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网评】避谈“北溪事件”,美西方究竟怕什么?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中国网评】避谈“北溪事件”,美西方究竟怕什么?

来源:中国网2023-02-14 13:21

  中国网评论员 华章

  2022年9月,“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事件震惊全球,5个月来,肇事者身份之谜始终未能揭开。如今,一份知名调查记者的报告让真相渐渐浮出水面。当地时间2月8日,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撰文指出,美国政府是爆炸事件的幕后黑手。

  文章指出,爆炸计划最初由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提出,美国总统拜登与沙利文、国务卿布林肯、副国务卿纽兰,经过长达9个月的讨论后,决定炸毁“北溪”天然气管道,并由美国中央情报局制定具体计划。按照计划,去年6月,美国海军潜水员在北约“波罗的海行动—2022”军事演习的掩护下,在“北溪”管道上放置了遥控爆炸装置。3个月后,挪威海军投下声纳浮标引爆炸药,破坏了“北溪”管道4条管线中的3条。

  事实上,爆炸发生后不久,很多人便将矛头指向了美国。波兰前部长、欧洲议会议员拉多斯瓦夫·西科尔斯基,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发出一张波罗的海水域大量天然气泄漏的照片,并意味深长地留言“感谢美国”。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杰弗里·萨克斯在与彭博社主持人连线中,直言美国是“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事件的幕后黑手。美国福克斯新闻台主持人塔克·卡尔森也曾在节目中暗示,北溪管道遭破坏与美国有关。

  美国成为“北溪事件”的头号嫌疑人并不意外,因为如果套用美政客惯用的辞令,美国是“唯一一个既有能力又有意愿”炸毁“北溪”管道的国家。

  其一,欧洲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威胁美国经济霸权。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哥本哈根协议》,各国达成减排共识,天然气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北溪”的投入运营,让德法等国的工业生产能力与俄罗斯的廉价清洁能源优势相结合,极大提升了欧洲经济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也必将大幅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

  其二,欧洲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威胁美国金融霸权。2018年,欧盟委员会发布《欧元:迈向更强大的国际角色》,传递出欧盟主动推动欧元国际化的信号。彼时,欧元在国际支付中的占比已经超过30%,接近美元的份额。同一年,俄罗斯经济发展部、财政部、央行联合制定了“去美元化”计划。这意味着“北溪2号”管道建成后,欧盟与俄罗斯将大概率以欧元而不是美元进行结算,这会进一步提升欧元在国际支付中的占比。

  显然,欧盟与俄罗斯通过“北溪”项目开展的能源合作,不仅将挑战美国头号经济体的地位,更动摇了美国霸权的重要支柱之一:金融霸权。因此,其后开始铺设的“北溪2号”就成了美国的眼中钉、肉中刺。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便企图通过“长臂管辖”,阻挠“北溪2号”项目,为此,不惜对相关企业实施制裁。待到项目建设木已成舟,美国又利用俄乌问题挑拨俄欧关系,导致德国暂停了“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认证程序。如今,若是美国策划炸毁“北溪”3条管线,的确符合其行为逻辑。

  但爆炸事件发生后,周边国家宣布启动调查,并将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利益攸关方排除在外,意味着其他人很难查出个子丑寅卯。而那些本该查明真相的人,在将近5个月后却依然保持沉默。态度最诡异的是美西方媒体。以往最爱炒作阴谋论、标榜“探寻真相为己任”的他们,也罕见地“冷处理”赫什的爆料,要不就是语带讽刺地挖苦这位曾经的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查无实据、信口雌黄”。这种近乎默认的态度,恰恰证明赫什的说法很可能离真相并不遥远。

  或许,在西方某些势力的刻意隐瞒和封锁下,“北溪事件”的真相永远是个谜。但近几个月来发生的一切,已经让每一个不带偏见的人心中有了明确的答案。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成都老茶馆档案里的时代与家国

  • 共融共享共发展——多彩贵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作为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引领带动了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2021年1月,阜航麦1号正式获得安徽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证书,成为安徽省首个利用航天诱变技术自主育成的小麦新品种。
2024-05-10 09:33
(记者宋晨)5月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智慧天网一号01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智慧天网一号01星作为我国首颗中轨宽带通信卫星,包含技术验证A星与配试B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
2024-05-10 09:33
近日,该所作物基因编辑技术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合作,建立了首个黍稷遗传转化体系与基因组编辑系统,并发布了目前最高质量的黍稷参考基因组,为未来黍稷的分子育种和培育突破性品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2024-05-10 06:40
生态保护补偿是指通过财政纵向补偿、地区间横向补偿、市场机制补偿等方式,对按照规定或者约定开展生态保护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补偿的激励性制度安排。
2024-05-10 06:40
在诸多产业领域,尤其是人工智能、未来产业等新赛道,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正加速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他们大展拳脚、加速奔跑,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澎湃力量。
2024-05-10 06:40
大食物观要求从人民群众需求出发,统筹各类食物资源,协调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让老百姓不仅能“吃得饱”,还能“吃得好、吃得健康”。
2024-05-10 06:40
为更大规模的国产光电集成芯片和移动终端射频滤波器芯片的发展奠定了核心材料基础。
2024-05-09 09:03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从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历程看,许多国家经历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后,传统产业资源、能源成本快速增加,低成本竞争力逐渐衰弱。
2024-05-09 05:50
日前,文昌航天发射场(以下简称“文昌发射场”),再一次令世人瞩目。站在这片生机勃勃的航天热土上,凝望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托举嫦娥六号奔月的壮美轨迹,人们挥舞国旗、高声呐喊,满眼皆是对星辰大海的美好向往。
2024-05-09 05:40
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南繁基地是我国农业科研和种业振兴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为落实中央关于种业振兴重要部署,今年发布的《国家南繁硅谷建设规划(2023—2030年)》明确,
2024-05-09 05:30
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是种业振兴市场净化行动的核心环节。围绕种业振兴和产业发展所需,崖州湾科技城用好用足海南自贸港优惠政策,全力探索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推进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知识产权特区建设。
2024-05-09 05:30
制作“数字人”时,仍需谨慎应对社会伦理和个人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AI技术的滥用所带来的犯罪问题。
2024-05-08 16:52
图像识别、智能助手、虚拟人、文生视频……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让人们进一步向智能时代迈进。该系统可以为“3D+AI”研究提供真实、精细的高质量三维数据,解决目前该研究领域高精度三维数据不足的问题,为AI模型生成更高质量的视频提供实时、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数据支撑。
2024-05-08 10:38
外科医生近日将一个大鼠胚胎的肾脏组织移植到另一个大鼠胚胎中。在出生前移植一个器官,可以使其和胚胎一起生长发育,这样器官在胚胎出生时就能发挥作用,并降低排异反应风险。
2024-05-08 10:37
近日,爱因斯坦探针(EP)卫星任务发布了首批在轨科学探测图像。袁为民安排他担任“项目经理”,任务是完成2022年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抓总研制的“力箭一号”火箭发射的“龙虾眼X射线成像仪”(LEIA)试验。
2024-05-08 10:35
目前,提高铝合金耐热性能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升析出相的热稳定性;二是引入高稳定性的陶瓷相纳米颗粒。为此,何春年团队提出并通过“界面置换”分散策略,制备了5纳米级氧化物弥散强化铝合金。
2024-05-08 10:30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刘兴国团队与合作者,首次发现线粒体可使用细胞质标准密码翻译第14个功能蛋白,打破了传统观点认为的线粒体基因只翻译13个蛋白的定律。教科书上写明哺乳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包含37个基因,其中13个编码信使核糖核酸翻译为蛋白质、22个编码转运核糖核酸、2个编码核糖体核糖核酸。
2024-05-08 10:28
如果未来人类想在火星上生活,可能需在驻地种植作物。实验结果显示,与在同一地块只种植一种作物的单作相比,间作的番茄产量显著提高,但胡萝卜产量却明显降低,豌豆的产量则没有太大不同。
2024-05-07 10:08
乌鸦、黑猩猩、大象和其他许多鸟类与哺乳动物的行为方式表明它们可能有“意识”。该宣言指出,对于可能有意识体验的动物而言,人类在影响它们的决策中忽视这种可能性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2024-05-07 10:07
世界经济论坛官网近日报道指出,为让人工智能(AI)发挥其变革潜力、提高生产力水平及社会福祉,人类必须确保它可持续地发展。这一愿景面临的核心难题在于,随着算力和性能的不断提升,能耗也在快速增长。
2024-05-07 10:0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