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热到创纪录的7月过去了,欧洲或遭遇500年最严重干旱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热到创纪录的7月过去了,欧洲或遭遇500年最严重干旱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08-12 10:26

  中新网8月12日电(管娜)2022年的夏天对于欧洲国家来说,过得尤为艰难。不仅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三个7月之一”,还可能遭遇“约500年来最严重干旱”。本就因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疲惫不堪”的欧洲,不仅面临“烤”验,也面临重重考验。

  有史以来最热的夏天之一

  世界气象组织近日指出,今年7月入列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7月前三位,全球多地打破高温纪录,持久且强烈的热浪尤其影响了欧洲的多个地区。

  温度地图上,一片火红。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和英国的部分地区均测得超过40摄氏度的高温。

  外媒称,今年夏天可能是欧洲大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夏天之一。不仅是欧洲地区,就连南极,也难以摆脱热浪的威胁。

  “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项目”观测到,南极海冰面积达到了44年卫星数据记录中7月的最低值,远低于去年7月的最低点。自2月以来,南极海冰面积一直远低于平均水平,尤其在6月刚刚创下低点纪录。今年7月的观测值无疑延续了这一趋势。

  世界气象组织总干事塔拉斯曾表示,今年的热浪成为一种常态。欧洲的热浪将变得更加频繁、更加强烈,并将持续更长时间。

  尽管欧洲7月经历了数波极端热浪,多国创下破纪录的高温,但世界气象组织指出,7月份的气温和降雨趋势在8月份仍在继续。与此同时,干旱开始影响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500年来最严重干旱

  近日,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负责为欧洲干旱观测站收集数据的研究员安德里亚警告称,欧洲或将遭遇约500年来最严重干旱。

  欧洲干旱观测站(EDO)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中下旬,欧盟47%的地区处于“警告”状态,17%的土地因干旱进入最高等级的“警戒”状态。

  法国气象局表示,该国正在经历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7月法国全国平均降水量甚至不足10毫米,全国范围内的降雨量只有往年的15%。

  8月5日,法国生态转型和国土协调部长贝许称,法国超过100个市镇的供水管道中已经没有饮用水,这些市镇需要靠水罐车进行供水,他不排除将在最难以运达的地区分发瓶装水的可能性。

  法国的情况,仅是欧洲的一个缩影。

  西班牙官方数据显示,8月初,该国水库的平均蓄水率仅为40%,远低于十年来60%左右的平均水平。“我们正处于一个特别干旱、非常艰难的一年。”西班牙副首相兼生态转型大臣里韦拉说。

  而在意大利,最长河流波河水位急剧下降,大片的沙岸裸露在阳光下。低水位甚至让一枚曾被淹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遗留的炸弹现身河岸。

  瑞士上瓦尔登州的军队也被召集起来,用直升机从萨尔嫩湖运水给“口渴”的奶牛喝。连以治洪为重的荷兰,近期也宣布水资源短缺,继而推出抗旱政策。

  能源、粮食危机雪上加霜

  伴随旱灾持续加重,各国以水资源为基础的能源利用也先后遭遇困境,这使欧洲能源危机更加雪上加霜。欧盟委员会表示,近半数的欧盟国家遭遇旱灾,农业、能源生产及供水都受到影响。

  作为欧洲经济“生命线”的莱茵河,眼下水位已经降低至接近断航。低水位不仅将影响德国两大燃煤电厂未来一个月的产量,还将对煤炭、石油等的运输带来压力。

  莱茵河下游的航运运能已减半,这段水路是从荷兰鹿特丹港运煤到德国的命脉。为了应对俄乌冲突下的天然气危机,德国正大量进口煤炭、增加煤电厂的供应,干旱让能源问题变得更棘手。

  与此同时,高温干旱导致的粮食危机也再次凸显。

  随着乌克兰港口陆续恢复粮食出口,全球粮食危机刚刚有所缓解。但有警告称,极端天气和供应链问题加剧了粮食危机,并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欧盟委员会科学服务机构联合研究中心最近的一份报告预测,由于夏季炎热干燥,欧盟谷物玉米、向日葵和大豆的产量将下降8-9%,远低于5年的平均水平。

  全球橄榄油出口大国西班牙的橄榄收成惨淡,未灌溉地区的产量预计会低于过去五年平均水平的20%。法国农民也警告称,玉米产量将比去年下降18.5%。法国农民联合会指出,干旱导致粮食和饲料减少,未来几个月牛奶可能会出现短缺。

  哥白尼科学家万博格说,“前几个月的干旱,加上7月份许多地区出现的高温和低降水率,可能会对农业生产和其他行业如河流运输和能源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完)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千里海河高铁第一隧”顺利贯通

  • 2025世界智能制造博览会在南京开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神舟二十号乘组换乘返航的刷屏热搜,到“太空烧烤”的温情热议;再到“十五五”期间中国计划发射4颗科学卫星任务……近期中国航天事业的新进展层出不穷。
2025-11-28 09:15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其标准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智能成果普惠于民以及在全球科技治理中赢得话语权。
2025-11-28 05:00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东阳镇隆胜村树莓园,凛冽寒风中,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霍俊伟正蹲在田埂上仔细查看果树修剪情况。
2025-11-28 05:00
11月27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付巧妹向媒体介绍了石峁遗址最新科学研究成果。
2025-11-28 05:00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旋磁共振实验室王亚教授等与浙江大学海洋精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在纳米尺度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25-11-28 05:00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