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四海同贺中国年丨土耳其边陲建设者的中国年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四海同贺中国年丨土耳其边陲建设者的中国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01-23 20:30

  兔年新春来临之前,土耳其东部边陲小城凡城迎来了一场大雪。在冰天雪地中,“一带一路”项目的中国海外建设者们依然坚守岗位。他们是参与建设土耳其历史上第一个高压直流项目的中国电力工程师。从2015年项目启动至今,他们从无到有,克服恶劣天气条件以及疫情等带来的种种困难,终于实现项目的正式运行,为增强土耳其电网安全性、促进土耳其与周边国家电力互联互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这个春节他们要怎么度过?人在海外心系祖国的他们又有哪些心里话要说呢?一起跟随总台驻土耳其记者的镜头,走近土耳其边陲小城上的中国年。

  总台记者陈慧慧:这里是土耳其东部省份凡省,位于土耳其和伊朗的边境。冬天这里天寒地冻,自然条件相对恶劣。而中国与土耳其合作建设的土耳其历史上第一个高压直流项目就在这里。

  凡城600兆瓦背靠背换流站项目位于凡省省会凡城,由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与土耳其国家输电公司共同承建,项目旨在帮助土耳其和周边国家实现电网互联和电能交换,并进一步增强土耳其国内电网架构和安全性,这对于土耳其这样一个能源主要依赖进口的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和前两年一样,今年春节期间,项目工程师们依然坚守岗位,确保项目安全运行。厨师骆秀文一早就去集市为大家采购食材。因为刚刚下过一场大雪,集市略显冷清。

  厨师骆秀文:先看一下蔬菜,准备买点蔬菜,买点这个类似于油麦菜这些菜,(记者:我们这次要特别买点什么吗?骆师傅。)主要是买点鱼这些作为过年的年货,中国人不是讲究年年有余吗。

  在土耳其置办年货并不容易,但骆师傅有信心用当地食材做出一桌家乡味,让在异国他乡的海外建设者们好好过个年。目前凡城换流站有9位中国员工,从设备检修、维护到系统安全运行,大家坚守岗位,各司其职。

  总台记者陈慧慧:凡城换流站所有的技术以及超过90%的设备来自中国,这些技术和设备在输变电领域都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凡城换流站作为土耳其历史上第一个直流项目,填补了土耳其输变电行业的空白。其系统设计和工程设计均由中方承担,成功实现中国高压直流设计经验与国际标准的有机结合。同时,在设备生产、制造、试验过程中,均采用中国标准化制造流程,成功实现了中国标准在土耳其的推广。

  国网中电装备总承包方驻场代表李彦懋:(记者:天气这么冷,咱们这些设备运行会有问题吗?)完全没有问题,首先我们所有的直流设备都来自中国,经历过中国各种各样的极端天气的考验,更加重要的是因为凡城换流站地处地震多发地带,我们所有的设备针对地震的情况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升级,以变压器为例,我们首次在变压器内埋设了光纤测温装置,保证变压器能够在地震多发地带正常运行。

  这些来自中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建成的机组,能够有效阻隔故障电网对互联各方正常电网的影响,从而极大提升土耳其电网跨境互联的安全性。

  凡城背靠背换流站首席工程师穆罕默德·恰卡尔什:我们与周边国家有能源合作,凡城换流站的建成能帮助我们实现能源互联互通,有了这个项目我们就有了稳定的能源,增强了土耳其整体电网稳定性,帮助我们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凡城背靠背换流站驻场工程师于德斌:在建设项目过程中,我们不仅履约交付高质量工程,同时也做到了高端技术的倾囊相授。我们为土耳其团队提供直流技术培训累计数十次,累计培训人才超百人,通过全面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为土耳其打造了一批直流输电高端技术人才。

  窗外冰天雪地,板房内热气腾腾。福字、窗花还有简简单单几道家乡味,都寄托着海外建设者们的浓浓思乡情。

  国网中电装备总承包方驻场代表李彦懋:我结婚(第一年),非常非常抱歉对于家人,可能有一些亏欠。

  城背靠背换流站项目驻场工程师 田瑞:我在土耳其工作生活一切都好,你们放心。

  凡城背靠背换流站项目驻场工程师李伟:在这里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亲人和朋友们新春快乐。

  国网中电装备中东区域副经理闫峰:奋斗了超乎想象的七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个国家第一个直流项目。生活当中对家人的亏欠很多,老婆等着吧,我马上就回来了。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