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章玉贵、张倩:美联储“硬加息”,用错了猛药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章玉贵、张倩:美联储“硬加息”,用错了猛药

来源:环球时报2022-06-17 13:23

  一如市场预期,鲍威尔领导下的美联储在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例会后,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大幅上调75个基点。这已经属于政策意义上的“硬加息”模式,也创下美联储1994年以来最大加息纪录,堪称“沃尔克时刻”在21世纪的翻版。

  众所周知,在经济处于常态化的情况下,各国央行不会轻易启动加息工具。特别是美联储,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就一直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央行,其货币政策向来是全球市场的风向标,并对其他国家产生很大影响。从经济政策出台的逻辑机理来看,美联储连番加息甚至不惜动用猛药,首要目标是对抗通胀这头猛虎,希望通过祭出“硬加息”政策结合“缩表”行动向市场发出强烈信号,即美国在认真对待日益严峻的通胀,决不允许美国经济“脱轨”。

  但正如鲍威尔所承认的,当前总体通胀中有不少因素是美联储无法控制的,例如俄乌冲突、西方对俄制裁、供应链脱节等导致的成本推动型通胀。美联储货币政策真正可能起作用的是由货币超发引发需求过热的通胀。鲍威尔的意思其实是在解释美联储面临“本领不够”的难题,加息也是迫不得已的举措,另一方面也暗示美国得与全球主要经济体合力应对日益严重的通胀。

  有市场人士将当前美国面临的通胀形势与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的“滞涨”相比对,认为美联储希望通过复制其前辈沃尔克的超常规超预期加息政策,以遏制美国的通胀势头。历史尽管有着某种程度上的相似,但今天的美国和全球经济形势与40多年前相比还是有很大不同。当年的“滞涨”症结,是两次石油危机以及美国力量使用过度和创新不足等加剧了美国经济内外失衡。被认为史上最具鹰派色彩的美联储主席沃尔克祭出大规模紧缩政策,目的是在挤掉泡沫之后重塑美国经济,于是就有了著名的“沃尔克时刻”。

  但今天的美国则面临“明斯基时刻”的冲击。世人不应忘记,两年多前,当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并造成供应链产业链局部断裂,美国经济面临大规模停摆、股市多次熔断、大萧条脚步越来越近时,美联储开启无限量量化宽松(QE)的“直升机撒钱”模式,并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0-0.25%,导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急剧膨胀。而所有熟知货币金融学的人都知道,无限量QE带来的易放难收问题,在现实世界里根本找不到最优解。

  因此,美联储当前的大幅加息本质上是为两年多前的无限量放水“埋单”。另一方面,美国遭遇的成本推动型通胀,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国采取的“以邻为壑”政策引发的,这也是美联储感到无能为力的原因所在。联合国秘书长全球危机应对小组8日发布的有关粮食、能源和金融系统的报告指出,粮食、能源和金融渠道之间已经开始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而所有关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人都知道,美国至少部分掌握着解决上述问题的钥匙。至于美国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平衡、企业面临劳动力短缺困境、职位空缺率升至历史高位等结构性难题助推通胀加剧,又与美国经济长期以来高度金融化、政府的救助效应边际递减紧密相关。

  事实上,美联储此次祭出“硬加息”措施,究竟能否有效遏制高通胀并同时避免经济走向衰退,连鲍威尔本人也心中没底。如今的美联储在预期管理能力方面大不如前,如果投资者和大多数美国家庭不愿压缩资产负债表,则美联储加息政策的实际效应将大打折扣。换言之,当下美国更应该将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放在稳定市场预期,改善经济环境尤其是提高实体经济竞争力上,因为“硬加息”并不构成经济内生性增长的动力。

  美联储此番大幅加息一定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冲击,并迫使其他国家被动调整本国经济政策。尤其是对那些抗击打能力本身就较弱的中小经济体来说,美联储每一次大规模放水或抽水,给它们带来的往往是痛苦多于轻松。(作者:章玉贵、张倩,分别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西北首家市内免税店在西安正式开业

  • 香港各方紧张救援大埔火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