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德国小镇的中国节

来源:经济日报2023-01-27 11:03

  兔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一个远在德国的小镇“出圈”了。在这里,许多当地居民穿上中国古典服饰,或羽扇纶巾,或跃马横刀,一个个“中国历史人物”欢快地跟着舞龙舞狮的队伍又蹦又跳,一起庆祝这个属于中国又不只属于中国的传统节日。

  这个小镇就是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北部的迪特福特,距离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不到120公里。

  资料显示,迪特福特面积只有79平方公里,人口刚刚超过6000人,规模比不上国内许多乡镇。可就是这样一个小镇,却与中国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这里的人都更喜欢别人称自己为“巴伐利亚的中国人”。

  其实,严格来说,他们欢度的并不是中国的春节,而是“中国狂欢节”。据说,早在1928年,这里就有举办“中国狂欢节”的习俗了,日子就定在天主教大斋戒节前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大体时间集中在每年的二三月份。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节日一度被搁置,却丝毫没有减少当地人民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二战结束仅仅5年后,大家又开始“狂欢”起来,“中国狂欢节”也成了当地最有名的特色之一。

  为什么在这个德国小镇会有这么多人喜欢中国文化?流传到今天的说法有两个。

  第一种说法是,很久以前,迪特福特所在的教区主教认为迪特福特人缴税太少,就派出司库前去催缴。迪特福特人在听闻消息后,马上把镇子的大门紧闭起来。进不去门的司库回来禀告主教:“迪特福特人把自己关在了长城里。”

  这个说法乍一听起来似乎对中国人一点都不友好,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因为对于早年的欧洲人来说,中国最有名的除了丝绸茶叶之外,就是长城了。久而久之,这种用长城保护自己的方式就成了抵御外敌入侵、守土有方的代名词。

  第二种说法听起来更具权威性,时间同样是在几百年前。当时的迪特福特人已经开始同中国进行贸易,除了与其他城镇进行再贸易外,家家户户也都用上了来自中国的商品。随着双方经济交往的不断深入,迪特福特人慢慢迷上了中国文化,生活和处事方式中也有了更多“中国元素”。这也使得附近其他城镇的人们纷纷开始称他们为“中国人”。

  每年一到“中国狂欢节”,迪特福特人就会激动地宣布一句流传了很多年的口号:“今天我们都是中国人!”天还没亮,当地人就会伴着开市的号角声醒来,大人小孩都会换上自己最满意的中国“传统”服饰,到街上来一场变装秀。于是,无比神奇的一幕幕出现了。身穿旗袍的靓丽女子牵着小阿哥,和王母娘娘聊天,到玉皇大帝家里喝茶,财神爷会满街溜达,孙悟空和白骨精手挽着手相伴而来。大家都会想方设法COS一下自己喜爱的人物,哪管什么历史与现实、神话传说还是民间故事。

  最有趣的是,在“中国狂欢节”前夕,全镇的人还会投票选出一位“皇帝”,在节日当天披上龙袍、坐上八抬大轿,站在他们自己建造的“金銮殿”上宣读祈福文书,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祈福仪式结束后,“皇帝”会在一众将士的“护卫”下巡视整个迪特福特。只不过,这庄严的仪式、严肃的表情配上“皇帝陛下”那张高鼻深目的脸,怎么看都有一种莫名的喜感。

  有意思的是,迪特福特人认定,这一天,中文才是他们的“官方语言”。但真实情况是,他们之中真正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的人并不算太多。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张灯结彩、拱手作揖,即使对联上写的汉字他们自己也不太认识,但大家还是会贴在门上,在迎来送往中尽情享受节日的欢乐。

  迪特福特人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可不仅仅局限于节日当天。如果你打开他们的官网就会发现,无论是中医、中国文化、中国旅游项目,还是太极拳、中国功夫,一应俱全。只不过有些介绍当真是画风清奇,令人忍俊不禁。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热爱与了解本就不是同一个事物,后者来自于理性,前者发乎于内心。况且,真正的热爱是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消失的,只会因越来越多的了解而逐渐加深,这群可爱又淳朴的德国人就是最好的证明。(陈希蒙)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春到茶山采茶制茶忙

  • 云南石屏:“小豆腐”带动“大产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是我国科学家在量子纠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相关学术文章于北京时间23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网站上刊登。
2023-03-23 15:20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
2023-03-23 04:30
在基因塑造生命的过程中,有个隐秘而伟大的遗传“剪辑师”——次要剪接体。
2023-03-23 05:05
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扩大油气企业开发利用绿电规模。
2023-03-23 09:33
如今,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正在为生产生活插上“数字翅膀”。
2023-03-23 05:00
电解质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它是由食盐水经电解后产生的。
2023-03-23 09:36
天气、气候、水有何关系?人类今天为什么要关注天气气候水?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报告(2022)》和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给出了答案。
2023-03-22 07:55
3月初,在贵阳贵安新区网易贵安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设现场,各类工程机械忙碌不停,场平工程已全面开启。项目一期将于今年9月投入试运行,预计未来5年还将陆续启用5000个标准机架、4万台服务器。
2023-03-22 07:50
三峡集团昨天发布消息,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在广东中山下水。“三峡氢舟1号”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将用于三峡库区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
2023-03-22 09:35
至2月份,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511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162万千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跨区送电完成1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8%;各省份送出电量合计26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
2023-03-22 09:32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3年4月7日发行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黄山普通纪念币、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普通纪念币各一枚。
2023-03-22 09:27
世界睡眠日的目标就是提高公众对睡眠健康的认知,促进对睡眠障碍的预防、治疗和管理。
2023-03-21 06:40
春节刚过,江西省第一季度新开工的1234个项目集中启动,总投资近2万亿元的工程随即公布。江西全面掀起开工热潮——省级层面今年重点推进投资亿元以上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共达3558个,总投资4.57万亿元,同比增长20.5%。
2023-03-21 06:3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测量技术及标准研究”项目日前在京启动。
2023-03-21 09:48
近年来,天津港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和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100万标准箱。
2023-03-21 09:46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重任。
2023-03-21 06:45
这是3月3日在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大花舟翅桐。谭运洪说,此次发现不仅为我国植物增添了新成员,也是以大花舟翅桐为代表的季雨林群落在我国被首次记录。下一步,保护区还将针对大花舟翅桐的种群分布、生境质量、保护现状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2023-03-20 09:32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18日在京启动2023年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其间公布了“2022年度气象现代化建设重大进展”。
2023-03-20 07:25
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依然能克服困难继续努力。研究人员还在发生“偏离期待”的情况后,马上人工刺激通往伏隔核的多巴胺神经回路,结果成功驱使了大鼠去克服困难。
2023-03-20 09:35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日前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绘制出了果蝇幼虫脑部的完整连接组,即包含所有神经元及其连接状况的线路图。
2023-03-20 09:4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