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点名“围堵中国”,逼迫多国站队!美“芯片法案”大搞经济胁迫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点名“围堵中国”,逼迫多国站队!美“芯片法案”大搞经济胁迫

来源:环球时报2022-08-13 14:56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英辰 环球时报记者 赵觉珵任重】“我们将在美国投资。我们将在美国取得成功。我们将在美国赢得21世纪的经济竞争。”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8月9日最终将《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案》签署为法律后,发布了这段雄心勃勃的推文。该法案向在美国的芯片制造企业提供巨额补贴的同时,要求这些企业必须同意“不在中国发展精密芯片的制造”。无怪乎《日本经济新闻》将这一法案的出炉称作美国“对华科技军备竞赛”的升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0日斥责,该法所谓“保护措施”,呈现出浓厚的地缘政治色彩,“是美国大搞经济胁迫的又一例证”。尽管华盛顿的对华鹰派试图借此法案对中国芯片产业实施“精准打击”,但几乎没有国际主流媒体预测美国能够打赢这场自私蛮横的芯片战。英国广播公司(BBC)9日引用伦敦政经学院教授金刻羽的话表达了担忧:“我想象一个世界,一分为二,一半用中国的信息系统和基础设施,另一半用美国的信息系统和基础设施,这样做明显会有巨大的效率减损。”

  想要补贴必须“排斥中国”

  “30多年前,美国拥有芯片全球产量的40%。此后,我们的经济支柱美国制造业被掏空,我们让芯片制造走向海外。”拜登9日在签署《芯片和科学法案》时发表讲话称,“如今,这项法律将芯片(制造)带回了美国。”

  拜登在法案签署仪式上的讲话中多次明确提到中国。他说,“中国共产党积极游说美国企业反对这项法案并不令人意外”,并称美国“必须在芯片生产方面引领世界”。据BBC9日报道,美国目前的芯片供应量已从1990年占全球供应量的40%下降到仅占全球份额的10%。

  《日经亚洲评论》10日称,这项美国“数十年来最大胆行业立法”的通过,标志着华盛顿罕见的两党合作。《纽约时报》评论称,一向反对政府高度干预商业的共和党,此刻支持民主党法案,除了扶持美国本土芯片产业之外,“也是为了围堵中国的芯片产业”。

  据《华尔街日报》10日报道,该法案长达1000多页,法案的最关键内容就是划拨527亿美元用于芯片的国内制造,其中390亿美元用于激励计划,110亿美元用于研发以及劳动力发展计划。另外,政府还将为美国国内的芯片工厂提供25%的投资税收优惠,估计成本为240亿美元。还有大约2000亿美元用于科研。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9日报道称,该法案还包括共和党人及对华鹰派所要求的“重要限制”,即申请联邦补贴的企业必须答应不在中国大陆发展精密芯片的制造。法案规定,禁止获得补贴的公司在中国大幅增产“先进制程”芯片(一般认为是指28纳米以下的芯片),期限为10年,违反禁令的公司,可能会被要求退还全部补贴。

  8月9日,芯片制造商美光公司宣布将寻求获得该项联邦补贴。美光表示,计划在2030年前投资400亿美元,在美国兴建新的芯片制造厂。这笔投资将把美国在全球存储芯片制造业的份额从目前的2%提高到10%。芯片巨头英特尔公司也表示将申请补贴,以支持其在俄亥俄州兴建两家芯片工厂的计划。该公司还将为其在亚利桑那州的芯片工厂扩张计划和新墨西哥州的芯片封装工厂寻求补贴。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台积电也表示,将为其在凤凰城建造芯片工厂寻求补贴。

  强行改变芯片业全球格局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研究员李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项法案的签署为美国提供了更多国际合作与谈判的筹码,美国可能将加速构建所谓“芯片四方联盟”,以产业补贴和市场准入为筹码拉拢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形成美国芯片产业的“后院”。

  BBC9日则报道称,该法案中针对中国芯片产业的排他政策,使得许多芯片企业面临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的难题。因为中国大陆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这种“选边站队”的做法使台积电、三星、英特尔等企业陷入两难。三星在西安拥有存储芯片制造工厂,SK海士力在无锡和大连拥有存储芯片制造工厂,英特尔和美光也都在中国拥有芯片封装和测试工厂,而台积电更是唯一一家在中国大陆生产28纳米以下较先进制程芯片的企业(其南京工厂生产16纳米芯片),“这点在《芯片和科学法案》中被直接针对”。BBC报道称,实际上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所有美国设备制造商都已收到美国商务部的信函,通知他们不要向中国供应用于14纳米或以下芯片制造的设备。

  据英国《金融时报》10日报道,台湾地区的安全官员正在逼迫富士康放弃对中国大陆芯片企业紫光集团的8亿美元投资。富士康上月宣布了这笔投资,但一位不具名的民进党当局安全官员声称:“这肯定不会通过。”

  一位不具名的业内人士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近年来,美国已采取种种手段打造排挤中国大陆的芯片“小圈子”,而此次芯片法案中的所谓“中国护栏”条款对中国乃至整个产业界都具有严重危害性。未来,美国可能凭借这种占据产业链的支配行为,“让哪个国家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这可能将打破全球芯片行业的分工与格局。

  中国驻美大使馆9日表示“坚决反对”该法案,斥责为“冷战及零和博弈思维”。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10日也发文表示反对,认为法案中的条款歧视性对待部分外国企业,凸显美意在动用政府力量强行改变芯片产业的国际分工格局,损害了包括中美企业在内的世界各国企业的利益。“这就是21世纪的终极军备竞赛。” 《纽约时报》10日称,“商业和地缘政治的动机”催促中国以最快速度造出芯片,而美国则有“竞争上的动机”去阻止中国获得先进技术。

  “它只是在照搬中国的剧本”

  《纽约时报》称,就在美国的法案生效前不久,中国的芯片制造商刚刚实现了一个重大技术突破,宣布成功制造出7纳米芯片,“这让世界吃了一惊”。美国全国公共电台9日称,该法案“未必能遏制中国的影响力”,它可能迫使中国在芯片制造方面“进行更大程度的自主创新,以赶上美国及其东亚同行”。

  不赞同该法案的美国共和党议员称,这也许只是给了利润本来就很高的企业更多福利。“我知道民主党人想说这是一个有竞争力的法案,但它只是在照搬中国的剧本。” 共和党众议员罗杰斯称,2015年中国政府就提出《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对中国认为具有长期战略价值的十个高新科技产业进行投资或者补贴,拜登政府现在只是试图“比中国花得更多”。《日经亚洲评论》称,中国已经为芯片产业投入了1500亿美元,台积电表示计划在3年内投资1000亿美元扩大制造能力。欧盟也在为自己的芯片制造立法。因此,《芯片和科学法案》可能不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人尽皆知的那些美国跨国企业,没有一家是靠政府补贴壮大的,包括英特尔在内。”台湾中时新闻网10日称。而据波士顿咨询公司估计,如果华盛顿采取对华“技术硬脱钩”政策,甚至可能会损害一些美国芯片企业的利益,或将令它们丧失18%的全球市场份额和37%的收入,并减少1.5万至4万个高技能工作岗位。换言之,《芯片和科学法案》提供的补贴很可能无法弥补芯片企业将工厂从中国迁往美国的成本。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说,同样的芯片,在美国生产的成本“要比在台湾生产高出约五成”,他说美国努力增加本土芯片制造业,“是徒劳、浪费而且非常昂贵的”。弗吉尼亚州雷德福大学风险管理专家科利尔9日对CNN表示,无论各国如何努力支撑本国的制造业基地,都不可能与全球供应链脱钩,尤其芯片的设计、制造和原材料分布在多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是一个巨大的网络。无论各国如何努力将制造业本地化,一定程度的相互依赖是不可避免的。”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