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美国在阿富汗制造的悲剧远未结束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美国在阿富汗制造的悲剧远未结束

来源:参考消息网2022-08-20 10:07

  参考消息网8月19日报道(文/邹学冕)2021年,阿富汗局势风云突变,8月15日,塔利班进入首都喀布尔;8月30日,最后一架美军运输机从喀布尔国际机场起飞。这场美国“史上最漫长战争”以美军黯然撤离告终,给阿富汗留下了千疮百孔、民生凋敝的土地和饱受战争、贫困之苦的人民。

  如今,塔利班执掌阿富汗政权已满一年。记者在喀布尔看到,原本缠头巾、身着传统民族服装在街头执勤的塔利班士兵已陆续换上了统一的军绿色制服。当地媒体几乎每天都有关于塔利班安全人员打击违法犯罪、抢险救灾等行为的报道。结束战争状态的阿富汗现在相对和平,但安全形势仍存在隐忧。更严重的是,阿富汗临时政府和民众正面临持续萧条的经济状况和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安全形势仍不稳定

  对于一年来相对的和平,阿富汗民众深有感触。在今年7月宰牲节期间,记者在阿富汗巴米扬省旅游胜地班达米尔湖看到游人如织。巴米扬省文化和信息部门负责人毛拉维·塞夫拉赫曼·穆罕默迪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得益于安全形势的改善,今年上半年巴米扬接待游客超过6万人次。

  但是,“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在阿富汗制造的袭击事件依然频发。仅在喀布尔,平均每两到三天就发生一次爆炸袭击事件。同时,抢劫、仇杀、盗窃等案件发生率居高不下。兰州大学阿富汗研究中心主任朱永彪认为,阿富汗目前尚可的安全形势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与可逆性,随时有可能陷入更大的动荡之中。

  对于美军撤出后阿富汗面临的安全挑战,美国早就心知肚明。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去年9月在一场国会听证会上表示,“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国”等极端恐怖组织可能在塔利班掌权后6至36个月内在阿富汗境内重新“站稳脚跟”。

  另一方面,在长达20年的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国按照自身需要定义恐怖组织,为实现自身地缘政治目标选择性反恐,这导致阿富汗境内恐怖组织数量从20年前的个位数增加到如今的20多个,不仅令阿富汗民众深受其害,也危及周边国家安全。

  “只要自身利益需要,美国可以把任何组织列入或移出恐怖组织名单。”阿富汗喀布尔大学政治科学学院教授阿布扎尔·哈帕尔瓦·扎扎伊认为,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所作所为令阿富汗人民至今依然身处困境。

  制裁导致发展乏力

  相比于时有发生的爆炸袭击,食不果腹的生存难题更是阿富汗普通民众每天都需要面对的困境。在首都喀布尔,沿街乞讨的乞丐随处可见,其中不少是身披罩袍的妇女、瘦弱的儿童和拄着拐杖的残疾人。

  据当地媒体报道,喀布尔街头乞丐的数量“每天都在增加”,约300万阿富汗儿童不得不辍学赚钱养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数据显示,接近97%的阿富汗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约2000万阿富汗人面临严重粮食安全问题。

  尽管阿富汗民众面临严峻的经济挑战,美国总统拜登仍于2月11日签署行政令,冻结阿富汗中央银行90多亿美元海外资产,导致阿金融和银行支付系统承受重压,外汇紧缺,物价上涨。这一举动令阿富汗民众愤慨,他们认为,美国政府这一敲诈和掠夺行为令阿民众生活雪上加霜。

  阿富汗临时政府国家灾难管理和人道主义事务部发言人毛拉维·穆罕默德·纳西姆·哈卡尼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制裁给阿富汗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美国制裁令我们接收国际汇款很困难,我们的一些机构无法收到来自国际社会的帮助。”

  发展乏力导致持续萧条的经济状况,是阿富汗临时政府面临的另一个严重挑战。基础设施、电力供应、专业人才严重短缺,基础工业薄弱等因素,都令阿富汗缺乏自身发展的“造血能力”。

  在阿富汗东部霍斯特省,农民穆罕默德·哈桑·汗虽拥有10英亩土地,但由于没有灌溉设施,收成有限,仅靠土地无法维持一家人生活。他只好靠在城里帮别人搬重物为生,每天的收入只够购买最廉价的废弃动物油脂作为日常烹饪使用。

  “全阿富汗5000座大小钢厂都面临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阿富汗钢铁行业协会主席阿卜杜勒·纳西尔·里什提亚说,阿富汗矿业、农业和工业三个对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领域均基础薄弱。

  “美留下一个烂摊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阿富汗面临的诸多问题有深层次的原因,指望阿富汗临时政府短短一年就能解决显然并不现实。美国入侵及其后的长期驻军令阿富汗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美军狼狈撤离后,留下的是满目疮痍的国家和饱受苦难的人民。

  美国布朗大学“战争代价”项目研究指出,有超过17.4万人直接死于阿富汗战争,其中4.7万多是平民。联合国难民署称,持续近20年的阿富汗战争造成260万阿富汗人逃往国外,350万人流离失所。

  喀布尔市民纳西尔·艾哈迈德·阿米里说:“20年来,美国并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反而加剧了社会的分裂、贫困,给阿富汗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正如阿富汗题材小说《群山回唱》中所写,在阿富汗这片土地上,“每平方英里都有一千个悲剧”。美军把烂摊子留给阿富汗后一走了之,而他们在阿富汗这片土地上制造的悲剧却远没有结束。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78届戛纳电影节闭幕 中国导演毕赣获特别奖

  • 文博会:“美丽工坊”人气旺 手工艺品带动残疾妇女增收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可持续的减肥从不靠极端节食,而是科学的生活习惯。
2025-05-23 13:30
邓宏章对此形象地比喻:“传统LNP像‘硬闯城门’的士兵,难免伤及无辜;而TNP则是‘和平访问’的来客,以最小代价达成使命。”
2025-05-23 13:13
加强统筹协调,健全部际协同、央地协作、区域合作的工作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加强统计监测,深化开放合作,着力提升科技服务业发展环境。
2025-05-23 13:50
以“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将于近期陆续开展。
2025-05-23 13:01
这一发现对恒星演化理论、致密星吸积物理和双星并合引力波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25-05-23 08:01
若不采取紧急行动,到2030年,全球至少半数青少年(超10亿人)将生活在健康风险高发的“多重负担国家”,面临HIV感染、早孕、抑郁、营养不良等多重威胁。
2025-05-23 09: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薛天、马玉乾团队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制备出高透明、高转化效率的上转换隐形眼镜,可实现人类近红外时空色彩图像视觉能力。相关研究成果5月22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细胞》上。
2025-05-23 08:55
近年来,中国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强化生物多样性监督管理、织密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网,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稳步提升。
2025-05-23 08:53
这是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以来,航天员首次通过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航天员出舱与货物出舱任务首次关联耦合实施。
2025-05-23 08:51
在5月30日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中国科协层面将举办1个主场活动,省级科协层面将推出2300余项特色活动,百余家全国学会将开展各类活动,50余个高校科协及企业科协等基层组织将开展200余项活动。
2025-05-23 09:04
5月22日,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小米正式发布首款3nm旗舰处理器“玄戒O1”。
2025-05-22 21:54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网络的经纬,更是人类文明的基石,而今这张网络正被快速撕裂。联合国也呼吁各国迅速编制与KMGBF目标一致的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并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
2025-05-22 09:44
自然界中,鱼类能在水流复杂多变的水下灵活游动、避开障碍,主要得益于身体两侧能感知水流变化的侧线系统。
2025-05-22 09:42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高水平保护和高效率利用。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的奋斗路上,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2025-05-22 04:35
与大科学装置近距离接触,聆听院士专家讲解科学前沿,沉浸式感受神奇的科学现象……近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活动举办,所属135个单位“开门迎客”,
2025-05-22 04:35
从闽北山乡到广袤神州,科技特派员制度历经20余载深耕厚植,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2025-05-22 03:40
(解读人:王挺,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本文原载于《科普时报》)
2025-05-21 17:56
基于全基因组SNP的种群基因组学研究揭示,全球雪豹可划分为两大遗传支系:北部支系和南部支系。基因组水平评估发现,相比雪豹南部支系,北部支系的基因组杂合度和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这些特征与其演化历史及较小的有效种群大小相吻合。
2025-05-21 09:38
我国的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三项遗产系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25-05-21 09:43
科学家发现,在线辩论中,GPT-4一类的大语言模型(LLM)如能根据对手的个性化信息调整论据,其说服力将比人类高64.4%。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Francesco Salvi和同事分别将900名美国人与另一个人或GPT-4配对,使双方辩论各种社会政治议题。
2025-05-21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