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日美合谋“抗衡中国”背后各怀心思,这些动向需警惕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日美合谋“抗衡中国”背后各怀心思,这些动向需警惕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01-20 09:04

  中新网1月20日电 (记者孟湘君 陈天浩)拜登政府上台以来,为配合其“印太战略”,G7国家持续深化军事安全合作。近日,G7一员日本的首相岸田文雄,就出访G7多个成员国,大叙“盟友情”。

  然而,这些军事安保合作,建立在损害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基础上。无论日美等国究竟想下一盘什么样的棋,广大亚太国家都反对亚太地区被危机和分裂裹挟。

  资料图: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中新网记者邀请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洋、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对日美深化同盟关系,共谋推进“印太战略”展开解读。

  精心筹备“大秀”

  诸多议题搬上桌

  不得不说,岸田对自己耗时一周的外交“大秀”准备充足。他可谓铆足了劲,向盟友们全方位展示日本有多“配合”。

  在法国,岸田与法总统马克龙会晤,将法国定位为特别伙伴。岸田在此访的首国,就迫不及待强调“基于自由开放的国际秩序”,在“印太地区”合作。

  在意大利,岸田与意总理梅洛尼握手,两国同意互为战略伙伴,创设安保政策磋商机制,就“欧洲与印太”地区加强安保合作。

  在英国,岸田与英首相苏纳克会谈后签署《互惠准入协定》(RAA),推进日本自卫队和英军部队联训及在彼此领土上驻军。

  在加拿大,岸田与加总理特鲁多会面,重点之一是“围绕加强海洋活动的中国”展开安保合作。岸田赞扬加拿大版“印太战略”,特鲁多则对日本大幅增加防卫费和强化防卫力表示支持。

  岸田此访最后一站也是外交“重头戏”,安排在美国。他与美总统拜登会晤后发表联合声明,宣扬所谓“印太战略”当中日美同盟的重要性,并表示两国就“最大战略挑战”加强合作。

  资料图:美国总统拜登。

  岸田还就日本安保政策的重大转变向拜登“汇报”,得到后者欢迎。拜登强调,美国“将完全履行对日防卫相关职责”。

  日美首脑此次聊到的议题,有哪些?

  一、在经济安保领域深化合作,包括人工智能(AI)、半导体、量子等尖端技术的研发。据称,美国要求日本在尖端半导体方面限制对华出口。

  二、在对敌攻击防卫力方面,就开发和运用摧毁他国疆域内导弹基地等的日方能力加强合作。

  三、在供应链和产业链方面扩大合作。

  四、在能源领域,探讨就加强核能发电和液化天然气(LNG)等达成共识。

  五、在太空领域,商讨将《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适用范围扩大到太空。

  六、商讨应对朝鲜问题、乌克兰局势,并谈及台湾问题。

  七、确认加强G7合作,推进实现G7广岛峰会成功举办。

  “抗衡中国”

  日美合谋各取所需

  日美两国既有共同目标,也有各自的小心思。日媒一眼看出,此次会谈的重点之一,就是“抗衡中国”。

  对此,陈洋对中新网记者表示,以日美两国采取相同措辞“最大战略挑战”来定位中国,首先就反映出了两国对华共同的认知定位。基于这种相同的认知,日美正协调一致、深化合作来对抗中国。

  从美国的角度来讲,更多地是出于维护自身霸权的目的;从日本的角度来讲,则是为了配合美国战略部署,以及通过抛出一个新口号来推进自身强军扩武等。

  资料图:美国“乔治·华盛顿号”航母参加日本海上自卫队演习。

  陈洋指出,日美对在新兴技术领域与中国竞争存在焦虑情绪,不得不合作应对中国,以防中国未来成为某些技术领域的引领者、规则制定者等。

  “我确实认为美国正在鼓励日本军事化”,马奥尼则指出,美国这样做一方面是要“挑衅中国”,一方面是要强化美国领导的“印太”概念。即使在同为美国盟友的日本和韩国间,美国也并不介意两国可能造成摩擦,因为其可以以各种方式利用这些紧张局面。

  马奥尼还分析称,美国有意向日本出售更多武器,因为将武器销往全球,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引进美国“战斧”导弹,或许不止是出于安保需求,也离不开美国这个“推销员”?

  资料图:美国“战斧”巡航导弹发射瞬间。

  总之,马奥尼认为,日美深化同盟合作的种种举动,让亚洲国家“有些紧张”。

  陈洋则注意到,不光是日本,近来,G7和北约在积极配合推进“印太战略”,不断深化彼此间的安防合作、构建排除中国的供应链产业链,妄图将阵营对抗思维引入亚太。

  他指出,这些举动只会让亚太充斥着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对抗,不仅无助于地区的繁荣稳定,也有违地区国家普遍追求和平发展的夙愿。

  转“盾”为“矛”

  为何需警惕日本?

  事实上,岸田出访前,日本2022年底的几个大动作,已引发亚洲国家普遍担忧,如:

  ·通过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国家防卫战略》和《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三份文件,抛弃“专守防卫”原则

  ·提出将致力于拥有所谓“对敌基地攻击能力”,从防卫转为进攻

  ·2023至2027财年大增防卫费开支,总额将增至约43万亿日元

  陈洋分析称,上述举措不仅意味着战后日本安保政策发生根本性转变,也意味着日美同盟关系进入新阶段,即从美国作为“矛”、日本作为“盾”,转为日本兼具“矛”与“盾”功能。

  资料图:日本陆上自卫队举行年度演习,自卫队队员进行机降演示。

  特别是日本政府明确今后要将防卫费提升至GDP的2%以上,意味着该国逐渐突破和平宪法限制,朝着成为一个军事大国前进。测算显示,若防卫费达GDP2%以上,日本将成为全球军费开支第四大国。

  陈洋表示,战后至今,日本在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领域深受美国影响,在发展本国军备方面前,必须获得美国点头。

  近年来,美国综合实力不断衰退,但为继续维护自身霸权,其开始越来越多地要求和鼓励盟友分担更多责任义务。这次日政府决定大幅提升防卫费,可以说是以另一种方式回应了美国的诉求。

  陈洋进一步指出,日本实际是“印太战略”的积极执行者和推动者。这个国家强军扩武,既有美国“指导”,也有自身意愿。

  资料图:停泊在日本横须贺美军基地的美国“里根号”核动力航母。

  虽然按照《日美安保条约》,作为盟友的美国对日本有保护义务,但美军从阿富汗仓皇撤离等事件,让日本深切感受到美国“关键时刻从来都只顾自己,不管盟友”。因此,日本积极发展军力,也是为了避免未来经历类似于“喀布尔时刻”“西贡时刻”的尴尬。

  而在马奥尼看来,日本不光被困在中等收入陷阱中,也陷入了“中等力量陷阱”。其在安全方面依赖于美国,无法实现独立的外交政策。他认为,岸田政权可能“厌倦了对美国唯命是从”,正专注于以实现中间目标为跳板,为东京的外交政策增加灵活性。

  陈洋强调,考虑到日本曾发动过给周边国家和人民带来沉痛灾难的侵略战争,以及日本至今仍未对侵略战争彻底反思,需对其在安保防务领域的动向保持警惕。(完)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8日起恢复开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