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总台CGTN联合全球多家媒体举办《洞见》系列媒体论坛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总台CGTN联合全球多家媒体举办《洞见》系列媒体论坛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01-19 12:24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联合全球10余家媒体,成功举办《洞见:媒体在全球抗疫中的责任和力量》及《洞见:携手同行共促复苏》两场媒体论坛。活动邀请了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柬埔寨、肯尼亚、尼日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主流媒体记者和知名专家学者参与论坛。嘉宾们认为,中国作为有14亿人口的大国,在过去三年抗疫实践中最大程度地保护了人民生命的安全,同时有效地支持了国际抗疫行动。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有利于提振全球各产业发展,为经济恢复活力提供强劲动力。

  在主题为《媒体在全球抗疫中的责任和力量》论坛上,多国记者就新冠疫情中的媒体责任分享了他们的看法。

  乌干达《愿景》集团资深制片人穆巴拉克·穆加博(Mubarak Mugabo)从2020年到2022年一直生活在中国,对中国三年抗疫的努力有着亲身体验。他表示,中国动态清零政策是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最有效的举措。他还一针见血地指出,西方媒体和政客对中国的批评不是针对政策本身,而是针对中国,因为“无论做什么,中国都必须看上去很糟糕,西方媒体涉华叙事一直都是负面的”。

  柬埔寨记者孙·米尼亚(Son Minea)认为正是中国早期采取了严格的抗疫措施,才有了今天的重新开放。在米尼亚看来,动态清零政策对他在华活动几乎没有任何影响。“我在中国度过了最美好的时光,我去了北京的很多地方,比如长城和故宫,”他认为,媒体的报道如果不考虑到一个国家的客观实际而恣意指责和批评是不负责任的。

  巴基斯坦独立新闻社资深中国新闻编辑穆罕默德·扎米尔·阿萨迪(Mohammad Zamir Assadi)同样认为,抱着不愿看到中国繁荣发展的心态,批评中国已经成为某些西方国家智库、媒体的一种习惯。疫情初期,当美欧不愿意同发展中国家分享疫苗与医疗经验时,是中国跨出了这一步,引领了国际抗疫合作。中国应当得到赞赏。他期待开放后的中国能够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技术和医疗支持。

  在主题为《携手同行共促复苏》的论坛上,来自不同国家的媒体记者和经济专家聚焦全球经济复苏议题,就如何加强各国联结、共建命运共同体展开讨论。

  美国《全球策略信息》华盛顿分社前社长威廉·琼斯(William Jones)指出,中国对疫情防控政策调整给全球带来了“极大的乐观情绪”。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也显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经济增长正在向前发展。他相信中国将再次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

  泰国经理人传媒集团高级编辑郑权之(Supachai Wuthichuwong)说,旅游业对泰国十分重要,泰国的游客有一半来自中国。随着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中国将与世界一道共同应对当前的挑战,并共享繁荣。

  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中国事务部主任福尔干·拉奥(Furqan Rao)博士说,中巴经济走廊对巴基斯坦非常重要,它改善了巴基斯坦的道路、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减少了巴基斯坦的能源危机,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他相信,随着中国疫情政策的调整,未来中巴经济走廊将对巴基斯坦的整体经济发展带来更多实际利益。

  参与论坛的前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罗思义(John Ross)表示,中国是全球增长的主要贡献者,2023年欧洲经济和美国经济的增长都将非常缓慢,因此中国将再一次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他还指出,美国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造混乱、扰乱单边支付系统、对部分国家发起制裁,但是它已经不再能够一意孤行,扰乱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经济的意愿。

  两场媒体论坛引发众多记者的浓厚兴趣,在社交平台展开热烈讨论,累计获得全球阅读量2272.6万,视频观看量796.6万,互动量19.9万。论坛相关新闻也在包括巴基斯坦《财经日报》、肯尼亚广播电视网、阿富汗《亚洲之心》、坦桑尼亚《每日新闻》等10余家国际媒体发布,累计触达海外人群1.2亿。评论特稿获得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日本、韩国、菲律宾、越南、韩国、印度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698家海外主流网络媒体转载。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景德镇陶阳里:城市更新激发文旅新活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