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春走基层)法国夫妇的第一个“中国年”:看古镇烟火 品酒里千秋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新春走基层)法国夫妇的第一个“中国年”:看古镇烟火 品酒里千秋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01-23 08:58

  瓦莲蒂娜和吉恩·盖伊在柯桥古镇游玩 陆彤 摄

  中新网绍兴1月22日电(记者项菁)游古镇、品黄酒、赏花灯、写春联……来自法国的吉恩·盖伊和妻子瓦莲蒂娜没想到,“中国年”竟也如此热闹、有趣、有文化。

  这是他们的第一个“中国年”。

  以前,夫妇俩就常常“打卡”中国景点,大好河山、灿烂文明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22年,两人正式定居浙江绍兴,开启了在中国的浪漫生活。

  绍兴是东亚文化之都,既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风,也有书法文化、黄酒文化、鲁迅文化所蕴含的国际范儿。尤其在春节期间,当地仍保留着独特的年俗年味。

  河埠乌篷,枕水人家,绍兴柯桥古镇是夫妇俩的“新春第一站”。吃热腾腾的南瓜花,喝本地生产的绿茶,品绍兴特色黄酒……游览古镇时,瓦莲蒂娜把沿街美食“尝了个遍”。“非常惊喜,非常享受!”瓦莲蒂娜受访时连连感慨。

  夜幕降临,古色古香的古镇风貌在灯光照射下格外绚丽。“音乐、灯光,还有舞龙舞狮表演,我完全沉浸在精彩纷呈的活动中。”瓦莲蒂娜说,“中国人过年的气氛是欢乐的、喜庆的、趣味的,节日氛围非常浓,我对中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今年春节期间,在绍兴古城、柯桥古镇还能看见不少“洋面孔”,他们大多在此安居乐业。在瓦莲蒂娜看来,柯桥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吸引了大量国际友人到这里创业,“所以城市里的跨文化氛围很浓。”

  受“我在柯桥过大年”直播团队邀请,在柯桥古镇游玩的瓦莲蒂娜首次在线上“露脸”,她在镜头前向中国网友们介绍了法国新年的过法,“我们会开派对、聚餐,没想到中国的新年也一样热闹。”

  不论是中国春节,还是法国新年,“把酒言欢”是民众的普遍共识。在夫妇俩看来,中国的年味也在酒香里。

  瓦莲蒂娜沉浸式体验中国年 徐艳超 摄

  “入乡随俗,这几天,我们和朋友一起品尝了好几款黄酒。”沉浸式体验“中国年”后,吉恩·盖伊感受到,黄酒和葡萄酒一样,都是聚会聚餐的必备品。

  吉恩·盖伊和瓦莲蒂娜的家乡法国是世界著名葡萄酒产地,而绍兴则是中国黄酒之都,盛产黄酒,两者均属于世界古酒。吉恩·盖伊提到,“从工艺看,绍兴黄酒完全可以与葡萄酒庄里的鲜酿葡萄酒相媲美。”

  谈起美酒,吉恩·盖伊打开了话茬。“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为了喝酒而喝酒,仔细品味是为了更好地欣赏它。”吉恩·盖伊认为,酒是传递感情的使者,能代表不同的心境,正如中国人过年“小酌”,也包含了对新春的祝福。

  不只是佳节品美酒,定居绍兴后,吉恩·盖伊和瓦莲蒂娜时常走访酒厂酒坊、逛黄酒小镇、参观黄酒博物馆等,沉浸式发掘黄酒的奥妙。

  吉恩·盖伊称,他惊叹于黄酒酿制技艺,“稻谷收获时节的天气、水质、人力劳动等都会影响黄酒品质。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好诠释。”

  吉恩·盖伊还对黄酒的香气很感兴趣,“酒的香味非常丰富,包括咖啡味、焦糖味、黑巧克力味、辛辣味等。我发现有些黄酒带有木质香调,让人联想到法国白兰地中的烟熏味。”

  酒有酒香,年有年味。新的一年,吉恩·盖伊和瓦莲蒂娜都非常期待,中国涌现更多的“黄酒品酒师”,通过“品酒”拉近不同美酒、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完)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