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际锐评】地震大灾当前,这根“美式大棒”该放下了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国际锐评】地震大灾当前,这根“美式大棒”该放下了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23-02-09 09:58

  “我们需要帮助……我们厌倦了这一切。西方国家正在惩罚叙利亚人民,它们必须取消制裁!”当地时间7日,在位于叙利亚北部地震灾区的阿勒颇市,当地一名教师艾莎·希卢愤怒地控诉美西方对叙利亚的单边制裁。

  6日,土耳其东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发生两次7.8级大地震。据叙利亚卫生部最新数据,地震已造成叙政府控制区1250人死亡、2054人受伤,仅阿勒颇省首府阿勒颇市就有约50栋建筑倒塌,伤亡人数可能进一步增加。

  对于饱受战争摧残、面临人道主义危机的叙利亚人民来说,这场大地震是雪上加霜。震后救援刻不容缓,时间就是生命。然而,叙利亚正面临重重困难。

  叙外交部指出,由于长期受美西方制裁,叙国内缺乏救援设备,救援人员需要花两倍的时间来工作,民众甚至只能徒手在废墟中挖掘。总部设在华盛顿的智库机构“中东研究所”研究员比尔斯指出,进入叙利亚的道路遭到严重破坏,延误了救援物资的运送。叙利亚红新月会负责人哈立德·哈布巴提在发布会上表示:“由于封锁和制裁,连运送(援助和救援)车队的燃料都没有了。”

  面对如此紧急的情况,叙利亚红新月会、美国-阿拉伯反对种族歧视委员会等机构纷纷呼吁美西方尽快解除对叙单边制裁,避免当地人道主义局势进一步恶化。然而,严冬下无家可归的民众、废墟下绝望的哭喊、国际社会的呼吁,似乎都唤不醒美国的良心。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明确表示,只会通过“当地人道主义伙伴”提供援助,美方拒绝与叙利亚阿萨德政府接触。

  连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纷纷对土叙两国表达慰问、提供救援帮助。相较于全世界抗震救灾的团结一心,美国的表现格外扎眼、令人寒心,但实际并不意外。

  自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美国频繁进行军事干预,施加严酷经济制裁,甚至霸占叙利亚主要产油区,搜刮掠夺八成以上的产油量,还走私烧毁叙利亚粮食库存。一系列强盗行径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与此同时,美国等西方国家还对叙利亚实施长期制裁。尤其是2020年6月,美国宣布实施对叙施加单边制裁的《凯撒法案》,几乎覆盖叙所有经济领域以及与叙政府有关联的所有外国企业和个人。这令叙利亚陷入更严重的经济社会危机。叙政治问题专家穆罕默德·奥马里指出,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叙经济制裁阻碍了当地民众获得基本生活保障,也削弱了叙公共机构提供水电等基本服务的能力。美国不折不扣是叙利亚人道主义危机的始作俑者。

  不只是对叙利亚。过去几十年,美国为维护霸权“制裁”成瘾,对遭受苦痛的中东等地区国家毫无同情之心。当新冠疫情在伊朗、叙利亚暴发时,美国政府顽固坚持单边制裁,丝毫不顾上百万人缺医少药之苦;当阿富汗重建面临资金短缺时,美国竟冻结了阿富汗中央银行在美70亿美元资产,并计划拨出一半用于赔偿“9·11”事件受害者。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劫掠最贫穷的国家,并眼睁睁看着废墟下绝望的中东民众失去宝贵的救援时间,这难道就是美国所称的与中东人民站在一起?

  这两天,叙利亚震区一名新生儿获救的视频在社交媒体广为流传。她被发现时脐带仍与母体相连,但父母都已遇难。人们为她奇迹般生还而感动,也为她出生便是孤儿而悲痛。大灾当前,那些把“人权”“人道”挂在嘴边的美国政客,请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中东人民的同情和支持,立即解除对叙利亚单边制裁,为人道主义援助打开大门,不要让天灾演变成人祸。(国际锐评评论员)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