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朝阳少侠:打必输的“台湾牌”,美国可以休矣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朝阳少侠:打必输的“台湾牌”,美国可以休矣

来源:朝阳少侠2022-07-31 15:06

  “民意不可违,玩火必自焚。”在7月28日的中美元首通话中,中方关于台湾问题的表态掷地有声。这话是说给美国总统拜登听的,更是说给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听的。

  ▲ 用打“台湾牌”来牵制、遏制中国,是美国长期以来惯用手法。 (漫画 | 刘蕊)

  目前,佩洛西的“窜台”计划还在发酵。4个月前,佩洛西就曾搞过一次试探,最终以“战术阳性”告终。佩洛西的新一次窜访计划是美方“四不一无意”承诺言而无信的又一个例证,也是美国“以台制华”牌组中的又一张牌。来看看美国“制华”都有哪些“牌”。

  一、政治外交牌

  “政治牌”是美国的惯用伎俩,模糊台湾只是中国的一个地区的身份定位,试图营造“台湾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假象。

  “政治牌”有多种打法,“排顺子”、“凑对子”、“出老千”都是美国挑衅加压、搬弄是非的常用牌术。

  “排顺子”:派遣不同级别的美国官员或前政要窜访台湾,展示所谓对台“坚定支持”。如果没有实现预期挑衅效果,就在顺子里不断添加大牌。仅今年以来,就先后有美军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马伦、前防长埃斯珀、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或计划窜访,美国某些政客在一个中国原则的高压线边缘疯狂试探。

  “凑对子”:拉上盟友,妄图将台湾拉入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与的国际组织或会议。不久前,美国再次挑弄“台湾参加世卫大会”话题,打着分享全球抗疫信息的幌子“强烈倡议”世卫组织邀请台湾作为观察员参加第75届世卫大会,与一些西方国家一唱一和,助长“台独”势力嚣张气焰。这是对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和一个中国原则肆无忌惮的挑衅,美国坚持的是什么“多边主义”昭然若揭。

  “出老千”:暗戳戳修改官方文件上的涉台表态。美国国务院近期突然调整了其官网上对台关系的两处核心表述:

  ▲2022年6月,美国前国防部长埃斯珀在受访时妄言,美国需要重新审视一个中国政策。

  一是一度删除了“美国不支持台独”这句关键表态,随后又迫于压力恢复了这一点。

  二是将“在1979年美中联合公报中将外交承认从台北改为北京。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修改为所谓“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与台湾关系法’和涉及美国对台军售‘六项保证’共同指导美国如何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等内容。

  ▲2022年3月,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妄称,美国不应以中国的理解来解释一个中国原则,“上海公报”的许多内容如今不再适用。

  大国本应一诺千金,现在却出尔反尔、信口雌黄,美国政府反复透支本就“余额不足”的公信力,国际社会都看在眼里。“台独”分子也可以反过来掂量掂量,自己倚仗的美国承诺是不是靠得住。

  二、军事武力牌

  “军事牌”是美国经常亮出来吓人又不敢轻易直接打出的大牌,主要是拼凑军事同盟,输出军事实力,大搞军事对抗。

  近年来,美国加紧实施“印太战略”,对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军事输出从未停止,在地区排出各种阵势,企图构建对华“军事包围圈”。同时美国利用台湾“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竭力将其打造成“战略前哨”,以保持对华压力。

  ▲美国陆军第一特种作战群于2019年2月发布的一段宣传片显示,美军特种部队在台湾与台军一同执行训练。

  美方口口声声不支持“台独”,实际上则帮助台湾制定所谓“军事战略”,对其军事力量进行“实战化”训练,默许甚至联合“台独”势力反华。光是代为练兵打造可支配的“兵营”还不够,美国还亲自下场,频频派军舰和战机到台湾海峡挑衅。

  近来美军侦察机数次抵近台湾海峡,“本福德”号导弹驱逐舰更是在台湾海峡等敏感海域一周内连续三次实施挑衅行为。

  美国不仅打着所谓“航行自由”的旗号“秀肌肉”,还在把水搅浑后反咬一口,把中国的正当回应污蔑为在地区进行“武力胁迫”,把自己包装成维护地区和平的“正义使者”继续兴风作浪,再由“台独”分子配合将美国对地区的安全威胁美化为所谓“稳定助益”。

  以军售“发家致富”则是美国又一大特长。为给对台售武找借口,美国往往先抛“法律牌”铺路,即援引所谓“与台湾关系法”这一美国国内法。

  ▲2020年3月,台军驾驶自美方采购的M-60A3 TTS主战坦克,于宜兰市街头进行战术移动。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方本应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其中“八一七公报”的精神,逐渐减少对台湾武器出售直至完全停止,然而至今仍未兑现。美国一些政客和军火商狼狈为奸,不断向国会提交各种花里胡哨的涉台法案,由此赚得盆满钵满。

  2022年6月,美国国会参议院外委会主席、民主党议员梅南德斯和共和党议员格雷厄姆联合提出“2022年台湾政策法案”,内容包括提升双方所谓“军事关系”,将台湾列为“主要非北约盟友”,并于未来四年内对台提供45亿美元军事融资支持。

  不久前,美国国务院又批准向“驻美台北经文处”提供总额1.08亿美元军事技术援助。表面上扮演“大慈善家”的美国,心底里将台湾当作遏华“马前卒”,同时还从中大赚一笔,满足其战略财富双赢的野心。

  三、科技创新牌

  “科技牌”是美国维护霸权地位的常用套路,主要是通过直接干预、技术封锁、出口管制、拼凑“小圈子”等手段,打压战略竞争对手,巩固自身科技优势。

  从冷战时期美国通过《出口管制法》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禁运,到上世纪80年代通过《美日半导体协定》打压日本相关产业,这张牌的“黑历史”比比皆是。

  近年来,美国以“国家安全”为名拉拢盟友搞脱钩断供、拉黑名单,构建“小院高墙”,妄图在核心科技领域加大对中国的封锁,在关键供应链和产业链实现“去中国化”。而台湾在半导体产业上的优势,让它成为美国必须牢牢拉住、绝不能让中方得去的一块“关键墙砖”。

  在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就多次要求台积电赴美设厂,并禁止台积电向华为提供芯片。去年,“美国在台协会”称“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美国与台湾是最自然的合作伙伴”,以花言巧语推进双方深化利益捆绑。

  ▲美方推出“芯片四方联盟”,并邀请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省的半导体公司加入,妄图对中国大陆搭起“半导体壁垒”。图为2022年5月,拜登访问韩国期间,在韩国总统尹锡悦陪同下参观三星电子半导体工厂。

  2022年4月,美国重提同台湾和韩国、日本组建“芯片四方联盟”(Chip 4)一事。上个月,“美国在台协会”又宣布台湾环球晶圆将在美国得州投资设厂。近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涉及2800亿美元拨款的“芯片+”法案,吸引包括台湾半导体企业在内的更多企业赴美设厂。

  美国在半导体领域频频拉拢台湾,为的就是在对华技术封锁和出口管制上掌握更大主动权,防止中国在战略领域获得主导地位,加强对全球芯片产业链的控制。

  美国《外交学人》杂志、《日本经济新闻》称,Chip 4突出安全和政治考量,与经济规律背道而驰,将进一步扰乱全球价值链,导致半导体产业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

  四、舆情民意牌

  “舆论牌”是美国搞政治操弄、党同伐异的惯用套路,主要是靠捏造谎言、策划阴谋、操纵民意来祸乱他国。当前,美国这套舆论牌妄图给大陆与台湾披上一层“民主对抗威权”叙事的外衣,假道义之名行不义之实。

  一是抹黑中国。美国基于所谓的“普世价值”大肆炒作,给中国扣上“威权主义”“美国头号安全威胁”等帽子,去年国会参议院外委会通过“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提出每年要花费3亿美元用于散播抹黑中国的负面信息。同时,渲染大陆“武力威胁”煽动岛内恐慌情绪,裹挟台湾民意,以此把两岸社会制度的差异扭曲放大为民众意识形态的分歧。

  二是吹捧台湾。美国各级官员屡屡标榜台湾“民主成就”,塑造台湾“民主优等生”形象,邀请台湾参加所谓“民主峰会”。一方面为民进党当局巩固“倚美谋独”的意识形态基础、改造台湾社会的政治认同和价值体系提供“支援”,另一方面借“民主”之名拓展台湾的“国际生存空间”,试图引发西方世界“共情”与“声援”。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于2021年9月在众议院答复质询时,将乌克兰和台湾相提并论,妄称美国会履行“与台湾关系法”对台湾的承诺,也会履行对乌克兰的承诺。

  三是借题发挥,利用其它热点问题间接做台湾问题的文章。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诺接受采访时宣称“乌克兰问题凸显中国对台湾构成的严重威胁”。台湾问题和乌克兰危机有着本质区别,将两者相提并论,鼓吹“今日乌克兰就是明日台湾”的论调,完全就是一场阴谋,是在公然挑战中国的底线。

  香港“修例风波”后,“美国在台协会”主席莫健妄称,中国在香港实施的“一国两制”行动清楚表明,其不仅寻求与台湾统一,更要破坏台民主。美方蓄意曲解“一国两制”,打着民主旗号挑拨两岸关系,为两岸和平统一制造困难。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美国不断打“台湾牌”非常危险,是在“玩火”。 (漫画 | 刘蕊)

  政治外交牌、军事武力牌、科技创新牌、舆情民意牌,看起来机关算尽、环环相扣。对于台湾这颗“筹码”,美国似乎志在必得。但是,台湾问题对于美国只是一场牌局、一场游戏,对于中国则关乎民族复兴、家国大义,绝无讨价还价的余地。

  大义面前,美国的玩火游戏最终只能归于黄粱一梦。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137届广交会第二期开幕

  • 无人驾驶插秧机助力春耕生产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当今,百年变局中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既考验着中国的战略定力,也孕育着我国从“跟跑”到“领跑”的跃迁机遇。
2025-04-23 09:13
废旧电器回收不仅能化解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还推进了数据安全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双重突破,为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5-04-22 10:05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塑“三农”发展新优势,我们才能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道路上展翅翱翔。
2025-04-22 10:04
最新一期《自然》发表了两项独立临床试验研究,验证了干细胞疗法对帕金森病的安全性。为检验帕金森病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潜在副作用,日本京都大学等机构进行了一项Ⅰ/Ⅱ期临床试验。
2025-04-22 10:03
转型不是丢掉已有禀赋和基础,而要依托技术,在推进资源精深加工、资源产业向下游延伸上下功夫
2025-04-22 09:23
空间站徜徉在浪漫星辰中,书中文字仿佛随之流淌,飘入心间。在空间站里过大年,除了欢乐祥和,更多的是一份守望——守望万家灯火团圆,守望壮美山河辽阔,守望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2025-04-22 09:21
山水工程交出厚厚的生态账本:截至2024年底,52个山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830万公顷,其中包括255万公顷森林草原、130万公顷水土流失地、10.7万公顷矿山修复地等,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超1.2亿亩。
2025-04-22 09:1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