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世界说】“如果我们是白人……” ——非裔作家悲痛回忆30年前怀孕妻子行走“鬼门关”遭遇的种族故事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世界说】“如果我们是白人……” ——非裔作家悲痛回忆30年前怀孕妻子行走“鬼门关”遭遇的种族故事

来源:中国日报网2022-06-17 13:18

  在沃克的妻子怀孕20周时,突然有一天下腹出血,沃克夫妇感觉孩子已没有胎动,惊慌之下打了911叫来了医护人员,在给妻子做检查时,医护人员还同他们聊了聊在爱荷华大学读研究生的工作,并建议可以去医院“观察”,但不必着急。一小时后,沃克夫妇到达医院才发现,与医护人员暗示的正相反,孩子已经死了。此时,医生给了他们一个桶,告诉他们在家“顺其自然”,将失去生命的孩子“放入桶里”就行。

  近日,《华盛顿邮报》刊登了一篇题为《种族歧视在医疗体系中的不良影响》的文章,作者杰拉德·沃克(Jerald Walker)是美国爱默生学院非裔美国文学和创意写作教授,他回忆起年轻时中孕期的妻子因胎儿死亡而大出血经历的种族主义事件。

  两天后,妻子开始分娩。当她突然发烧并开始发冷时,沃克打电话给医生,医生建议给妻子服用一片阿司匹林。但随后她的情况却更糟了。“我叫来医护人员说,我很害怕会同时失去妻子和我们的孩子,她现在浴缸里失去知觉,大出血,很可能会死亡。这才被紧急送往医院接受紧急手术。” 沃克写道。“幸运的是,妻子最终活了下来。但是30年来,我们曾经历的这场‘种族扮演重要角色’的故事一直困扰着我们。”

  “如果我们是白人而不是黑人,也许医护人员一开始就会对我们说实话,我们也不至于在中孕期胎儿已经死亡的危险时刻,还被送回家坐以待毙,经历了休克、大出血的‘死亡’时刻。当我们告诉医院的工作人员,我们对在家中悲痛地看到和处理孩子的遗体感到非常不安时,如果我们是一对白人夫妇,也许就不会得到冷酷而不真实的回答:‘除了灰质,你们不会看到死亡的任何东西。’妻子在分娩过程中发冷发高烧时,我打电话给医生,也许他们会指示我立即把她送到医院。”

  2018年,琳达·维拉罗萨(Linda Villarosa)在《纽约时报杂志》发布的一篇题为《为什么美国的黑人母亲和婴儿处于生死危机之中》的文章中写道,“有色人种,尤其是黑人,从进入医疗保健系统的那一刻起就受到了不同的待遇。”换句话说,在这个国家的医疗保健方面,种族就是这样一个故事。纽约城市大学(CUNY)新闻学教授维拉罗萨(Villarosa)的一项研究显示,黑人接受肾透析或移植、冠状动脉旁路手术、适当的心脏药物或止痛药的可能性低于白人,但他们因糖尿病截肢的概率更高。

  维拉罗萨(Villarosa)在她精彩而富有启发性的著作《皮囊之下:种族主义对美国人生活和国家健康的隐性代价》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主题。她发现医疗系统内的种族偏见是美国种族偏见的一个复合因素。《皮囊之下》是所有肯定黑人的生命很重要的人的必读之书,它对历史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对事实进行了清晰的评估,进行了谴责。

  维拉罗萨认为,不论阶级或社会地位如何,医疗保健系统内的平等待遇仍然难以实现,因为有三个主要障碍:长期存在的体制和结构歧视医疗职业中的隐性偏见导致误诊,甚至归咎于身体不适还有“风化”,维拉罗萨写道,这指的是“日常的种族主义侮辱和微侵犯引发的愤怒和悲伤的斗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可能会恶化身体系统。”

  女性的生殖系统也不能幸免。维拉罗萨引用了2007年《美国公共卫生杂志》的一项研究,该研究表明,与没有遭受种族歧视事件的非裔妇女相比,遭受过种族歧视的非裔妇女生出低体重婴儿的概率会高出两到三倍。维拉罗萨总结道:“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非裔美国女性出生体重过低婴儿与种族歧视的关系更大。”

  十年前,维拉罗萨在怀孕期间严格遵守了所有规定的产前护理,但她不得不问自己,是否她“在美国作为黑人女性的生活经历”导致她的女儿出生时只有4磅13盎司(约合1.96公斤)。她回忆说,一个医生“追问”她关于生活方式的问题,仿佛她是一个有酗酒和吸毒习惯的人。维拉罗萨心想:“这个医生该不会认为我一离开办公室就在吸可卡因吧?”

  一些人对医疗保健差距的研究结果感到不快。维拉罗萨提供了大量的事实,其中最令人担忧的或许是黑人女性,她们死于怀孕相关原因的可能性是白人女性的三到四倍。(编译:胡晓珊 编辑:韩鹤)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一箭八星!我国成功发射天仪41星等8颗卫星

  • 秋景如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当下,在国内高校中,学科建设已经成为了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
2024-09-24 09:59
未来颠覆性技术,特别是食品合成生物学技术将重新定义食品行业,引领行业发展潮流,改变这个行业的市场规则,而我们应该积极迎接这样的改变。
2024-09-24 09:57
这些发现或有助开发实用的室温超导体,并可理解量子气体模拟——一个结合量子光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的重要领域。
2024-09-24 09:53
张甘霖的学生、土壤所助理研究员杨顺华说,这种执着的精神,深深影响着年轻一代的科研人员。
2024-09-24 09:50
《三体》成为世界走近中国的一份路引,更是展现当代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  在国际文化传播中,“内容为王”仍然是基本法则。
2024-09-24 09:42
“三项改革”政策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高校老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带到路演现场,迈出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重要一步。
2024-09-24 09:28
黄河孕育了千年文脉,是华夏文明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涵养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泉。打造数据中心、讲好黄河故事,有利于全景式呈现黄河文化基因和历史文脉,创新黄河文化表达方式。
2024-09-24 09:26
月亮很近,抬头就能望见阴晴圆缺;月球很远,需要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地艰难跋涉。中国探月20年,也拉近了星辰大海与普通公众生活的距离。
2024-09-24 09:24
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技术与氢能技术呈现显著融合趋势,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有助于推动其在氢能技术方面的创新产出。该文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了解氢能技术当前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也为推动氢能技术与数字化转型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理论支撑。
2024-09-23 10:36
从汽车钎焊铝箔的“门外汉”,到“摸着石头过河”开发出相关产品……郭飞跃在创新路上,不服输、敢打拼,攻克了一个个难关。近日,郭飞跃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讲述带领团队从零起步,潜心研发汽车钎焊铝箔产品的艰辛历程。
2024-09-23 10:34
不仅是在兰考,在“齐鲁粮仓”,稻菽飘香、鱼跃莲池、瓜果盈枝都离不开科技加持的精细气象服务。
2024-09-23 09:42
天线飞转、屏幕闪烁、无形空间、电波交织……陈杨受邀参加红蓝对抗演练,充当“磨刀石”。
2024-09-23 09:37
要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2024-09-23 09:35
主题为“气候变化与农食系统转型”
2024-09-20 13:00
从1994年北斗系统工程立项至今的30年间,几代北斗人栉风沐雨、接续奋斗,坚持自主创新、分步建设、渐进发展,走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中国特色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为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2024-09-20 10:13
金秋九月,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田间地头。无人机、无人驾驶、云计算等“技术活儿”正在神州大地上描绘着一幅绚丽多彩的“现代耕耘图”,让大国粮仓更丰盈。
2024-09-20 10:09
9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2024-09-20 10:06
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坤元19日正式发布,这是全球首个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发。
2024-09-20 10:05
卡塔尔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科学家通过分析391名志愿者的血液、尿液和唾液样本中的数千种分子,绘制出人体及其复杂生理过程的分子图。
2024-09-19 09:43
(记者付丽丽)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发布的最新通报显示,今年9月至11月出现拉尼娜现象的概率为55%,而今年10月至明年2月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会增加至60%,厄尔尼诺现象在此期间再次发展的概率微乎其微。
2024-09-19 09: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