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梨泰院事故余波未平 韩国政坛动荡再起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梨泰院事故余波未平 韩国政坛动荡再起

来源:法治日报2022-12-19 08:55

  □ 本报驻韩国记者 王刚

  据韩国国际广播电台及韩国《中央日报》等媒体报道,梨泰院踩踏事故的余波在韩国朝野尚未平息。近日,梨泰院踩踏事故中的97名遇难者的遗属成立遗属协议会,要求查清真相、追究责任。与此同时,韩国执政党与在野党围绕主管社会安全的行政安全部长官李祥敏的罢免案陷入对峙僵局。由于政治角力加剧,韩国国会就明年预算案和国政调查的争执也愈演愈烈。

  遗属协议会要求追责

  12月10日,梨泰院踩踏事故遇难者遗属在事故发生43天后,宣布成立遗属协议会。158名遇难者中97人的遗属、总计170名遗属参加协议会。协议会要求就事故问责,并对相关责任人予以严厉处罚。协议会还要求罢免李祥敏。

  另据报道,协议会12月16日在梨泰院事故现场举办主题为“请牢记我们”的民众悼念活动,在缅怀遇难亲人的同时,再次敦促政府向梨泰院踩踏事故相关责任人追责。

  协议会还警告称,今后将采取更积极的行动避免遇难者及家属受到二次伤害,并要求政府为遇难者设立悼念空间。

  此前,为了彻查梨泰院踩踏事故,韩国警方已经成立特别调查组,问讯上百名目击者并收集数千份证据,调查范围涉及韩国所有与突发事件响应相关部门。韩国总统尹锡悦也曾承诺惩罚梨泰院踩踏事故相关责任人,并指示彻底整改警察系统以提升警方危机处理能力。

  截至目前,与梨泰院踩踏事故有关的调查仍在持续进行。

  围绕罢免案陷入对峙

  就在协议会成立一天后,12月11日,韩国国会全体会议通过了在野党发起的对李祥敏的罢免提案。在野党方面认为,韩国警方在梨泰院踩踏事故中存在重大渎职嫌疑,作为其上级部门的行政安全部难辞其咎。

  据韩国媒体报道,多位在野党人士近日来在多个场合呼吁罢免李祥敏,“旨在就梨泰院踩踏事故进行问责”。据韩联社报道,这已是韩国在野党近日来第二次试图罢免政府内阁成员。此前在野党对韩国外长朴振发起过罢免投票,但被尹锡悦否决。

  在12月11日的韩国国会全体会议上,共同民主党、正义党等在野党182名议员对罢免提案投了赞成票。共同民主党强调,梨泰院事故夺走了158条生命,“必须进行政治和道德上的问责”。

  不过,韩国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就罢免提案持有不同意见。为了表达对在野党“单方面推进李祥敏罢免案”的抗议,国民力量党议员在表决前集体退场,这一幕成为当天韩国多家媒体的重量级新闻。此外,为表示强烈反对,梨泰院踩踏事故国政调查特别委员会中7名隶属于国民力量党的委员辞职。

  韩国总统室方面虽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罢免提案“没有任何立场”,但其实也表达了不赞同态度。

  有消息人士透露,尹锡悦势必会否决李祥敏的罢免案。就此,共同民主党方面称,若总统拒绝接受此次罢免案,将经过国政调查发起弹劾。

  预计在罢免李祥敏的问题上,韩国在野党与执政党的对峙僵局短期内很难化解。

  预算案成为“牺牲品”

  包括韩国国民力量党议员权性东在内,多位韩国政界人士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指出,梨泰院踩踏事故可能像“世越号”事故一样,在韩国政坛造成经久不息的余波。

  韩国政局趋冷,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就是2023年年度预算案。这一预算案是尹锡悦政府的第一个预算案,目前因在定期国会会期内无法处理,而在反复“空转”。

  韩国《中央日报》的社论指出,若在野党真的担心民生,就应该明确辨别李祥敏的去留问题与表决明年的预算案哪个才是当务之急。这家媒体认为,行政安全部长官的去留问题可以按照在野党与执政党达成的协议,在处理预算案之后,根据国政调查结果作出决定。

  还有媒体指出,这是自2014年韩国推行“国会先进化法”后,首次出现在定期国会会期内未能通过预算案的情况。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韩国全国民主劳动组合总联盟大罢工等原因,韩国民生本已受到负面影响,再随着明年经济增长预期降至1%左右,韩国朝野对经济环境会更加暗淡的担忧正在升温。在这种情况下,在野党与执政党若只顾政治角力,损失则将会全部由国民来承担。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北秭归:农活竞技欢乐多

  • 全球唯一的白色大熊猫正脸照首度公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2023-05-26 09:25
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如何向戈壁沙漠要效益、要农产品?让我们走进四地设施农业现场,感受“唤醒”沉睡戈壁和茫茫沙漠的神奇力量。
2023-05-26 09:23
北京人艺经典话剧《茶馆》采用8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2023-05-26 09:22
这颗卫星是“一国两制”下澳门和内地合作的产物。卫星升空后将至少在轨运行五年,为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开发先进科学数据产品服务提供平台。
2023-05-26 09:22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创新发展、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
2023-05-26 09:2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2000年前后,不少省市就政务信息的开放共享等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但随着数据立法的兴起,多数地方的政务信息立法被废止。
2023-05-25 10:0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对他们提出殷切期望。一个个科技小院如种子般播撒开来,向下扎根、向上生长。2009年,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在河北省曲周县成立,到今天,全国已建立1048个科技小院,覆盖31个省份;此外,科技小院模式还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推介,逐渐走向世界。
2023-05-25 10:05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集北斗导航、5G通讯、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于一体。专家表示,去年以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呈现规模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拉动。
2023-05-25 10:08
5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式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以下简称“禁止清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征求意见稿)》基础上,此次正式发布的“禁止清单”对科研人员、依托单位、评审专家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的24类行为进行了规定。
2023-05-25 10:07
2022年底,按照科技部等八部委《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文件要求,涉及21家科研单位和6个地方、为期2年的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拉开序幕。
2023-05-25 06:05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生物基尼龙替代化石基尼龙、高效生物合成人乳寡糖……今天,这些原料都可以在工业厂房里生产出来。
2023-05-25 06:05
目前,高三学子们已进入高考冲刺阶段,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相关数据显示,75%的学生在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会给考生造成一定影响。
2023-05-24 09:31
产业转型可能带来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而在广东中山,当传统的产业工人遇到数智化转型,又会呈现怎样的情形?
2023-05-24 09:29
23日12时30分许,2023年珠峰科考13名登顶队员成功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之后,他们将完成峰顶雪冰样品采集等重要科考任务。
2023-05-24 09:19
今年以来,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增势迅猛。
2023-05-24 09:17
近日,农业农村部在各省推荐基础上遴选发布2022年十大农作物、畜禽、水产优异种质资源,旨在提升全民资源保护意识。
2023-05-24 09:17
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
2023-05-23 10:52
中国以19373.35位居全球第一,美国为17610.47,前10名还包括德国、英国、日本、法国、韩国、加拿大、瑞士和印度。
2023-05-23 09:33
自2008年起,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组织300多位专家,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公开发表的中国生物物种数据,分类学专家对每条数据进行审定确认,最终汇编成《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2023-05-23 09:29
22日,青海省林草局正式对外发布《青海植物名录(2022版)》。该名录对于学术研究、政策制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编目和保护、科学普及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2023-05-23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