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华社评论员:明时代之大势,行天下之大道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新华社评论员:明时代之大势,行天下之大道

来源:新华网2022-11-23 14:20

  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 题:明时代之大势,行天下之大道

  新华社评论员

  这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恢宏篇章,是新时代中国同世界相互交融相互成就的生动实践。

  2022年11月14日至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赴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赴泰国曼谷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泰国进行访问。6天5夜,30多场活动,从运筹多边外交,到引领双边关系;从密切大国互动,到深化互利合作;从阐释中国之治,到回答世界之问……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中国发出团结合作、共创未来的时代强音,为促进亚太和世界繁荣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

  这是2022年11月16日在泰国首都曼谷拍摄的2022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标识。新华社记者 王腾 摄

  此访是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我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出访,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成功实践,是“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在外交舞台上的生动展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

  一场“峰会之峰会”聚焦全世界的目光。当地时间14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在巴厘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这场会晤,正值中美关系面临严重困难局面,处于何去何从的关键节点,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一个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一向被视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能否处理好彼此关系,攸关世界前途命运。

  三年来首次面对面会晤,持续三个多小时、超过事先商定的时长,两位元首的交流全面、深入、坦诚——细节预示着新的起点。习近平主席同美国总统拜登的会晤,达到了深入沟通、明确意图、划清红线、防止冲突、指明方向、探讨合作的预期目的,为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注入宝贵的正能量。

  在这次举世瞩目的会晤中,习近平主席深刻剖析中美关系实质,强调应从把握世界大势的高度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摒弃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思维,确立对话而非对抗、双赢而非零和的交往基调,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共同确保中美关系沿着正确航向前行,不偏航,不失速,更不能相撞。此次中美元首会晤明确了一个方向,就是防止中美关系脱轨失控,找到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确定了一个框架,就是共同探讨确立中美关系指导原则或战略性框架;启动了一个进程,就是要将两国元首重要共识落到实处,管控和稳定中美关系。

  回望风雨历程,元首外交始终是中美关系的“指南针”和“定盘星”,对两国关系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战略引领作用。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是在元首层面为稳控关系、避免冲突采取的最重大行动,有助于两国关系校准航向、重回正轨,将深刻影响中美关系的走向,深刻影响国际格局的演变。

  “中美元首会晤开启‘架桥’努力”,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对此给予积极评价;“会晤最终的结果超出预期”,国外媒体纷纷对会晤进行报道;“中美元首此次会晤是一个重要积极信号”,巴西经济学家罗尼·林斯认为,此次会晤为推动世界和平与稳定增加了信心和希望。中美处理好彼此关系,就是为动荡变革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这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

  远望方觉风浪小,凌空乃知海波平。把握历史大势、顺应时代潮流,更能深刻认识到,中美关系不应该是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对彼此是机遇而非挑战。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尽管前行的道路少不了艰难险阻,但只要找到两国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保持对话沟通,管控矛盾分歧,推动交往合作,就一定能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造福两国,惠及世界。

  (二)

  这是一份意蕴深厚的国礼。11月19日,习近平主席将“复兴号”动车组模型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四卷英文版赠给泰国总理巴育。厚重的礼物,讲述着中泰关系发展的生动故事,也折射出中国与亚太地区经济体密切合作、共同发展的广阔图景。

  当前,亚太地区局势总体稳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主流,区域合作不断取得进展,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带。与此同时,随着世界经济风险快速积聚,个别国家推行带有冷战色彩的“印太战略”,亚太合作经历严重外部干扰。

  站在十字路口,世界向何处去?亚太怎么办?习近平主席鉴往知来、辨明大势,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指明深化亚太合作的前进方向,倡导走和平发展之路、开放包容之路、和衷共济之路,深化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建设和平稳定、共同富裕、清洁美丽、守望相助的亚太命运共同体。无论是阐述新形势下推进亚太合作的六点思路,还是与印尼、泰国签署系列合作文件,都为亚太繁荣发展带来新机遇、注入新动力。

  这是2022年10月4日在泰国猜也蓬府拍摄的由中国金风科技提供的风力发电机。新华社记者 宋宇 摄

  亚太经合组织因水结缘。汇聚千流的广袤太平洋,映照亚太地区成为全球经济最具活力增长带的辉煌历程,也见证着新时代中国扎根亚太、建设亚太、造福亚太的智慧与担当。2013年以来,无论是在雁栖湖畔首提“亚太梦想”,还是在莫尔兹比港倡导“同舟共济”;无论是强调“开放是亚太合作的生命线”,还是宣示“始终做世界和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之锚”,习近平主席始终关注亚太发展,多次阐述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主张,为亚太地区深化合作、共同繁荣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这是2022年10月27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拍摄的建设中的雅万高铁德卡鲁尔车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在印尼,随着习近平主席和印尼总统佐科发出“开始”的指令,崭新亮丽的综合检测车缓缓驶出雅万高铁德卡鲁尔车站。在泰国,习近平主席与各方一同播下布特拉加亚愿景的种子,期待培育出亚太共同发展的繁荣之花。携手同行,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加强合作,我们就一定能续写更加精彩的“亚太奇迹”。

  (三)

  “世界人口达到80亿。”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开幕当天,联合国宣布了人类发展史上新里程碑的到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这是人类思考对地球负起共同责任的时刻。

  这是2022年11月11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拍摄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会场外的标识。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但人类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冠疫情反复延宕,世界经济脆弱性更加突出,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全球治理赤字日益凸显,粮食和能源等多重危机叠加。“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课题一次次警醒着人类。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等重要多边场合,习近平主席呼吁各方深化团结合作、共同应对困局,又一次在历史转折关头指出了世界的前进方向。

  面对人类发展重大挑战,呼吁各国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重温团结合作初心,倡导二十国集团体现大国担当,发挥表率作用,为各国谋发展,为人类谋福祉,为世界谋进步;着眼全球共同发展的长远目标和现实需要,提出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针对当前最紧迫的粮食、能源危机,提出畅通供应链,建设开放、稳定、可持续的大宗商品市场的解决之策……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系列具有战略眼光的全球发展和治理方案,为时代之问提供中国答案,为国际社会带来宝贵信心。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说,中国倡议“为世界经济复苏指明方向。这是中国为G20、地区乃至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

  共渡难关、共创未来,需要思想的引领,更离不开行动的落实。“各国应该说到做到,多晒成绩单,而不是喊口号。”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到推动建设全球经济复苏伙伴关系;从创设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加大对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投入,到全面落实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新时代中国始终致力于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始终想着发展中国家的难处,照顾发展中国家关切,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各国共同发展才是真发展”的理念。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说,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方面,中国所作的努力无可比拟。

  这是2021年7月28日拍摄的哈萨克斯坦图尔古孙水电站(无人机拍摄)。图尔古孙水电站项目于2017年开工建设,是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哈产能合作水电领域首个落地的重点项目。新华社发(奥斯帕诺夫摄)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年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成员已逾60国;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发表的领导人宣言,反映各方共识和主要合作成果,纳入中方在国际经济合作领域的重要理念主张;法国、意大利等国领导人明确反对阵营对抗,主张加强多领域合作;南非、阿根廷、菲律宾等国期待更深入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无论是韩国、日本等隔海相望的近邻,还是智利、坦桑尼亚、塞内加尔等远隔大洋的国家,都表达了与中方加强对话沟通、推进务实合作的强烈愿望。当个别国家热衷“筑墙设垒”,强推“脱钩断链”,企图打造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合作的热潮再次有力证明,对话合作、互利共赢是人间正道和大势所趋,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不得人心、没有市场,历史大势终将浩荡前行!

  (四)

  “中国代表团下榻的酒店一直门庭若市……与习近平会面的领导人络绎不绝。”出访期间,一家西班牙媒体这样描述。繁忙的外交日程表,见证中国不断扩大的“朋友圈”,更折射出各国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期待。

  从深入交流的双边会见,到纵横捭阖的多边外交,习近平主席向各方介绍党的二十大取得的重大成果和确定的中心任务,重点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阐述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中国14亿多人口实现现代化将给世界提供超大规模市场,中国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将带动各国共同发展进步,中国不断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将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中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推动世界绿色低碳转型,中国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开诚布公的宣示,勾勒出中国发展的大势与走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是传统大国崛起的翻版,更不是国强必霸的再版,而是造福中国、利好世界的正道。开放合作的邀约,描绘中国与世界携手前行的美好前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类整体进步,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机遇。

  这是2022年11月5日在上海拍摄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技术装备展区。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在深入交流互动中,各国对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了更多的认同,对中国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有了更多的期盼,对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从而更好地读懂中国。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洞悉时代潮流,在人类发展面临重大挑战时勇毅前行,在备受瞩目的外交大舞台上,习近平主席展现了光明磊落的大国领导人风范、立己达人的天下情怀、把握大势的深邃智慧、自信从容的勇毅担当、重情尚义的崇高品格,世界再次见证了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这是2022年9月25日在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拍摄的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新时代新征程上,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我们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携手各国人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欣欣,你在哪里——缅甸地震中国力量救援纪实

  • 现场视频!解放军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期,多地智慧农业建设传来佳绩,草莓巡检机器人、长臂喷雾机等打破了大众对农业的传统印象,数据要素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支持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帮助农民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利用数据分析市场需求,打造电商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2025-04-02 10:07
2月19日,凌晨3时的机房,敲完最后一行代码,中国海油所属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深海深层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金朋如释重负。物探船作业时,利用拖缆产生地震波,对海底地层进行“CT扫描”,并实时完成震源和检波点数据采集。
2025-04-02 10:06
引力波被形象地比喻为“时空的涟漪”。为了更精准地认证透镜引力波,胡彬团队与宁波大学蔡荣根院士将目光瞄准宇宙中更为微小的尺度——星系中的致密天体。
2025-04-02 10:05
冰凌花能够早早绽放,成为东北“报春第一花”,是因为其特殊的生长节律和物候机制  草长莺飞,全国多地春意正浓。冰凌花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能为昆虫提供早春时节稀缺的花蜜和花粉,成为传粉昆虫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
2025-04-02 10:01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作为尖端科技的代表,芯片是我国受外部冲击较大的领域之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2025-04-02 10:00
3月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6
目前全球6G研发已从概念探索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中国围绕2030年实现6G商用这一目标加速布局。
2025-04-01 09:50
AI医疗只是辅助手段。
2025-04-01 09:48
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由北京金融监管局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办共同指导,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组织——“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正式发布,助力北京商业航天加速发展。
2025-04-01 09:47
3月31日,“南海二号”钻井平台在惠州19-6油田海域进行钻探作业。
2025-04-01 09:45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31日举行,围绕“四个面向”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引领、开源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效。
2025-04-01 09:41
现场发布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与会领导为中国正能量十佳网络精品代表、突出贡献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牌。
2025-04-01 09:48
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7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2025-03-31 10:21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多组弧线近平行展布。
2025-03-31 10:03
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日前成功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损耗,提升加工速度,推进了碳化硅行业降本增效。
2025-03-31 10:02
日照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绿头鸭在水面上自由飞翔。
2025-03-31 10:01
3月28至29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2025-03-31 09:59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其中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绿色设计等论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03-28 03:30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成功下线,将承担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任务。大海古称“沧渊”,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全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最大埋深超75米,计划于2028年建成。“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
2025-03-28 04: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