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综合消息:共祝祖国昌盛 共期美好未来——我驻外人员、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举办活动欢度新春佳节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综合消息:共祝祖国昌盛 共期美好未来——我驻外人员、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举办活动欢度新春佳节

来源:新华网2023-01-23 17:02

  新华社北京1月23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在农历兔年春节到来之际,我驻外人员、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与当地民众分享中国春节的喜悦祥和,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共期美好未来。

  新春的仰光,风和日丽,由中方援建和改造升级的仰光杜温纳国家体育馆内外洋溢着节日喜庆的气氛。缅华侨界春节篮球友谊赛暨新春庆祝活动21日在这里举行。正门前广场上“锦绣唐人街”门楼巍峨呈祥,两侧玉兔拱卫迎瑞,大红灯笼步道迎接四方来客。

  庆祝活动上,舞龙舞狮、武术和高跷等表演赢得阵阵掌声。仰光中国文化中心呈现的中国生肖文化展重点展示兔生肖的文化传承。来自缅华书画协会的书法家现场书赠春联和福字。两国人士共同品尝仰光唐人街中华美食。中国驻缅甸使馆篮球队与本次篮球赛冠军队、前缅甸篮球队队员的两场友谊赛精彩纷呈,展现了水平和风采。

  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主席敏昂莱表示,缅中两国友好交往源远流长,胞波情谊深厚。中国是缅甸重要邻国和全面战略合作伙伴,缅方十分珍视对华关系。值此中国新春佳节之际,向缅华侨胞、全体中国人民以及世界各地华侨华人送上吉祥如意的祝福。中国驻缅甸大使陈海表示,中方愿同缅方一道,继续传承胞波情谊,深化各领域交流与合作,持续推动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由全日本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主办的“2023年全日本华侨华人春节晚会”日前在东京举行。晚会在多元管弦乐团演奏的《春节序曲》中拉开帷幕,东北大秧歌《欢天喜地过大年》、京剧选段《西游记》,二胡、琵琶和马头琴演奏一一登台亮相,书法与舞蹈结合的《墨舞神韵·中国梦》以遒劲笔力和劲健舞姿述说华夏同胞的中国梦,歌唱家倾情演唱《我和我的祖国》……台上演出精彩纷呈,台下掌声经久不息。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高度评价在日华侨华人对日本经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期待新的一年在日华侨华人再接再厉,同时也祝愿日中关系稳步向前。全日本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会长贺乃和表示,海外华侨华人将共同努力,支持国内建设,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联合国中国书会日前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线下春节联欢晚会。由联合国职员及家属等组成的合唱团表演了动人心弦的合唱《我的中国心》,舞蹈爱好者奉上了曼妙的藏族舞蹈《格桑拉》,钢琴曲《水草舞》和《平湖秋月》、歌曲《我爱你,中国》《我的太阳》、舞蹈《丢荷包》、扇子舞《吹梦到西洲》和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等精彩节目赢得阵阵掌声。

  春节前夕,春晚、夜市、点灯等活动在英国轮番登场。在第十一届英国春晚暨少儿春晚上,身着红色年服、扮成小兔子形象的小学生们在舞台中央蹦蹦跳跳,瞬间点燃喜庆气氛;来自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高校的学生身着戏曲改良服饰登场,用翩翩舞姿和灿烂笑容展现了华裔女大学生们的风采。在全英中国留学生春节联欢晚会上,多才多艺的旅英中国留学生为观众奉献了一场高质量的演出。演出既有令人心潮澎湃的乐队演唱,也有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戏曲表演;既有令人惊叹不已的魔术,也有让人忍俊不禁的脱口秀。全英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副主席王铭初说,留学生春晚不仅是学生们的欢聚时刻,也是向英国人介绍中国文化的大舞台。

  希腊华侨华人以联欢晚会和音乐会喜迎中国农历春节的到来。联欢会上,歌曲、舞蹈、魔术等节目精彩纷呈,“家乡话拜年”“精彩瞬间”等视频展现了中希友谊的发展和中国侨胞在希腊的生活。由中国和希腊青年音乐家联袂演出的音乐会,以音乐为媒介架起两国人文交流的桥梁,展现了两大古老文明和合之美,促进了中希音乐家的交流和联系。

  中国留荷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办的春节联欢会分为青春新期待、华夏共新春、世界共团圆等三个篇章,歌曲、舞蹈、民乐、西洋乐和魔术等节目精彩纷呈,为线上线下近8000名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中国驻荷兰大使谈践在致辞中勉励在荷留学生培养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学有所成,充分利用好出国求学的机会努力成长为栋梁之材,做好中荷关系的桥梁和纽带。

  在塞浦路斯华侨华人迎新春联欢会上,塞浦路斯大学孔院全体师生、当地华侨华人和塞浦路斯民众同台表演了精彩纷呈的节目。中文、希腊语等多国语言合唱的《新年好》、昆曲《牡丹亭》选段、太极扇《功夫》、钢琴曲《吉利亚村庄》等博得阵阵掌声,塞浦路斯男高音歌唱家莫斯科菲安演唱的中国民歌《康定情歌》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联合国驻塞浦路斯维和部队(联塞部队)维和警察负责人莎图·科伊武说:“演出让我们领略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中国茶也很好喝,很高兴能与我的中国同事、中国朋友一起在这里欢庆中国新年,一起度过美好的夜晚。”

  在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2023年春节联欢会上,孔院师生和中国武术爱好者等共同献上了丰富多彩的演出。拉脱维亚大学副校长瓦尔迪斯·赛格林什在致辞中表示,希望所有人在新的一年里多一些兔子的敏捷,成功实现自己的目标。

  阿联酋第九届华侨华人春晚日前在迪拜歌剧院举行。演出高潮迭起,剧场内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春节序曲》民族乐器合奏让观众感受到浓浓的中国年味;歌曲《心的方向》、舞蹈《黄河之恋》抒发了海外中华儿女心系祖国的赤子之心;舞蹈《唐宫夜宴》《只此青绿》、歌曲《卷珠帘·梨花颂》则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精深。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四川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 大、小苏干湖:咸淡相连的高原“姊妹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