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美国才是中美关系的危害者——美对华政策系列评论之一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美国才是中美关系的危害者——美对华政策系列评论之一

来源:新华网2022-06-10 20:20

  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美近日对华政策演讲散布虚假信息,抹黑中国内外政策。话里话外把中美关系出现问题归咎于中方,极力渲染所谓“中国威胁”。稍微对中美关系有所研究的人都会知道:这番“高论”完全是颠倒黑白。无论从历史经纬还是事实真相看,美国才是造成中美关系出现困局的始作俑者。

  首先,美国错误地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新世纪以来中美关系尽管历经百转千回,但合作一直是主调。然而,特朗普政府上台后挑起对华贸易战,挥舞关税大棒,鼓吹“脱钩”。拜登政府上台后,不仅延续特朗普政府政策,而且变本加厉,将中国定位为“最严峻的长期挑战”。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网站日前刊文指出,特朗普开启了美中关系更具对抗色彩的时代,拜登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其前任对待中国的态度。此次演讲重点宣扬的依然是所谓“中国威胁”,将美国对华战略概括为“投资、结盟、竞争”,凸显拜登政府对华政策的对抗意味更重。实际上,“竞争”不过是“遏制”的代名词。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指出,美国如果一味以大国竞争定义中美关系,以你输我赢作为政策目标,只会将中美推向对抗冲突,将世界推向分裂动荡。

  其次,美国抹黑、围堵、打压中国,严重损害中国正当利益。拜登政府上台以来,抹黑围堵打压中国不断,花样翻新,手法多元。从攻击中国共产党领导到抹黑中国人权状况,从所谓的“2022年美国竞争法案”到美国新版国防战略,美国对中国的抹黑打压是全政府、全方位、全领域的;美国在中国周边拉帮结派,打造“五眼联盟”“四边机制”,搞“亚太版北约”,企图形成对中国的战略围堵,孤立中国。美国在涉台、涉港、涉疆、涉藏等问题上不断制造事端,挑战中国底线。此次布林肯更是从诸多方面抹黑、抨击中国,散布种种虚假信息,把中国说成所谓世界秩序“最严峻的长期挑战”,给中国扣上“胁迫外交”的帽子……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指出,美国大搞意识形态斗争,挑战了中国的政治制度,损害了中国领土与主权完整,损害了中国发展利益,这极大破坏了中美关系氛围,给中美关系发展造成巨大障碍。

  事实胜于雄辩。在中美关系上,美国一直在拆台、在攻击中国、在注入负能量。相对应的是,面对美方的咄咄逼人,中方从维护中美关系大局出发一直保持克制,努力管控分歧,传递的是正能量,发挥的是建设性作用。

  归根结底,美国所作所为的症结是认知出现了问题,是美国的世界观、中国观、中美关系观出现了严重偏差。21世纪的今天,美国依然抱持冷战思维,沿袭霸权逻辑,推行集团政治,这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世界观”让华盛顿政策跑偏。“尚和合”是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和平与合作也是中国对外政策的特质,中国的发展目标是让人民过上更好日子,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而不是去取代谁挑战谁。中美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空间,双方在经贸等领域虽然存在一定竞争,但不能以“竞争”来定义全部中美关系。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中国的政府治理和外交政策根植于数千年历史之上。在认知中国、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与政策上,建议布林肯不妨下点功夫。

  大国竞争不是时代主题,零和博弈不是正确选择。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不仅要引领双边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而且要承担应尽的国际责任,为世界的和平与安宁作出努力。中美关系不能再恶化下去了。美方必须端正战略认知、跳出竞争逻辑,停止危害两国关系的种种错误做法,早日做出有利于中美两国和世界的正确抉择。

  -END-

  总策划:袁炳忠

  策划:关心国 冯俊扬 薛颖

  监制:谢鹏 吴黎明 徐海静 闫珺岩 谢彬彬

  记者:吴黎明

  漫画:于艾岑

  编辑:郑汉根 李蓉 韩冰 林小春 耿学鹏 刘向 杨海云

  新华社国际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逐梦海天 青春滚烫——记海军山东舰起降保障中队

  • 创新潮涌链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