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韩国应避免掉进被美“掏空”的大坑(观象台)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韩国应避免掉进被美“掏空”的大坑(观象台)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12-06 11:26

  近期,韩国官方及相关机构发布的最新经济数据均显示,受出口低迷等因素影响,韩国经济增长恐继续放缓,尤其是半导体、汽车等多个支柱产业出口呈现出疲软状态。

  按照韩国贸易协会此前预测,今年韩国将出现时隔14年的年度贸易逆差,且全年逆差规模将创25年来新高。韩国海关数据显示,韩国11月1日至10日整体出口下降2.8%,今年累计贸易逆差已达376亿美元,其中半导体的出口跌幅居前,同比下降26.9%,这是该行业出口连续第三个月下降。

  面对惨淡的出口成绩单,越来越多韩国媒体及智库将矛头指向美国。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地缘政治冲突延宕、主要发达国家加息及全球通胀高企等背景下,作为外向型经济体的韩国本就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而美国出台的《通胀削减法案》《芯片与科学法案》等无异于雪上加霜。

  在汽车行业,今年8月生效的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规定,汽车企业必须使用至少50%在北美制造或组装的零部件,才能获得3750美元的补贴;如果要获得另外3750美元补贴,则超过40%的电池核心矿物必须在美国或与美国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进行开采或加工。“韩国汽车遭到了不公平待遇。”韩媒指出《通胀削减法案》使得此前符合条件的72款电动汽车中约70%的车型都无法再享受税收抵免优惠,其中包括几乎所有在美销售的韩系电动车。韩国汽车研究院的报告称,受美国相关法案的影响,韩国明年汽车出口量将减少4.2%。

  在芯片行业,美国总统拜登8月签署的《芯片与科学法案》,对美本土芯片产业提供巨额补贴,并要求任何接受美方补贴的公司必须在美国本土制造芯片。这部法案还胁迫芯片企业选边站队,规定获得美方补贴的企业,10年内不得与中国或其他“令美国担忧”的国家进行“重大交易”以及投资先进制程芯片。此外,美国还试图拉拢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组建所谓“芯片四方联盟”,人为制造“脱钩”“断链”。对此,韩国半导体产业协会专务安基贤认为,尽管韩国希望实现芯片产业链本土化,但韩国在材料、零部件、设备等领域依赖全球分工机制。从贸易数据来看,2021年中韩双边贸易同比增长26.9%,超过3600亿美元,韩国出口的芯片60%进入了中国市场。

  一段时间以来,韩国企业加快对美投资步伐。现代汽车将在美国建设电动汽车工厂的时间,从2025年上半年提前到2024年下半年;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也公布了在美国新设和扩大半导体工厂的计划。韩国经济研究院的报告指出,美国相关法案扶持本国战略产业,导致包括韩企在内的全球工厂流回美国,给韩国制造业带来严重冲击,韩国经济增长和就业也将受到影响。专家指出,韩国制造业流向美国,将引发国内“制造业空洞”的忧虑。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是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防止碎片化,利好各方。韩国经济的腾飞,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美国推行产业保护政策、排除竞争对手的一系列霸权行径,只会扰乱国际贸易秩序、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并给包括韩国在内的盟友带来难以下咽的“苦果”。殷鉴不远,美国上世纪80年代打压日本半导体产业、2013年至2014年“肢解”法国阿尔斯通公司、2021年向韩国三星等企业强索芯片供应链机密数据等事例,足以给韩国敲响警钟。面对当下国内经济复苏的多重压力,韩国有必要提高独立自主意识,避免掉进被美国“掏空”的大坑。(李嘉宝)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