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美国枪患背后的暴力文化推崇
首页> 国际频道> 锐评速览 > 正文

美国枪患背后的暴力文化推崇

来源:新华网2022-06-17 09:43

  新华社华盛顿6月15日电 (国际观察)美国枪患背后的暴力文化推崇

  新华社记者孙丁

  美国近期连续发生造成严重伤亡的枪击事件。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向来推崇暴力文化,对内催生出难以解决的枪支暴力问题,对外更是肆意发动战争,横行霸道,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这是2021年10月8日在美国纽约炮台公园内拍摄的为悼念枪支暴力遇难者摆放的白色瓶花。(新华社记者王迎摄)

  枪患不绝

  据美国“枪支暴力档案”网站数据,截至本月14日,美国今年已有超过1.9万人因枪支暴力丧生,包括750名未成年人,已发生267起造成至少4人死伤的枪击事件。仅在刚过去的周末,美国就发生至少11起此类事件,共造成至少11人死亡、45人受伤。

  枪击事件频发给美国民众带来巨大伤痛,给很多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在5月发生的震惊美国及国际社会的得克萨斯州尤瓦尔迪市罗布小学枪击事件中,11岁的米娅·塞里略亲眼看到一名教师被射中头部,她把遇害同学的血抹在身上装死才逃过一劫。在一段提供给美国国会的视频证词中,塞里略说,她“再也不会在学校感到安全”。

  近来,美国各地不断爆发反对枪支暴力的大规模示威活动,仅11日全美就有450多场集会,民众要求政府和政客切实解决枪支暴力问题,加强对儿童生命安全的保护。孩子正在上小学的斯薇塔·库马尔对新华社记者说:“没听说其他国家有这样的困扰,这简直太荒唐了。”

  在舆论压力下,白宫最近提出一系列加强枪支监管的倡议措施,国会众议院通过一揽子控枪法案草案。在参议院,民主、共和两党部分议员日前就如何推进枪支安全立法达成框架协议,但协议中不包括禁售攻击性武器、将合法购买这些武器的年龄从18岁调高至21岁以及普遍加强购枪者背景审查等重要内容,并未触及控枪问题的关键。

  这是4月3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首府萨克拉门托市拍摄的枪击事件现场。当天,萨克拉门托市发生枪击案,警方确认共造成6人死亡、12人受伤。(新华社发,李建国摄)

  暴力文化

  美国枪支问题长期难以解决,且愈加严重,一大原因是美国对暴力文化的推崇。

  美国学者亨利·吉鲁日前发表的文章《大规模枪击与美国暴力文化》指出,在美国,枪支问题关联着政治腐败,是超级富豪和大财团掌控权力与美国社会个人主义价值观泛滥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鼓吹拥枪权的团体和军工企业以巨额资金贿赂政客,并利用大财团控制的媒体不断向公众灌输“个人自由等同于不受约束的拥枪权”的观念。

  美国的影视、动画、游戏等许多大众文化娱乐产品都充斥暴力、血腥元素,各种杀戮、血腥、恐怖的画面呈现在屏幕和其他文化产品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纽约客》网站文章说,世界上大部分暴力娱乐产品出自美国,“美国在现实中的屠杀和电影中的屠杀方面都走在世界前面”。

  美国心理学家安娜·诺加莱斯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化暴力的社会”,电视、社交媒体、游戏中满是暴力,儿童和青少年长期接触这些内容或对暴力变得麻木甚至认同并模仿,把暴力当成解决问题的手段。

  正因为这种暴力文化,在美国,买枪成了消费,练枪成了消遣,随之而来的就是愈演愈烈的枪患。罗布小学事件的枪手行凶前一周去买了两把攻击性步枪,以庆祝自己年满18岁,随后就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惨剧。

  4月17日,警察在美国匹兹堡市枪击事件现场调查。当天,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发生一起枪击事件,造成2人死亡、至少9人受伤。(新华社发,匹兹堡市政部门供图)

  暴力国家

  美国的暴力基因在一场场对外战争中更是显露无遗。“美国的历史是充满战争和扩张的历史。”美国历史学家保罗·阿特伍德在《战争与帝国:美国的生活方式》一书中这样写道。

  美国从以暴力为基础的殖民制度中诞生。1776年独立后,美国展开“西进运动”,大规模地将印第安人从他们的土地上驱逐,还直接动用军队屠杀印第安人。美国的种族灭绝导致印第安人口从1492年的500万锐减到20世纪初的25万。美国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指出,美国是在“种族灭绝中诞生的”。

  美国一贯通过暴力和战争对外扩张,其夺取霸权的历程伴随着战争和杀戮。在建国以来240多年的历史中,美国只有10多年没有打仗。

  近几十年来,为了维护霸权,美国对外推行以军事力量为基础的干涉主义,发动或挑起一系列战争,给国际和平与稳定造成严重威胁和破坏,给许多国家和地区带去了无尽灾祸和苦难。据统计,从二战结束到2001年,世界上153个地区发生248次武装冲突,其中201次由美国发动,占比超过八成。自2001年以来,美国非法发动战争和军事行动造成超过80万人死亡,数千万人流离失所。

  美国反战组织“不战而胜”负责人埃丽卡·费恩说,包括新冠疫情、气候变化、经济不平等在内的重大全球性威胁从来就没有军事解决方案。美国政府削减公共产品投入,继续无节制地为军火商提供资源,最终只会损害本国和全世界的安全。

  5月24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大厦降半旗向得克萨斯州枪击事件遇害者致哀。得克萨斯州尤瓦尔迪市罗布小学当日发生枪击事件,造成至少19名儿童和2名教师丧生。(新华社发,沈霆摄)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