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经济强劲韧性为世界增添信心(望海楼)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中国经济强劲韧性为世界增添信心(望海楼)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10-27 08:22

  这两天,中国经济“三季报”在海内外备受关注:“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9%,大幅高于前值”“工业生产超预期,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二季度加快4.1个百分点”“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强劲反弹”……顶住压力持续恢复的中国经济,受到国际社会点赞。

  当前,全球经济充满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地缘冲突加剧,粮食能源问题突出,滞胀风险不断上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近期接连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警告“全球经济正逼近衰退”。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克服多重超预期冲击的不利影响,三季度恢复向好,明显好于二季度,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展现出强劲韧性,为复苏陷入困境的世界经济增信心、添动能。

  韧性,基于政策很给力、市场有潜力。从二季度的0.4%到三季度的3.9%,中国经济何以实现超预期恢复增长?有力有效的宏观政策是重要支撑。从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缓税补缴期限再延长,到盘活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稳投资……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持续发力、接续政策果断推出,工业、服务业等主要经济指标不断恢复。面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影响,中国经济在较短时间内企稳回升,还基于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2.4%,拉动GDP增长2.1个百分点,内需潜力加快释放,中国经济恢复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韧性,在于经济活力增、发展动力强。观察大国经济,要看数据变动之“势”,更要观发展背后之“能”。中国经济“三季报”中,一组数据很抢眼: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4.6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3.4%,高出全部服务业投资9.5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1%,明显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些数据关联着一组热词——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需求。“超级虚拟工厂”成为企业挖掘生产潜力的好帮手、柔性生产线让传统制造企业迈向高端定制生产——前沿技术与工业、服务业场景加速融合,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韧性,利于享中国机遇、促共同发展。“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日前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这样一句话,并配了一张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测算图:2013年至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8.6%,超过七国集团(G7)国家贡献率的总和。对此,有网友点评“看,这就是中国贡献”。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经济发展不仅利于自身,也惠及世界。从“三季报”看,尽管面临多重困难挑战,但中国经济发展在主要经济体中仍处于较好水平,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还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举办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消博会等国际性展会,主动同世界分享发展红利。意大利国际社会科学自由大学教授安东尼奥·马约基认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更加脆弱,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将对世界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历经一次次狂风骤雨,中国经济已展现出了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在风雨之后更加茁壮。随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以及宏观政策效应释放,中国经济韧性必将进一步增强,不断以中国新发展给全球经济复苏贡献更多正能量。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邱海峰)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科学报国正当时】走近深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2月16日18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2024-12-17 05:25
自10月30日顺利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48天,先后完成了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轮换、空间站平台维护照料、生活和健康保障、舱外航天服巡检测试、
2024-12-17 05:25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迭代,人类社会已进入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大应用时代。针对AI在医疗领域应用的风险问题,需要从数据、安全和管理等角度进行应对。
2024-12-17 09:54
近年来,科学家试图通过抑制促纤维化因子的活性、促进胶原纤维的降解等方式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心肌纤维化情况,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临床干预方式。
2024-12-17 09:35
从渤海湾到山东半岛,从长三角到北部湾,我国海上风电可开发量巨大。国家气候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海上150米高度、离岸200公里以内且水深小于100米的风能技术可开发量约为27.8亿千瓦。
2024-12-17 09:33
12月12日,《科学》发布编辑团队评选的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包括长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预防针剂等10项成果。
2024-12-16 10: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沈延安课题组通过硫同位素分析,发现燃煤排放产生的颗粒物是华北雾霾的主要物源之一,同时还对欧洲文物、古建筑和雕像表层黑色硫酸盐壳的形成作出了新解释。
2024-12-16 09:54
11月15日晚11时13分,随着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的顺利发射,我国首次将果蝇送上空间站,开展科学实验。
2024-12-16 09:52
2024年11月25日,农业农村部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关于支持东北地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若干措施》,为东北地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12-16 09:51
受动物大脑处理信息方式的启发,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团队基于尖峰神经网络开发出一种新型导航系统,有助构建出更智能的机器人。
2024-12-16 09:50
陕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4号机组12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实现陕西电网大型调节电源的新突破。
2024-12-13 04:20
12月12日15时1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远征三号上面级,成功将高速激光钻石星座试验系统发射升空,5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12-13 04:20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通过补齐技术短板、拉长优势长板、锻造未来新板,推动产业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024-12-13 10:21
《自然-医学》12月12日发表年度预测文章,介绍了未来一年可能对医学产生影响的11项临床试验。
2024-12-13 10:16
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座繁华的都市,那么每个角落都有一群默默奉献的“人”,共同维持着这座都市的活力与秩序。后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期间,罗敏敏更是贯彻了跨学科的想法。
2024-12-13 10:15
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广泛的应用,在疾病防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12-12 10:05
近年来,毫米波雷达技术被用于心脏活动监测,展现出非接触、便捷和高精度的优点,但面临“呼吸谱泄漏”这一重大挑战。基于这两个现象,研究团队将心跳特征提取频段从基频转移到高阶谐波频段,从而有效消除了呼吸谐波的干扰,显著提升了监测精度。
2024-12-12 09:46
“化石研究发现,华龙洞人是迄今东亚地区呈现出智人特征最多、年代最早的从古老型人类向智人过渡的古人类。随着更多身体部位的化石不断被发现,30万年前华龙洞“居民”的体貌特征逐渐清晰。
2024-12-12 09:45
加快提升机器人产业总体发展水平的同时,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加强产品应用推广等也成为多方发力布局重点。同日,豪森智能(688529)表示,目前已同步开始在人形机器人应用与装备领域进行技术储备,可提供人形机器人、AMR机器人应用集成解决方案,并同步布局人形机器人生产线、测试台。
2024-12-12 09:35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携手,首次观察到一类特殊准粒子——半狄拉克费米子。2008年和2009年,来自法国南巴黎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首次从理论上预言了半狄拉克费米子的存在。
2024-12-12 09: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