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美国一监控本国民众网曝光,“几乎可以追踪任何人”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美国一监控本国民众网曝光,“几乎可以追踪任何人”

来源:环球TIME2022-07-20 17:03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袁宏】美国国内组织发布的一篇报告披露称,该国正对本国民众布下一张无形的网进行全方位监控。而此前不为大众所注意的幕后机构——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也遭到曝光。

  美国乔治敦大学隐私与技术法律中心今年5月发布《美国的天罗地网:21世纪数据驱动下的驱逐》报告。经过两年调查,该中心发现ICE自2003年成立以来已成功建立了一个高效的监控网络,斥巨资拉网式收集大量美国居民的隐私数据,而且此举远远超出授权范围。

  监控全美74%人口

  “9·11”袭击事件后创建的ICE,被赋予打击恐怖主义和执行移民法的广泛权力。虽然ICE一直将自己定位为针对“犯罪外国人”的执法机构,但事实上,ICE跨越法律和道德界限,编织起庞大的监控系统。

  除了利用各州和地方警察的资源,ICE还着手建立了来自执法部门之外的数据库,并大力投资追踪普通人群的项目。报告显示,2008年至2021年间,ICE花费约28亿美元进行新的监控、数据收集和数据共享计划,在监控项目上的年度支出在此期间增长近5倍,从每年约7100万美元飙升至约3.88亿美元。此外,ICE在地理定位提供商上花费了超13亿美元,在面部扫描等生物识别技术上也花费了约9600万美元,还有2.52亿美元用于访问国际公共安全和司法网络(Nlets)等关键政府数据库。

  报告称,目前已知ICE掌握的权限可以访问高达74%美国人的驾照数据,跟踪城市中七成汽车的移动情况。就算搬入新家,74%的美国人一旦连接天然气、电力、电话或网络,ICE 就能第一时间自动获取其新地址。

  “几乎可以追踪任何人”

  乔治敦大学隐私与技术法律中心政策助理、研究报告的共同作者尼娜·王(音)表示:“ICE建立了一套全面的监控基础设施,能够随时追踪几乎任何人。该机构加强了几乎完全保密和不受惩罚的监控能力,避开了限制,可以在议员们的眼皮子底下行事。”

  报告揭发ICE种种越线监控行为后,多个美国媒体也加入曝光行列。美国技术新闻网站《边缘》呼吁相关私营企业停止与ICE的合作,要求政府加强对此类合作的监管。美国《国会山报》还披露,疫情期间ICE开发了一款名为Smartlink的GPS手机软件用于追踪移民,并声称只是为了确保他们出席移民法庭的听证会,但该软件已经被用于大量没有犯罪记录和没有被拘留的移民身上,是否有其他隐蔽用途尚未可知。

  三大渠道公然窃密

  报告显示,ICE利用隐私法弱点,从三大渠道公然窃密,而美国联邦和州法律无力阻挡。

  第一大渠道是直接要求美国各州车管局等州和地方官僚机构提供数据。有证据表明,ICE每年向各地车管所提出数百或数千个请求。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一项保护驾驶员记录信息的联邦法律,未能考虑到联邦移民执法部门会主动侵犯司机们的隐私,致使ICE能顺利从车管所获取驾驶员数据。州一级的法律屏障则更为薄弱。

  第二大渠道是通过政府数据库访问相关信息,同时购买人脸识别等服务协助分析相关数据。ICE部署的数据共享和数据收集程序,几乎获取到每个美国人的数据信息。与此同时,当ICE绕过城市和州颁布的庇护政策,从Nlets等政府数据库继续获取个人信息后,没有机构声称能对接下来的数据跟踪行为负责。

  第三大渠道是从不受监管的数据代理人渠道收集公民公共设施使用记录及购买私营公司数据库。在针对公共设施使用记录数据的保护上,联邦隐私法和许多州的法律缺陷巨大。

  报告显示,联邦现有的隐私法仅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使用等有限情况下保护消费者信息,而绝大多数州未能采取有意义的隐私保护措施来限制向执法部门发布公用事业客户信息。例如,加利福尼亚州虽然立法禁止相关公司销售客户数据,但它并不能防止这些公司出于信用评估和其他目的向全国性的电信与公共事业信息交换中心(NCTUE)等公司免费共享客户信息。一旦信用检查结束,NCTUE就有权将其客户信息转售给如ICE等第三方。由此,ICE成功绕过法律限制,向私营公司数据库购买大量相关信息。

  或许还有类似情况

  某网络安全行业专业人士表示,“美国政府是名副其实的 ‘黑客帝国’‘窃密帝国’,它不但无差别地对全球实施网络攻击获取情报,而且对本国民众也同样实施全方位监控措施。”

  该人士表示,美政府以“国家安全”的名义无视规则、突破底线的“双标”霸权行径非一日之功,在商业利益和“国家安全”这两大驱动力之下,ICE已经构建成型的庞大监控网络何时能被有效控制还未可知,类似ICE这样公然越权滥用公民个人隐私数据的“隐形”政府机构到底还有多少也是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对内虎视眈眈,长期以非法手段监控美国公民,对外长臂管辖,辅以多方窃密和网络攻击,美政府编造的‘国家安全’种种说辞正一个接着一个被世人识破,成为美国谋求霸权最显著的政治注脚。”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南华山首次发现新记录植物种

  • 直击“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巅峰”比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