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红星何以照耀中国】中国为何能取得减贫脱贫的全面胜利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红星何以照耀中国】中国为何能取得减贫脱贫的全面胜利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10-09 10:24

  【红星何以照耀中国】

  作者:穆罕默德·赛义德·伊斯兰(孟加拉国水仙花国际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贫困始终是各国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减贫脱贫因此成为国际社会有待完成的艰巨任务。建设全面繁荣的社会有很多条件,消除绝对贫困是其中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没有在贫困人口集中的农村地区推进减贫脱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便无从谈起。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宣布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减贫脱贫是中国长期坚持的战略重点,中国在脱贫道路上不断摸索前行。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范围,中国政府采取了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了一系列中长期项目,包括《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两版《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2011—2020年)等。特别是在过去数年间,中国开展世界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并在减贫脱贫道路上取得了突破性成就。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制定出中国发展的基本路线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包括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中国领导人承诺消除吃不饱和穿不暖的问题,并让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已成功让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在中国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式扶贫道路,孕育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该成就契合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到2030年消除极端贫困、让所有人的生活达到基本标准”的发展内容,这意味着中国提前10年实现了这一减贫目标,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世界银行在《中国系统性国别诊断》报告中,称赞中国在经济快速增长和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更是评价道,中国是过去10年中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

  中国是如何取得这一全面胜利的呢?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中部的湖南湘西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随后,中国领导层据此制定出了具体的、可衡量的和有时限的目标——到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这一战略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

  到2020年底,中国累计选派了300多万名干部驻村工作,成为奋战在扶贫一线的主力军。2016年至2020年即“十三五”规划期间,中国累计投入各类资金约6000亿元,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建设集中安置住房。

  回顾中国精准扶贫从思想到实践的关键过程,产业扶持、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等多种办法的落实执行,以及登记、政策、投资、援助、社会动员、多渠道和全方位的监督、评估等7个体系的制度保障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事实上,中国的农村人口最先感受到经济改革带来的变化。具体而言,中国的各级政府部门千方百计帮助农民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并促进销售,从而增加广大农民的实际收入。中国有句话叫“要致富,先修路”,这已成为中国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策略。政府通过对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各类基础设施,交通的改善使民众有机会进入市场,并获得更好的医疗和教育服务。因此,大量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的扶贫事业中,能够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旅游业成为效益突出的产业,极大推动了中国农村地区的发展,特别是在传统经济活动难以开展的落后地区。为此,政府加强政策支持,鼓励发展生态友好型旅游业。以帮助偏远地区民众实现脱贫的森林旅游为例,“十三五”期间,中国有147.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森林旅游实现增收,年户均增收约5500元。

  当下的中国如同一列在坚实轨道上奔驰的火车,以惊人的速度朝着明确的方向快速行驶。更吸引外界关注的是,中国正在利用高科技促进减贫,如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通过电商平台为农民提供销售渠道等。互联网的兴起引发中国民众消费习惯的重大改变,也为中国农村地区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通过直播平台助力农村脱贫的现象屡见不鲜,成为中国创新减贫方式的典型案例。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显著的减贫进展,毫无疑问,中国在消除绝对贫困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当前,全球经济饱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的疫情已经得到良好控制,经济也趋向稳定,正在加速恢复。

  在西方某些批评者看来,在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彻底消除贫困和实现韧性发展似乎都过于乐观或不太可能。然而,这就是中国必须完成的任务,因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人和各级政府干部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齐心协力为消除贫困作出了卓越贡献。如果其他国家想认真对待并结束贫困,那么可以借鉴中国的减贫经验和模式并加以创新运用。

  (译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与欧洲文明研究中心朱锐、郎加泽仁、张金岭)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08日 08版)

[ 责编:张璋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百年接力,守护城市万亩林海

  • 山东:“渔光融合”共享海洋绿色资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