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美在中东种下祸根不断结出恶果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美在中东种下祸根不断结出恶果

来源:参考消息网2022-09-09 11:28

  近日,利比亚和伊拉克两国首都相继爆发严重流血冲突。虽然冲突的直接原因是两国国内政治派别之间矛盾激化,但其根源在于美国对中东国家发动战争、干涉内政的恶行。与此同时,在饱受十多年战乱之苦的叙利亚,美国制裁让叙普通民众生计愈发艰难。可以说,美国是中东目前乱局的始作俑者,美国在中东种下的祸根仍在不断结出恶果。

  伊拉克:“美式改造”导致政局动荡

  近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爆发流血冲突,造成数十人死亡。分析人士指出,伊拉克各派政治势力之间围绕组阁僵局的激斗只是当前冲突的表面原因,对于伊拉克的政局不稳和社会动荡,曾发动伊拉克战争并一手主导战后伊拉克政治改革的美国难辞其咎。

  在气温时常逼近50摄氏度的巴格达,通往国民议会大楼的路障零散地放在路边,在议会大楼下以及附近的大街上支着一个个悬挂各色标语牌的帐篷。人们在帐篷里吃、住、睡,甚至还支起小摊做买卖,一到饭点,齐齐拥在大锅饭摊前,吵闹声不断……

  这是几天前,巴格达“绿区”国民议会大楼周围的景象。那些帐篷里的民众正是什叶派领袖萨德尔的支持者,7月底,他们冲击议会,导致议会停摆,并在议会附近“静坐抗议”长达一个月。此后,抗议浪潮蔓延至其他多个省份,但总体未发生大规模冲突。

  8月底,形势突变。29日,萨德尔在社交媒体发文说,决定退出政坛,他领导的“萨德尔运动”相关机构也将关闭。萨德尔此番表态引发支持者愤怒,导致已持续一个月的抗议活动陡然升级。面对混乱局势,伊拉克当局自29日晚7时开始实施全国宵禁。直至30日上午,巴格达市中心都可听见疑似枪声和爆炸声,并有4枚不明来源的导弹落入“绿区”,造成建筑物受损。30日下午,在萨德尔呼吁下,他的支持者陆续撤出“绿区”,与此同时,伊拉克宵禁解除。

  巴格达本次街头冲突造成至少22人死亡、200多人受伤,此后首都形势缓和,但抗议甚至流血冲突并没有完全消失。

  伊拉克近期抗议风波及其引发冲突的直接原因,是伊拉克持续半年多的党争僵局。伊拉克现任政府虽多次想从中调解,但成果有限。

  今年6月12日,由于未能如愿组建多数派政府,“萨德尔运动”议员集体辞职。而前总理马利基所在阵营则成为议会最大党派。马利基有意推选的新总理人选遭到萨德尔反对。此后,萨德尔多次要求解散议会,重新选举,但这一诉求被马利基阵营拒绝。这便有了7月底以来萨德尔支持者在伊拉克各地不断举行示威游行,继而爆发流血冲突。

  在伊拉克政治分析师萨贾德·吉亚德看来,萨德尔虽宣称“退出政坛”,但这很可能只是权宜之计,鉴于当前冲突各派分歧依然严重,伊拉克短期内打破政治僵局的可能性不大。

  伊拉克分析人士通过深挖当前局势的政治和社会根源,一针见血地指出,伊拉克党派激斗持续数年,与美国强加给伊拉克、与实际国情不符的政治制度密切相关。

  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破坏了该国原有政治生态。此后,在美国主导下,伊拉克建立了一套基于配额制的政治分权体系,即总统由库尔德人担任,总理和议长分别由什叶派人士和逊尼派人士担任。

  但现在,不仅什叶派内部就总理人选“大打出手”,库尔德阵营内部也暴露出矛盾。伊拉克战争以后,库尔德阵营内部存在默契,即库尔德自治区领导人由库尔德两大政党之一库尔德斯坦民主党(库民党)人士担任,而伊拉克总统由另一大政党库尔德斯坦爱国联盟人士担任。而近几年,库民党希望推举自己人担任总统,因此两党争执不下。

  伊拉克政治分析人士阿里·穆萨指出,这种简单地重视分权的政治设计实则容易将一些无能和腐败的人纳入政府,导致政府职能失灵。美国“当年提出的根本不是建设计划,而是‘破坏’计划”,这一制度建立在宗派和种族分立的基础上,最终诱发伊拉克社会分裂,冲突频发。

  土耳其政治分析家西内姆·坚吉兹此前曾撰文指出,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让当地的大部分国家机器被摧毁,这些机构此后并没有得到很好地重建,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外国干预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得当地政局和各项社会经济政策等面临的变数极大。他指出,以美国为主,也部分包括欧洲、伊朗乃至土耳其的“代理人”,基本操纵着伊拉克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使得伊拉克在多方干预下难以实现政局和社会的稳定。事实证明,美国最终带给伊拉克的是混乱。

  叙利亚:美国制裁祸及民众生计

  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积极介入叙局势并试图“改造”叙利亚。然而,时至今日,和平仍未到来,叙普通民众生计也愈发艰难。

  2011年叙危机爆发后,美国将矛头对准叙利亚政府,放任各武装组织获取资金、武器,却在极端组织兴起后自诩反恐先锋,暴露了其政策的短视性和虚伪性。

  2014年8月,美国开始对伊拉克境内的“伊斯兰国”目标实施空袭,并于当年9月将空袭范围扩大至叙利亚境内,同月,美国发起组建打击“伊斯兰国”的国际联盟。叙政府认为此举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并指责美国主导的空袭行动造成大量平民死伤。

  叙政治问题专家、资深媒体人士艾哈迈德·阿什卡尔表示,自叙危机开始以来,美国一心追求颠覆叙政府,实施不负责任的地区政策,默许甚至支持各方势力入局叙利亚,对极端主义兴起负有责任,2014年后又自诩反恐先锋,通过实际军事存在让叙局势更趋复杂,政治解决方案更难达成。

  叙政治分析人士乌萨马·达努拉表示,空袭行动导致平民流离失所和伤亡是美国在叙利亚侵犯人权的行径之一,但美国仅将伤亡情况视作“附带损失”。他以叙北部拉卡市为例,称美军军事行动几乎摧毁了整个城市。

  除了军事介入,美国长期以来对叙实施严厉经济制裁并不断加码。2019年底,美国国会通过凯撒法案并由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该法案为外国投资者在叙投资、建设设置重重阻碍,进一步加强对叙经济封锁。

  受制裁影响,叙重建进程屡屡受阻。叙镑快速贬值、物价全面上涨、经济制裁围堵,导致本地企业、商家生产经营活动受挫,外国投资者项目搁浅,而这些又进一步造成物资供应短缺、叙镑贬值预期加强,形成恶性循环。

  阿什卡尔指出,美国长期以来对叙实施经济制裁,近年来更是不断升级,让本就因战争、疫情等遭受重创的叙经济更为凋敝,目前绝大多数叙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水、电、医疗等基础民生服务也无法得到保障,普通民众成为制裁的牺牲品。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彼得·莫雷尔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受长期冲突、大规模流离失所、外部制裁、新冠大流行等影响,大多数叙利亚人正面临叙危机爆发以来最为严峻的人道、经济、社会状况。

  此外,近年来,叙政府多次指控美军在叙东北部盗采并转运石油。

  叙利亚石油和矿产资源部近期发表声明称,今年上半年叙石油产量约1450万桶,日均产量8.03万桶,日产量中仅1.42万桶交付叙官方炼油厂,另外6.6万桶由“美军及其支持的武装盗采自东部地区被占领油田”,这一数字占叙日均石油产量八成以上。

  另据叙石油和矿产资源部声明,自2011年至今年年中,美军在叙非法驻扎以及受其支持的武装势力进行的盗采、非法贸易行为,已对叙石油、天然气等行业造成1071亿美元的直接和间接损失。

  利比亚:“颜色革命”带来无尽黑暗

  8月26日,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爆发新一轮武装冲突,造成32人死亡,159人受伤。“颜色革命”十一年后,曾经富甲一方的利比亚社会依然动荡,政权分裂,经济困顿。

  2011年,一场“茉莉花革命”席卷中东北非地区,受此影响,利比亚也爆发了针对卡扎菲政府的反政府游行,随后因西方多国对反对派的支持而演化为“颜色革命”。卡扎菲政权被推翻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并未履行其支持重建的承诺,而是把重建任务交给了毫无政治经验,且内部争权夺利的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

  战后,以联合国为首的国际社会多次主导利比亚政治重建,最终都因武装冲突而中断。在联合国斡旋下,利比亚冲突双方于2019年10月签署永久“停火”协议,并在11月举行的利比亚政治对话论坛上一致同意,利比亚将于2021年12月24日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2020年3月,利比亚政治对话论坛选举产生利比亚统一临时行政机构: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即过渡政府),阿卜杜勒·哈米德·德贝巴当选利比亚过渡政府总理。

  然而,就在总统选举的前两天,利比亚选举委员会提议将原定于12月24日举行的总统选举推迟至2022年1月。委员会表示,受政治原因和司法判决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委员会无法公布最终总统候选人名单。

  由于大选无法如期举行,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的合法性遭到质疑。2022年初以来,利比亚国民代表大会主席阿吉拉·萨利赫·伊萨多次表示,民族团结政府已经“到期”,需要重新组建新政府。2月10日,国民代表大会一致投票选举法西·巴沙加为新总理,接替现任民族团结政府总理德贝巴。德贝巴对此表示,民族团结政府将继续执政至国家举行新的选举,政府权力只移交给新的民选政府。3月1日,利比亚国民代表大会以92票多数选票通过对新政府的信任投票,以接替现任总理德贝巴领导的民族团结政府。至此,利比亚再次出现“两个政府”局面,再度陷入政治僵局。

  8月26日晚,支持过渡政府及新政府的武装团体在首都的黎波里多个地区爆发激烈武装冲突。冲突共造成32人死亡,159人受伤,并造成多座民宅、医疗机构损毁。这是自2020年10月利比亚冲突双方签订“停火”协议以来,利比亚爆发的最激烈冲突。

  9月4日,利比亚国家高级选举委员会发表声明表示,利比亚选举中断后的政治、安全环境对解除导致选举中断的不可抗力因素没有帮助。目前,利比亚各政党之间意见分歧进一步扩大,该委员会无法在短期内恢复选举进程。

  “西方对利比亚的干涉以及2011年美国领导的行动完全是一场阴谋。利比亚的政权更迭是靠武力实现的,而非人民意愿。我们陷入了不可预测的内战。”利比亚政治分析人士法拉杰·达利说。他指出,美国总是试图把自己的民主制度强加给其他国家,“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文/凡帅帅 汪健 潘晓菁)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小小快板手 传承老技艺

  • 成都:非遗精品展演进中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资本加速布局6G生态……尽管6G网络预计将在2030年开始部署,但我国6G产业布局正加速铺开,呈现政策护航、技术攻坚、资本活跃的特征。
2025-11-20 09:11
谷山梁3吉瓦/12.8吉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向电网输送36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电力。“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时为发电企业,充电时视同电力用户,电网的峰谷电价价差形成利润空间,吸引企业投身于此。
2025-11-20 09:11
中国第一辆蒸汽机车就诞生在我的家乡唐山。我为之骄傲。为此,大学学习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的我,毕业后,就一头扎进轨道交通检测设备研发领域。
2025-11-20 04:25
常有人说,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而我从事的工作是,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燃烧系统高精密产品的生产加工,所以大家都叫我“火箭心脏钻刻师”。
2025-11-20 04:25
四川全口径外送电量已超1.9万亿千瓦时。这一规模相当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全年用电量之和,标志着四川落实“西电东送”能源战略取得丰硕成果,
2025-11-20 04:25
大国重器又传好消息!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装置建成运行仅两个月,就取得首个物理成果——测量太阳中微子振荡参数,结果比此前实验的最好精度提升了1.5~1.8倍。
2025-11-20 04:35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