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我的中国故事丨穆赫辛·法尔加尼和他的中国文学作品翻译之路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我的中国故事丨穆赫辛·法尔加尼和他的中国文学作品翻译之路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2-10-24 16:45

  从中亚到北非,中国同中东各国的情谊顺沿丝绸古道,续写繁荣。十年间,有这样一群中东人,他们或行商踏遍中国、或积极投身于中文教育、或与中国艺术结下不解之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东总站推出系列报道《我的中国故事》,听中东人讲述他们别样的中国情。

  埃及文学中,常常会用母亲河尼罗河来比喻美好的事业。在著名翻译家穆赫辛·法尔加尼看来,翻译中国文学作品、传播中华文化便是流淌在他心中的“尼罗河”。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近这位在中国文学作品阿译领域默默耕耘近三十载的埃及翻译家和他的中国故事。

  穆赫辛·法尔加尼,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教授。1977年进入艾大语言学院学习汉语,毕业后留校任教。天生对文学和中华文化的热爱,让他在第二次留学中国时正式走上了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的道路。

  穆赫辛·法尔加尼埃及翻译家:我想让阿拉伯读者们能对中国文学有一些了解,因为当时阿拉伯世界关于中国的内容大多都转译自英语或者法语。作为一名中文系的老师,我希望能够提供从汉语直译的译本,于是那一整年我就向《文学消息报》多次投稿。

  总台记者陆隽弘:在穆赫辛家采访时,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的这间小小的书房,就是在这片小天地里,他年复一年地翻译了一部又一部中国文学作品。

  每天从学校上完课回到家,穆赫辛就钻进书房,开始了在文字世界里的畅游。读读书,然后开始翻译,等累了再停下读会儿书,然后继续翻译,如此循环往复。在很多人看来这样十年如一日的生活未免有些清苦,但正是凭着这份执着的热爱,他才能完成《论语》《诗经》《道德经》《战国策》这些很多中国人都觉得艰深难懂的古代文学典籍的翻译。

  穆赫辛·法尔加尼埃及翻译家:从内心来说我是非常渴望把中国社会的这些特点介绍给阿拉伯读者的,从而来向他们展示别样又灿烂的中华文化。

  由于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以及促进中阿文化交流方面贡献巨大,穆赫辛于2013年被授予“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成为第一位获奖的阿拉伯人。而在2016年,他则在习近平主席访问埃及期间,接过了习近平主席亲手颁发的“中国阿拉伯友好杰出贡献奖”。

  穆赫辛·法尔加尼埃及翻译家:习近平主席给我颁奖同我握手的这一刻,是我人生中最自豪的一刻。同习近平主席握手并亲手接过他颁发的奖章和证书,这真的让我感到荣幸和自豪,但与此同时我也感觉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穆赫辛告诉我们,翻译中国文学作品这些年,让他有机会以更广阔的视角去观察中国社会。而在这个过程中令他感受最深的,便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

  穆赫辛·法尔加尼埃及翻译家:中国共产党让人们对古老的中华民族有了新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这一框架下中国共产党一直在引领发展着中国先进文化。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带领群众,能够倾听、体察群众的诉求,能够带领群众实现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在当今世界上一个优秀政党所能做到的中国共产党都做到了。

  穆赫辛如今已经年过六旬,但他告诉我们,除了要继续翻译中国文学作品以外,他还想要做更多。看着眼前这位矍铄的老人,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还会看到更多关于他和中国的故事。

  监制丨穆莉

  制片人丨张雨辰

  记者丨陆隽弘 米春泽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世界互联网大会给您发来一个“开奖提醒”

  • 大国粮策圆桌派丨重新定义“种地”的打开方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的第五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2025-07-22 10:35
“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2025-07-22 02:35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团队联合相关科技企业,成功研发“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并正式对外发布。
2025-07-22 02:35
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的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年多来,发送旅客超5000万人次,货运量突破6000万吨,客货运输实现量效双增。
2025-07-22 02:35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重要战略举措,它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5-07-22 02:3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第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IEC TS 62565-5-3:2025)正式发布。
2025-07-21 02:45
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国际标准《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
2025-07-21 02:45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