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社评:2023年中美关系,美方也应提供稳定预期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社评:2023年中美关系,美方也应提供稳定预期

来源:环球时报2023-01-03 15:00

  随着2023年的到来,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双边关系之一的中美关系,能否在经历了过去一年的跌宕之后企稳,备受世界关注。新年伊始,中国外交部长秦刚大使在美国与美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表示期待与布继续保持密切工作关系,推动中美关系改善发展。自两国元首去年11月巴厘岛会晤以来,双方在多个领域、各个层级的对话和接触在增多,这让不少观察人士对2023年的中美关系回温表达了谨慎乐观。

  在过去的这一年里,中美关系可以说一度走到了危险的边缘。在台湾问题上,华盛顿在中方的底线附近进行疯狂的“极限试探”,尤其是时任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台,严重冲击了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让本已脆弱的两国互信雪上加霜。此外,华盛顿将中国视为“头号战略竞争对手”,在经贸领域不断加码对华制裁,在高科技产业链上大搞“脱钩”政策等,这些做法不仅冲击了中美双边关系,也危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在2023年,中美关系是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回摆,还是走向不可避免的恶化甚至相撞?不难发现,近来对于两国关系企稳的“时间窗口”的议论多了起来,还有观点认为今年可能会出现一个中美关系的“小阳春”。这些说法本身就反映了外界的某种期待。中美的沟通机制在恢复、两国关系决不能脱轨失控成为最大共识、双方都面临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挑战、2024年美国将进入大选年等等,的确有一些迹象显示,2023年或许是缓和中美关系最有可能的一年,“当前是合作的最佳时机”。

  但这样的“机遇期”即使客观上存在,也仍然十分脆弱,而这是需要华盛顿反思的。美国政治的极化和撕裂,已经对中美关系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即使拜登政府有意踩一脚刹车,但在“越反华越出位”的国会山,冷不丁就会抛出一个雷。换句话说,尽管中美关系最近出现了回温迹象,但在台湾、产业链等方向上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它们随时可能因为美国内部因素而突然恶化。

  如今美国内部对此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反思,《华尔街日报》此前的一篇署名评论指出,美国国内政治优先事项促使决策者对“中国威胁”反应过度,两党就“中国威胁”的共识几乎没有为具体政策“留下进行明智思考的空间”。此外,还有美国学者建议华盛顿在行动上“显示一些克制”,比如将美国军舰穿越台海的次数减少一半。华盛顿的政策精英应当正视这些理性声音。

  当然,尽管中美关系面临了诸多不确定性,但有一点是十分确定的,那就是中国的稳定性将对中美关系形成积极塑造。这种稳定性既包括我们负责任的大国态度、对美外交原则和政策的确定性,也包括中国坚持“办好自己的事情”,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综合实力的发展,并让自身的发展与时代大潮紧密交织。我们当然希望中美关系在2023年实现积极的进展,但就算出现“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我们也毫不畏惧。

  面对重重挑战,世界要好起来,大国要作表率。过去一年来,我们坚持不懈探索中美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展示出最大的克制和善意。在新的一年里,两国如何正确看待对方内外政策和战略意图,确立对话而非对抗、双赢而非零和的交往基调,显然华盛顿需要做得更多。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假期攻坚 京西筑通途

  • 大桥飞架入“云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2025-05-06 10:03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
2025-05-06 09:51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2025-05-06 09:39
1865年,生物学家孟德尔在奥地利宣读了其豌豆研究成果《植物杂交实验》,为经典遗传学大厦奠基。
2025-05-06 09:35
近年来,中山大学围绕“主体、基础、应用”三个层面,在广州、珠海、深圳三校区布局人工智能相关学院,集聚近20个学院共同构建大智能学科教育体系。
2025-05-06 09:28
在上海科技大学遇见威廉·哈兹尔廷博士,他满头银发、戴着大大的方框眼镜,乍一看有点像那位创作了无数超级英雄故事的漫画家斯坦·李。
2025-05-05 14:11
五一假期进入尾声,国内外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知名目的地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崭露头角。
2025-05-05 13:59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