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气候治理、网络安全治理、生物安全治理等,引领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以中国智慧凝聚共识。中国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呼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增进各国团结合作,共同破解全人类共同难题。中国面向不同国家和区域,搭建开放包容的文明对话平台,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搭建文化相知的桥梁,拉紧民心相亲的纽带,抵制妨碍人类心灵互动的观念纰缪,打破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通过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地方的实践”专题宣介会等,深入阐释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为各国政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政党解决道路选择之困、思想理论之惑、国家发展之难提供启示,引导推动国际社会形成正确的中共观和中国观。

  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中国将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如一珍视和平和发展,始终如一珍惜朋友和伙伴,不断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努力纾发展之困、汇合作之力、聚创新之势、谋共享之福,为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变局、开创新局增添信心和力量。

  不断夯实世界和平发展之基。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并不太平。冷战思维阴魂不散,局部冲突频仍,人类依旧面临严峻的安全挑战。世界上不少民族矛盾、宗教冲突、恐怖袭击等都同发展赤字相关,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始终把自身发展和世界发展统一起来,持续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积极开展减贫、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等国际发展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坚定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为各国分享中国机遇创造条件,努力通过促进发展、减少威胁世界和平的消极因素,为世界和平发展筑就更坚实根基。

  持续增强全球经济复苏动能。目前世界经济复苏的动力不足,世界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将进一步释放,作为世界经济复苏稳定器和增长发动机的作用将更加凸显。联合国发布的《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中国经济复苏将支持整个区域的增长”。中国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广阔市场空间、更多发展机遇,为全球经济复苏不断注入新动能。

  共同培育全球发展势能。开放是人类社会发展大趋势,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才能推动各国共同发展、共享繁荣,更好惠及各国人民。中国坚持越发展越开放,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反对“筑墙设垒”“脱钩断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坚持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方向,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打造开放共享的世界。

  努力提升全球发展治理效能。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发展治理与时俱进、因时而变,维护多边机制的有效性,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提升发展的公平性、有效性、协同性。中国将继续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全球发展倡议进一步落实落地,深化全球发展合作;继续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高质量实施,让这一全球最大自贸区安排释放更大红利;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经贸协议,为世界经济增长赋能,为全球均衡持续发展增添活力。

  (当代世界研究中心 执笔:齐炜、郑东超)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南多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 探访冷湖天文观测基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截至2022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
2024-04-23 04:00
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全球战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当日发布的《废塑料化学循环综合性研究报告》显示,
2024-04-23 04:25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正在给黑洞做“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级计算机模拟显示,以吸积盘结构绕黑洞旋转的物质会在名为耀斑的高能事件中周期性喷发。
2024-04-23 10:03
4月25日至29日,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主题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将在北京举办。
2024-04-23 10:02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8.5亿吨,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66834.7亿立方米。
2024-04-23 10:0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全体海军将士初心如磐,正以崭新姿态阔步向前、逐梦海天,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2024-04-22 13:57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21日至22日,江南南部和东部、华南中东部和南部等地仍有强降水,局部地区有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2 10:03
苏州市吴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周春华介绍,在修缮古建筑时,文保团队也积极采用新技术。“通过保护促进利用,通过利用加强保护,让文物建筑活起来。
2024-04-22 10:02
21日,在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创建蛋白质组学体系”“基于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发现新的白血病生物分子标志和药物靶标”“揭示非经典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及鉴定有关蛋白家族成员”等三项成就入选。
2024-04-22 09:59
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制定并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生态系统 第1部分:农田生态系统》。
2024-04-22 09:58
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4月20日在广东广州出坞。该船由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它的建造出坞,标志着我国在冰区深海科考装备和船舶设计自主可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4-04-22 09:5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点亮“量子房间”的“量子灯泡”,能让互联网用户拥有进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2024-04-19 09:50
在山西省翼城县,通过政府搭台,构建科企合作机制,普查新发现的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珍珠玉米”加快了品种开发步伐。
2024-04-19 09:48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4-04-18 10:17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  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4-04-18 10:16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2024-04-18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