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首届中阿峰会,恰逢其时盛会背后的非同寻常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首届中阿峰会,恰逢其时盛会背后的非同寻常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12-11 10:24

  中新社北京12月10日电 (谢雁冰 黄钰钦)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友好交往跨越千年,如今写下新的注脚。当地时间12月9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在变乱交织的世界局势中,这次恰逢其时、规模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盛会,更显非同寻常。

  见证中阿关系非同寻常的飞跃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在丝绸古道中相知相交,在民族解放斗争中患难与共,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合作共赢,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坚守道义,凝聚成‘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鉴’的中阿友好精神。”在峰会的主旨讲话中,习近平如是说。

  当前全球和平与发展面临严峻形势,外界认为,首届中阿峰会的举行恰逢其时,体现了双方关系的高水平。

  首届中阿峰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面向阿拉伯世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外交行动。当天,习近平和21个阿盟国家领导人以及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峰会。

  峰会发表《首届中阿峰会利雅得宣言》,宣布中阿双方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在主旨讲话中指出,“中阿作为战略伙伴,要继承和发扬中阿友好精神,加强团结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阿命运共同体”。

  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邹志强认为,携手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释出重要信号,为双方友好进一步注入强大新动力,见证了中阿关系非同寻常的飞跃。

  此次峰会也创下诸多“首次”:中阿双方在部长级的中阿合作论坛基础上首次举办峰会;阿拉伯国家联盟首次集体同其他国家举行元首峰会;中共二十大以来,中方首次在境外联合主办多边外交活动。

  评论指出,一系列重磅的“首次”,将载入中阿关系史册,见证中阿关系迈上新台阶。

  恰逢其时的对接 规划中阿非同寻常的合作

  近年来,从能源安全到人文交流,从携手抗击疫情到维护地区和平,中阿合作持续走深走实。在此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峰会上,中阿“一揽子”合作成果再一次成为焦点。

  习近平在峰会上指出,作为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和落实《中阿全面合作规划纲要》的第一步,未来3到5年,中方愿同阿方一道,在支持发展、粮食安全、卫生健康、绿色创新、能源安全、文明对话、青年成才、安全稳定等8个领域推进“八大共同行动”。

  邹志强表示,“八大共同行动”具有全局和战略高度,其中体现的中阿双方互利合作领域之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且均为阿拉伯国家的重要关切。比如,共建公共卫生科技合作中心和疫苗创新与研发合作联盟,设立中阿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开展能源科技研发合作,加强能源政策协调等。

  除此之外,中阿还就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公正解决、实现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铲除恐怖主义根源等诸多热点问题达成共识。

  中阿互动释放的信号受到国际媒体高度关注,也牵动个别国家的“敏感神经”。有声音说,中国加强与阿拉伯国家的合作有取代别国,填补所谓中东“真空”之意。

  “中阿合作从不以取代他人为目的,也从未试图与任何一方搞对立。”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王晋说,此次峰会达成的合作成果,将向世界提供互惠互利的合作典范。

  续写文明互鉴非同寻常的新叙事

  回望古丝路历史,作为沟通东西方文明两大动脉,中阿两大民族穿越时空、跨越山海的和平交往,创造了不同文明互惠互鉴的历史佳话。

  无论是中国的瓷器、造纸术、印刷术一路西行,还是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万里东来,各具特色的中华文明和阿拉伯文明都包含人类进步的共同理念和追求。

  在分析人士看来,面对“文明冲突论”在国际社会沉渣泛起,中阿两大文明交流对话再度成为焦点,将续写文明互鉴非同寻常的新叙事。

  在主旨讲话中,习近平指出,要“树立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而在“八大共同行动”中,文明的交流互鉴有了更为具体的阐释:“中方将举办中阿青年发展论坛”“邀请3000名青少年参与中阿文化交流”“同阿方共同实施百部典籍互译工程和50部视听节目合作工程”……

  此访,习近平在沙特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说,“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峰会利雅得宣言同样强调,摒弃对特定文明的歧视与偏见,反对“文明冲突论”。一前一后的呼应,让外界看到中阿在文明交流中的共同语言。

  “这是一次传承之旅,更是一次开创之旅”,在沙特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习近平这样形容此次中东之行。不难预见,峰会之后,中阿友好交往将在跨越千年的传承与开创中上演新篇。(完)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在湖南长沙开幕

  • 全国职业健康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京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使用供暖设备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看!
2025-11-10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