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波翻浪涌 奋楫前行——回眸2022年的世界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波翻浪涌 奋楫前行——回眸2022年的世界

来源:新华网2022-12-20 14:16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特稿:波翻浪涌 奋楫前行——回眸2022年的世界

  新华社记者凌朔

  2022年,世界人口突破80亿。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而这一年的世界,世纪疫情影响深远,气候灾害接踵而至,地缘政治紧张对立,局部冲突激烈动荡,经济复苏迟滞乏力,能源粮食价格飙升……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在百年变局视阈下,人们进一步见证分裂与融合、动荡与稳定、衰退与复兴的激烈较量,在多重危机的叠加嵌套中探寻方向。

  “面对这些挑战,各国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共同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共渡难关,共创未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动荡变革的世界指明发展进步路径,为完善全球治理精准导航。

  清响破空冥,赫日自当中。

  危机叠加 国际安全频亮红灯

  2022年,新冠疫情进入第三个年头,深刻演变成一场全球性危机,深入作用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世界多极化进程。同时,灾害、战乱、粮食和能源危机等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多重危机并行、多重影响叠加,盘根错节,复杂多变。

  这一年,乌克兰危机掀起地缘海啸。

  今年2月乌克兰危机的旋风式升级和此后的拉锯式延续,不仅成为地区安全的“灰犀牛”事件,且引发一揽子危机,震动地缘政治、能源格局、粮食保障、核武军控等支撑全球安全格局的支柱:美国主导的北约继续东扩,传统中立的瑞典和芬兰申请加入;美国在欧洲加速部署新型核弹;乌克兰境内有关美国军事生物活动的消息不断出现;扎波罗热核电站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北溪”海底管道爆炸;克里米亚大桥被炸……桩桩件件,令人惊忧,全球安全,惊涛拍岸,已是悬崖百丈冰。

  这一年,能源粮食深陷冲突旋涡。

  乌克兰危机背后的操盘手,联合一众盟友,机关算尽,对俄罗斯掀起制裁组合拳,试图扼守俄罗斯能源和粮食的出口通道。然而,制裁的反作用力扎扎实实地砸在其盟友和世界其他国家身上,人为制造出严峻的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演绎出一幕幕怪现象:欧洲多地左支右绌面对凛冬;欧盟国家口头喊着一同进退、背地里各显神通试图摆脱困境;非洲和西亚多国陷入严重粮食危机,而俄乌的大批粮食发不出货;美国一边火上浇油、一边大发军火能源财,成为危机中的最大获益方。

  这一年,自然灾害拉响全球警报。

  地震、火山喷发、洪水、热浪、干旱、飓风、暴雨等自然灾害与极端天气在全球各地频繁上演,给地球生态拉响红色警报。2022年,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有记录以来最高水平;英国泰晤士河源头干涸;欧洲夏季大部分河流运输瘫痪;法国遭遇自1900年以来最热的一年;欧洲多地林火此起彼伏;巴拉圭记录到45.6摄氏度的全国最高气温;南极“冰穹C”冰盖顶部温度升至零下10摄氏度,比过去该测量点的平均温度高出38.5摄氏度……《生物科学》5月一篇科学报告指出,在35个“行星健康状况指征”中,有16个在2022年达到创纪录极值,地球健康状况指征已恶化至“确定无疑正在面临气候紧急状态”的地步。地球同此凉热,生态危机并不遥远。

  乱象丛生 国际秩序加剧动荡

  2022年,全球秩序失调,局部动荡加剧,一些地区经济濒临衰退,部分国家社会分化对立。人类发展遇到诸多难题,相互嵌套,治理艰难。四大赤字,对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成迫切挑战。

  这一年,多国局势动荡,众多难题无解。

  美国中期选举继续加剧社会分裂,再次印证政治极化、贫富分化、身份政治等痼疾加剧。英国50天见证三次首相换人,既是对保守党政府无力应对通胀危机的反映,也是对英国近些年对外政策盲从美国、不顾本国民生的民意打分。欧盟全年跟随美国制定多轮对俄制裁方案,后却被美国出台的《通胀削减法》背后捅刀。在非洲,布基纳法索发生政变。在西亚北非地区,也门内战和恐怖主义活动交织、社会动荡。中东的伊核问题、巴以问题难获进展,叙利亚北部战事持续。在朝鲜半岛周边,美国反复军演,挤压和平空间。日本则因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物价飙升日元跳水等问题陷入社会分歧。

  这一年,美收割全球利益,多国经济承压。

  经合组织11月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速3.1%,明年放缓至2.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明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降至0.5%,美国降至1%。美国6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长9.1%,创近41年来新高。面对高通胀,美联储祸水外引,激进加息,大幅收紧货币供应,让全世界为美国金融体系的积弊埋单。欧元区通胀空前,欧元一贬再贬,同时陷入前所未有的能源紧缺。在日本,日元一度贬值20%,国债与国内生产总值比值突破250%,远高于欧盟和美国。发展中国家中,阿根廷、土耳其等金融领域承受明显压力,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埃塞俄比亚等向IMF紧急寻求贷款。全球经济山雨欲来,滞胀预期正在形成。

  这一年,南北分化加剧,发展鸿沟凸显。

  气候变化、贫富分化、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堆积,发达国家面对共同责任推诿推责,全球步调难以协调。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1月在法国《世界报》刊文说,随着我们人类家庭的扩大,它变得日益分裂。数十亿人饱受苦难;数亿人遭遇饥饿、饥荒。逃离债务与贫困、战争与气候灾难的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如果不填补全球最富有的人群和最贫穷的人群之间的鸿沟,我们就会走向一个由80亿人组成的、饱受紧张局势和不信任折磨、陷入危机和冲突的世界。在今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广大发展中国家勇敢喊出“要行动,不要空话”“是承诺就要兑现”等口号,剑指西方伪善的空头支票。

  治乱安危 国际格局深刻变革

  2022年,在诸多危机中,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冷战思维、新干涉主义的影子清晰可见。然而,国际格局朝向多极化秩序变革的动力也势不可挡。

  这一年,大国关系校准航向。

  大国关系是世界秩序的压舱石。当乌克兰局势把俄美、俄欧关系降到冰点,美欧关系频生嫌隙之际,世界把目光投向中国。习近平主席洞察国际风云,把握时代脉搏,广泛开展元首外交活动。从北京“冬奥外交”到中俄元首会晤,从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先后访华,到G20、APEC中国的高光时刻,国际社会聚焦中国机遇,积极交往互动,倚重中国一贯公正的国际立场以及经济体量、话语分量、外交能量,期待中国为世界和平与经济复苏提供新智慧、新动能。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向世界明确了一个方向,就是防止中美关系脱轨失控,找到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确定了一个框架,就是共同探讨确立中美关系指导原则或战略性框架;启动了一个进程,就是要将两国元首重要共识落到实处,管控和稳定中美关系。这场“峰会之峰会”时机特殊、意义重大,在开启中美“搭建桥梁”进程的同时,深刻影响国际格局的演变。

  这一年,“全球化”潮流再涌。

  历史的十字路口,从来都会有混淆视听的岔路、弯路、歧路。当下,分裂、对抗、脱钩、断链、排挤、围堵、鼓动、窜访等论调和行为,正在干扰全球和地区重大议题设置。然而,世界经济的大海,不可能退回到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以东盟为例,虽然同样饱受疫情和全球经济低迷影响,但在东盟与中国互为最大贸易伙伴的基础支撑以及今年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推动下,预计东盟今年增长率将达到5%,2023年略微放缓至4.7%,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彭斯撰文说,11月在东南亚举行的东盟系列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似乎正在表明一种趋势,即世界各国可能正在从对抗转向恢复国际舞台上的合作,这可能成为“去全球化故事的转折点”。

  这一年,多边合作生机勃勃。

  当前,集团政治甚嚣尘上,分裂对抗风险高企,“冷战”幽灵挥之不去,个别国家拉帮结派搞小圈子,胁迫别国选边站队。然而,多数国家会选择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越是变局乱局,越显多边主义的重要。今年,多个多边平台为构筑世界安全、增进国际互信、复苏经济活动、拓宽贸易规模带来众多新成果。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海合作组织撒马尔罕峰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和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等,不仅带来掷地有声的政治宣言、联合声明、合作成果、交易意向,更用行动作出表率:众擎易举、独木难支,只有多边主义才是实现共同安全与共赢发展的保障。

  兼爱则治 国际合作走向未来

  2022年初,全世界聚焦北京,奥运圣火下,“一起向未来”的启示寓意隽永。世界在各类问题中会出现分歧,但人类发展依旧要靠寻找价值的共同点、利益的公约数、发展的新路径。金秋十月,全世界再次聚焦北京,在中共二十大的响亮声音中,思考国家发展、时代发展、世界发展的金钥匙。

  这一年,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展示新启迪。

  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当世界放缓发展脚步,中国频频被聚光灯照射:114万亿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18.5%,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过30%;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超9000米石油深井鸣笛开钻;中国空间站闪耀太空……走在昂扬奋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所有这一切中国亮点,都找到了设计的原点。俄共中央委员会主席久加诺夫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将为更多国家和人民开辟“通往美好未来的道路”。埃塞俄比亚教授贝尔胡特斯法评价中国式现代化“鼓舞世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具有启发借鉴意义。柬埔寨亚洲愿景研究院研究员通孟戴维认为“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真正的奇迹”,正在“激发许多发展中国家勇敢探索发展和繁荣的本国方案”。

  这一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演示新路径。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今年12月7日,首趟“香蕉专列”从老挝首都万象发车,点对点驶往湖南长沙。对于老挝蕉农来说,专列上搭载的不只是抱团成长的香蕉,更有一个陆锁国向陆联国启航的梦想。在印度尼西亚,连接雅加达和万隆的高铁梦正在实现;在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实现了当地人快速通勤南北国土的夙愿;在孟加拉国,孟加拉国国父隧道项目结束了南亚地区没有水底隧道的历史……一线铁路、一条隧道、一座大桥,联通了地理,规划了发展,更在“行天下之大道”。目前,在国家层面,中老、中柬、中巴等越来越多双边命运共同体不断收获成果;在地区范围,中国同周边国家、亚太、中国-东盟、中国-中亚、中非、中阿、中拉命运共同体茁壮成长;在全球领域,中方倡议构建网络空间、核安全、海洋、卫生健康等命运共同体得到积极呼应。世界真切认同,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国利益紧密相连,“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带来和平与发展的机遇与平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在实处,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

  这一年,世界发展规律为人类标示方向。

  世界正在时与势、危与机、向与背、竞与合中演变,人类正在进与退、兼与独、损与益中抉择。中国先哲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当今世界的大象,是和平与发展,是对话与协商,是共建与共享,是合作与共赢,是交流与互鉴,是开放与包容,是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是世界文明多元多样,是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全人类共同福祉。执此大象,无所不往。

  在今年1月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习近平主席通过“云讲坛”再次发出响亮中国声音,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为身处各种挑战的世界指明发展大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大江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

  这是历史前进的逻辑,这是时代发展的潮流。

  回首2022年的世界,任凭波翻浪涌,我亦奋楫前行。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千里海河高铁第一隧”顺利贯通

  • 2025世界智能制造博览会在南京开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1月28日晚,2025中国・E-TOWN电竞节超级冠军杯开幕式在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又称“北京亦庄”)的北京智慧电竞赛事中心举行。
2025-11-28 20:51
加强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监管,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督促连锁餐饮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一些连锁餐饮企业“只开店、不管店”问题;“旧国标”电动自行车全面停售……12月新规,一起来看!
2025-11-28 17:11
从神舟二十号乘组换乘返航的刷屏热搜,到“太空烧烤”的温情热议;再到“十五五”期间中国计划发射4颗科学卫星任务……近期中国航天事业的新进展层出不穷。
2025-11-28 09:15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其标准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智能成果普惠于民以及在全球科技治理中赢得话语权。
2025-11-28 05:00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东阳镇隆胜村树莓园,凛冽寒风中,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霍俊伟正蹲在田埂上仔细查看果树修剪情况。
2025-11-28 05:00
11月27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付巧妹向媒体介绍了石峁遗址最新科学研究成果。
2025-11-28 05:00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旋磁共振实验室王亚教授等与浙江大学海洋精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在纳米尺度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25-11-28 05:00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