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人民日报钟声:“脱钩断链”行不通,深化合作是出路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人民日报钟声:“脱钩断链”行不通,深化合作是出路

来源:人民日报2023-02-02 08:51

  “脱钩断链”行不通,深化合作是出路(钟声)

  中美两国经济深度融合,既脱不了钩,也断不了链。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应以深化合作来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

  近年来,美方沉迷于通过“脱钩断链”迟滞甚至中断中国发展进程。在经贸方面,美方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并维持至今,不仅出于政治目的限制中国企业赴美投资,还不断鼓动限制美国企业对华投资;在科技方面,美方不仅政治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还滥用出口管制,胁迫、诱拉一些国家组建遏制中国的小圈子。美方做法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危害世界经济复苏发展。

  对华经济脱钩不切实际。中美经贸合作是基于比较优势和市场选择形成的结构高度互补、利益深度交融的互利共赢关系,互利共赢让中美经贸合作拥有强大的内生动力。近两年,中美贸易额屡创新高,2021年突破7500亿美元,2022年达到近7600亿美元,远高于2017年的5837亿美元。彭博社指出,这一现象值得思考,“虽然过去几年中美脱钩的论调很盛行,但现实并非如此”。中国产业配套完整,基础设施良好,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以及全球最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巨大消费潜力。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成为商界普遍共识。美方试图将产业链转移出中国,并不符合美国企业利益。中国美国商会2022年《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显示,中国仍是美国企业的首选市场,83%的企业没有将制造或采购转移出中国的打算。

  强行脱钩只会得不偿失。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戈德伯格撰文指出,美国似乎忘记了过去几十年从中国获益颇丰的事实,针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种认为全球经济繁荣只是零和博弈的想法是错误的,中国崛起并不一定意味着美国就要衰落”。美方固守零和博弈思维,执意挑起贸易战,人为“筑墙设垒”,只会损人不利己。有关研究早就表明,美国单方面挑起的贸易战,绝大部分成本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美国商会发布的报告显示,与中国脱钩严重威胁美国在贸易、投资、服务和工业等领域的利益,美国投资者可能因脱钩每年损失250亿美元资本收益,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将因此损失最多高达5000亿美元。美国一家半导体企业预测,新一轮对华出口管制将导致数十亿美元的收入损失,减少其可用于维持全球竞争力的研发资金。美国前财长萨默斯认为,如果美国决定奉行以国家安全的名义压制中国经济增长的政策,“那将是一个巨大而惊人的错误”。

  事实一再说明,中美之间脱不了钩,断不了链。美方强推对华“脱钩断链”,为此甚至不惜让自己和盟友付出沉重代价,这种做法违背经济规律,是非理性、不可持续的选择。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即使面对美方遏制打压,中国也已经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平均每分钟就有7300多万元人民币的货物在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进出。美国对华搞“脱钩断链”,改变不了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只会把对华合作机遇拱手让给其他国家。中国有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具有大国经济内部可循环的基本条件,这是应对遏制打压的坚强保障和最大底气。“脱钩断链”阻挡不了中国在创新指标上继续进步,也阻挡不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美方为遏制打压中国,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危害的是世界经济。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近日发表评论指出,美国的政策看起来非常像粗暴的保护主义产业政策,美国现在已经变成国际贸易体系的“总破坏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警告,如果陷入严重的贸易碎片化,其长期成本将占全球产出的7%;如果加上技术脱钩,一些国家的损失可能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12%。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也表示,“脱钩断链”不利于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新加坡前副外长比拉哈里·考西坎认为,美国和中国都是全球体系中“重要的、不可替代的”部分,如果对脱钩的最坏担心成为现实,那么对美中两国和全球经济来说,代价将是非常高昂的。

  中美两国经济深度融合,可以从对方发展中获益。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应以深化合作来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双方应该相互尊重,互惠互利,着眼大局,为双方合作提供好的氛围和稳定的关系。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南浏阳:盛夏假日赏烟花

  • 内蒙古额尔古纳:油菜花海醉游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自然科学基金委作为我国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制定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2025-07-10 09:33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相关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1935.3克宝贵的月壤,使得月球样品研究进入“嫦娥时代”,开启了人类认识月球的新纪元,也为中国月球研究走向世界前列奠定了基础。 一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取得许多科学突破。
2025-07-10 09:32
2024年嫦娥六号任务首次从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采回月球样品,为揭示该区域物质成因提供了直接证据。综合元素和矿物组成分析,南极-艾特肯盆地镁环物质主要为斜长石(63%~67%)和低钙辉石(25%~27%)组成的亚铁苏长岩。
2025-07-10 09:32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 在神舟十九号乘组中,航天员王浩泽也是一位90后,更成为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
2025-07-10 09:30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