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盘点中国经济一年间:超强韧性源自哪里?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盘点中国经济一年间:超强韧性源自哪里?

来源:经济半小时2023-01-19 20:20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2022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达到121万亿元,这是继2020年、2021年连续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之后,又跃上新的台阶。殊为不易、成之惟艰的“成绩单”展现出中国经济的韧性。

  10亿亩高标准农田、1万亿斤粮食

  韧性来自根基稳固的大国粮仓

  大国粮仓根基稳固,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2022年我们粮食能够再创新高,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2022年我们经历了疫情多点频发,北方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个大汛期,南方又持续极度干旱,农资价格也一度高企,在这么多不利条件叠加的情况下,粮食产量还能再创新高,说明我们在粮食安全的这个问题上极具韧性。

  面对自然灾害袭击,依然实现了粮食生产“十九连丰”,这背后离不开科技的加持,为丰收保驾护航。

  2022年春耕时节,记者在潍坊的田间地头看见,无人拖拉机正在田里犁地、播种,拖拉机里没有驾驶员,完全是无人化操作,但是播种的面积和数量却在手机上一目了然。白天黑夜,无人拖拉机可以不间断作业。

  无人拖拉机耕种让种粮大户完全掌握了与农时赛跑的主动权。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旋律。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我们可以看到2022年再难,但是我们粮食的总产量仍然连续八年保持在了1.3万亿斤以上。我觉得这就是科技的力量,和农业经营方式改革,能够更多上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仓廪殷实是国家之福,也是百姓之盼。2022年,农业农村部在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 杨月平:通过2022年的推广, 无论是大豆还是玉米,增产了20%左右。

  大豆玉米“手牵手”,稳粮增豆双丰收。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玉米产量27720万吨,同比增长1.7%;大豆产量2028万吨,同比增长23.7%。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我们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是有长远谋划的,比如说我们高标准农田建设,2019年提出来,2020年就是8亿亩,2022年10亿亩,光这10亿亩高标准农田,就能保证我们有1万亿斤以上粮食安全的保障,而且对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还在持续。

  CPI同比上涨2%,涨幅低于预期调控目标

  韧性来自平稳运行的“菜篮子”

  2022年,中国经济的韧性不仅来源于田间地头,也见于老百姓的菜篮肉盘。

  2022年以来,我国稳物价面临多重挑战:向外看,国际能源、粮食价格上涨,全球通胀压力上升,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向内看,2022年3月以来,国内疫情反弹,给保供稳价带来一定压力。但完善的供应链体系、精准有力的政策工具、畅达先进的运输配送,确保了重点民生商品和基础能源供应充足。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对我们国家来说,(CPI)保持一个2%的增长是非常健康的,美国欧洲CPI创了近几十年的新高,恶性通胀对经济危害是非常大的,而我们国家维持在2%左右的通胀,预示着我们的经济增长

  菜篮虽小,牵系民生。物价水平稳,也有利于居民收入实际增速的提高。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百姓腰包越来越鼓,追求美好生活的底气也越来越足。

  首破40万亿元 外贸规模再创新高

  韧性来自节节攀升的进出口贸易

  2023年1月1日凌晨,一列满载着50个标箱电子产品、汽车配件、日用百货等货物的“长安号”中欧班列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境,这也是该站2023年开行的首趟中欧班列。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贸易额逆势增长,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再创新高。

  尽管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2022年中国外贸仍然交出了一份稳健答卷。

  2022年11月,卡塔尔世界杯赚足了全球观众的眼球,“中国制造”也成为世界热议的话题,从比赛场馆到吉祥物再到大力神杯,从球衣、旗帜再到新能源汽车,“中国制造”随处可见,借助世界杯的溢出效应,中国外贸企业加速出海。

  “世界杯上的中国元素”只是2022年中国外贸出口的一个缩影。中国外贸的韧性和活力从何而来?从出口看,有力把握了“市场”和“产品”这两大法宝。

  2022年,我国对东盟、欧盟、美国分别进出口6.52万亿元、5.65万亿元和5.05万亿元,分别增长15%、5.6%和3.7%。同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9.4%,占外贸总值的32.9%,提升3.2个百分点;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增长7.5%。其中,太阳能电池、锂电池和汽车出口分别增长67.8%、86.7%和82.2%,绿色经济等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为外贸增添了新动力。这也充分说明,全球市场离不开“中国制造”,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难以取代。

  2022年,年底的“出海”抢订单成为外贸发展的新增量。前方企业抢订单、拓市场,后方政府送服务、提效率。在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德国一家隐形冠军企业的流体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已基本建成,此次赴欧招商,双方再次达成增资扩产协议,实现了项目在建中即增资扩产。

  德国公司希望进一步加快项目验收,早日投产。消息传到国内,当地行政审批局负责人随即开展上门服务。

  宝得集团全球生产总监哈哈德施密特:我们有什么问题,大的小的都是政府帮忙,解决速度也很快。我们总共投资2.5亿元,现在还再加8000万元投资。

  提供全面支持的政府与主动作为的外贸企业携手努力,这是中国外贸排除重重阻力、长期表现稳健的韧性所在。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党中央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这些东西都对外贸的出口增长是一个很坚实的基础。在全球都受到疫情冲击的情况下,我们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做得是相当不错的。我们保持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体系,能够维护世界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别人缺什么,我们就能够提供什么,这个有力地支撑了全球经济的恢复,对我们外贸进出口的增长也有直接拉动作用。

  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

  韧性来自领跑未来的数字新动能

  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体和引擎,振作工业经济是稳住经济大盘的坚实支撑。数字新动能是推动工业经济回稳上升的重要支撑。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一间全球重工行业领先的智慧工厂,旋挖钻机月产能设计300台,年产值超过100个亿。旋挖钻机是基建工程中专门用作桩基础施工的重型装备,施工效率比传统打桩设备高10倍以上。

  以前,订购一台旋挖钻机,生产周期最少也要30天,但是脱胎换骨的智慧工厂7天就能交付一台旋挖钻机,跑出的“加速度”今非昔比。

  2022年以来,我国产业升级发展态势持续,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的高技术制造业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引领中国经济加速转型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我国完备产业体系和强大内需市场的优势突出,特别是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将给工业经济的恢复发展带来重大积极影响。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推动工业经济积极恢复、稳步回升,为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作出贡献。

  记者:王岸卿 陈艳波

  来源:经济半小时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138届广交会第一期闭幕

  • 福建南平第二届“朱子杯”中华诗词大会总决赛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农业保险作为灾后恢复生产的重要政策工具,如何更好守护农民“钱袋子”?
2025-10-20 09:55
安徽师范大学校长熊宇杰教授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关科研团队,成功创制出亚纳米级高熵合金,这一方法具备广泛普适性,可制备包含多达十种金属元素的高熵合金。
2025-10-20 09:51
财政部日前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064亿元,同比增长3.1%。
2025-10-20 09:4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国强教授团队17日在《科学》杂志发表一项神经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揭示了大脑高效传递信息的“微观密码”。
2025-10-20 09:43
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人员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人才队伍。
2025-10-20 09:41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报告称,2024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创下历史最大增幅,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5-10-17 09:51
10月17日,《科学》发表了庾强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5-10-17 09:46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消息,今年夏粮旺季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
2025-10-17 09:42
监测显示,15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出现7至8级大风,局地阵风10级;新疆、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最高气温下降6℃至10℃,局地12℃以上。
2025-10-17 09:41
10月14日,随着满深502-H3井钻头穿透8380米地层,这口历经岩层卡阻、垮塌风险与高含硫考验的超深井成功完钻,成为塔里木油田“十四五”期间第223口8000米级超深井。
2025-10-17 09:38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2025-10-16 10:02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