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央视快评】践行全球安全倡议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央视快评】践行全球安全倡议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来源:央视网2022-09-22 12:38

  9月21日,习近平主席向2022年国际和平日纪念活动致贺信,希望纪念活动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站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深入分析世界形势,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再次深刻阐明了全球安全倡议的时代内涵,向世界清晰宣示了中国和平的理念、维护世界和平的努力和行动,展示了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决心,为建设和平安全和繁荣的世界注入了行动力,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共鸣。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国际安全形势已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在此重要历史关头,习近平主席胸怀人类前途命运和安危福祉与共的情怀,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习主席提出的这一重大倡议,深刻反映了国际社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普遍愿望,真实表达了各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安宁的普遍心声,为各国建设一个和平、安全、发展的世界指明了方向,为消弭全球和平赤字、破解安全困境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热烈响应。

  习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现实与历史终将见证它对未来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深远影响。人类发展的历史与事实一再证明,冷战思维只会破坏全球和平框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只会危害世界和平,集团对抗只会加剧人类文明的冲突与安全挑战。各国人民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面对动荡不安的世界,要想实现持久和平,国际社会亟须遵循全球安全倡议,推进倡议落地落实。最关键的行动就是必须相互理解和尊重。要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别国内政;要坚持通过对话协商推动分歧和争端事项得到妥善解决,旗帜鲜明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各国要着眼同舟共济,完善全球治理,坚决摒弃零和博弈,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

  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当我们纪念国际和平日,需要深刻铭记的是:只有各方共同维护和平,才能实现和平;只有人人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和平才能照亮现实。只要我们携手同行,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终将创造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央视评论员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