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与南非建交25周年——中南互利合作“一加一大于二”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中国与南非建交25周年——中南互利合作“一加一大于二”

来源:经济日报2023-01-03 11:01

中国与南非建交25周年——中南互利合作“一加一大于二”

在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一辆汽车行驶在开满蓝花楹的街道。本报记者田士达摄

  2023年1月1日是中国与南非建立外交关系25周年纪念日。25年来,中南友好关系不断深入,团结协作更加紧密,经贸合作广结硕果,人文合作异彩纷呈,中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朝更高质量、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迈进,发展成为中国同非洲乃至发展中国家间最重要和最具活力的双边关系之一。

  20世纪90年代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后,中国与南非正式建立起外交关系。建交25年来,两国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两国关系经受住了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实现从伙伴关系、战略伙伴关系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三级跳”的重大跨越。两国领导人保持着密切交流互动,为两国关系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指引。

  中国与南非同为世界上重要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友谊早已超越双边关系范畴。两国秉持相同或相近的发展观、安全观、国际秩序观,在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上有着广泛共识。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中非合作论坛等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框架中,中国与南非是最亲密的合作伙伴之一,始终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和共同利益,协调各方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包容性增长和国际秩序更加公正合理。

  随着中南合作的政治基础不断巩固,两国的经贸往来也日益密切,成为中南务实合作的亮点。中国已连续13年成为南非最大贸易伙伴国,中南双边贸易额占中非贸易总额的五分之一。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11月,中南双边贸易总额达528.1亿美元,其中中国自南非进口额接近两国贸易总额的六成,南非农牧业、采矿业等支柱行业受益颇多。在2022年11月份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南非宝茶、红酒、芦荟胶等优质产品备受关注,南非参展企业收获意向成交额近1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254%,为中南经贸合作写下了生动注脚。

  在火热贸易往来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南非投资兴业,使“中国制造”更加贴近当地市场。中国驻南非使馆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企业对南非累计投资超过25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超过40万个就业岗位。中国企业为南非发展制造业带来急需的技术和资金,中国品牌的汽车、家电得以在南非完成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由此进入非洲寻常百姓家,两国产能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密切的人文交流也为中南友好提供了丰富滋养。近年来,中南建立了中非间首个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涵盖教育、文化、卫生、青年、妇女、智库等众多领域,人文交流进入全方位、多层次、机制化发展阶段。南非是非洲大陆设立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数量最多的国家,已建立6所孔子学院和3个孔子课堂,“汉语热”在南非持续升温。南非也是吸引中国游客最多、与中国建立友好省市最多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

  心合意同,谋无不成。回顾25年的交往历程,中南关系之所以能够行稳致远,是因为两国始终保持高水平的政治互信,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通过务实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在两国共同努力下,中南关系已成为中非关系、南南合作和新兴市场国家合作的典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

  新的一年对中南双方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是全面贯彻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国的新发展将为包括南非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更多新机遇。南非接替中国担任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将通过一系列会议凝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共识,合力应对全球性挑战。在建交25周年之际,中南关系将掀起新高潮,中南互利合作定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积极效应,为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为全人类发展进步事业带来更多福祉。(本报驻比勒陀利亚记者田士达)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光明网携五十余位文艺工作者共贺新春

  • 网络中国节短视频征集活动启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期,我国“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观测到一例伽马暴EP240315a,这是首次探测到宇宙早期爆发现象的软X射线信号,将为开展早期宇宙相关研究开启一扇新窗口。1月23日,相关成果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
2025-01-27 09:44
日前,由机器人天工、天轶、小柒与现场主持人共同发布的,以“畅享科技 乐酷亦庄”为主题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年文商旅体发布活动,在北京智慧融媒创新中心举办。
2025-01-27 09:35
近年来,我国种业快步发展。从种子生产到App订单运输、催芽厂催芽作业、智能秧棚育秧、轨道车运输、智能驾驶插秧、田间水肥管理、App订单驾驶收获,我国已经形成科技范十足的种子生产链条,跑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加速度”。
2025-01-27 09:34
乙巳蛇年将至,国家自然博物馆“灵蛇献瑞——2025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和升级焕新的基本陈列“脊椎动物的崛起”向公众开放,不少大朋友和小朋友在浓浓的年味中迎来一场科普之旅。
2025-01-27 09:34
车辆扎进山体,穿过17.5公里长的锦屏山隧道后,周遭终于从昏暗变得明亮,一座“地下城”出现在眼前——这里是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以下简称“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
2025-01-27 09:27
快过年了,当很多人渐渐放下手头工作时,团队河南安阳育种站负责人阎俊研究员和往常一样出门了,目的地依然是他熟悉的育种田。
2025-01-26 09:19
1月25日,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雄安库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体系基本形成,对于全面提升我国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水平和林草种业整体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2025-01-26 09:17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王健团队与合作者展开研究,成功制备出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薄片器件,并在其中观测到零磁场下工作温度可达72开尔文的高温超导二极管效应。
2025-01-26 09:17
修复后的影片不仅没有划痕、噪点等老电影身上常见的“毛病”,而且质量比原片高很多,比如没有了威亚,色彩更亮,非常符合如今观众的观看习惯。
2025-01-26 09:16
110万吨!这是“中麦578”2024年的订单收购量。要知道,2024年全国小麦总产量是14010万吨,以此对比,“中麦578”的订单量相当于全国小麦产量的1/140。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特别自豪!
2025-01-26 09:15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超过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5-01-24 10:01
“我们种植的是‘捷麦19’‘沧麦6002’,最高亩产已超过300公斤。”后仙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刘玉锁说,“‘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这首民谣道尽了我们过去在盐碱地里种粮的艰难。如今,科技引领让‘盐碱滩’蝶变‘米粮川’。”
2025-01-24 10:00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36130亿元,同比增长8.3%。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多元化投入格局加快构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为研发经费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1-24 09:58
在禁食或运动期间,免疫细胞(红色)迁移至胰腺并刺激产生胰高血糖素的细胞(橙色)来调节血糖,其中细胞核以蓝色显示。这表明免疫细胞不仅是抵御威胁的“战士”,还能像应急响应人员一样,在必要时介入确保机体的能量供给。
2025-01-24 09:58
1月14日,上海豫园灯会蛇年吉祥灯笼成网红文创伴手礼,其可爱的造型吸引众多游客购买。在十二生肖中,很少有谁拥有同蛇一样复杂的象征意味,兼具毁誉参半的双重文化色彩。秦汉以后,我们祖先对蛇的热情也并未减少,但属于蛇的正面形象的意蕴更多地被投射到龙身上。
2025-01-24 09:58
冰岛基因解码公司科学家完成了一项重要研究。他们绘制了一份人类基因组完整改组图谱,即详尽的人类DNA在生殖过程中混合方式的地图。
2025-01-23 10:19
考古人员在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城头山镇的李家岗遗址,发现彭头山文化时期“古稻田”遗迹,这将长江中游早期稻田的出现时间提早到距今8000多年。
2025-01-23 10:14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大气科学进展》上发布2024年全球海温变化研究报告:2024年全球海表平均温度、海洋上层2000米热含量再一次达到了人类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2025-01-23 10:09
日前,新疆农业大学科研人员李德强所在的研发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可注射水凝胶,并将其用于抗癌药物的负载,可显著降低药物副作用。
2025-01-23 10:10
呼吁更多的人转变观念,认识到从“能用”到“多用”再到“好用”的国内装备自主可控,对于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意义重大。
2025-01-23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