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印太经济框架”:不见经济前景 只见政治意味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印太经济框架”:不见经济前景 只见政治意味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2-05-26 09:00

  “印太经济框架”:不见经济前景 只见政治意味

  美国总统拜登访问日本期间,5月23日宣布启动所谓“印度-太平洋繁荣经济框架”(IPEF)。根据白宫网站发布的消息,“印太经济框架”首批成员包括13个国家:美国、澳大利亚、文莱、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

  “印太地区拥有世界一半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全球的60%。”拜登在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后发表的讲话中说,“今天在座以及今后加入的各国,要为我们的所有人民打造一个自由开放、繁荣互通、安全弹性的印太地区。”从拜登的言语中就可以看出,虽然“印太经济框架”被称为拜登政府“最重要的亚太经济战略”,但人们从中看到的更多是浓厚的政治意味。

  不谈经济谈“规则”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美国选在这个时候启动所谓“印太经济框架”,是为了回应外界对其在亚洲“重安全、轻经济”战略的批评。根据白宫声明,“印太经济框架”包括四个“支柱”领域:公平和弹性贸易,供应链弹性,基础设施和清洁能源,税收改革和反腐败。各国只需加入其中一个“支柱”领域并参与讨论,即可成为初始成员国。彭博社说,“印太经济框架”是2017年特朗普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以来美国最重要的亚太经济战略,但白宫网站刊载的相关声明篇幅还不到两页。

  《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说,为了吸引更多国家加入“印太经济框架”,美国只能尽量降低准入门槛,并根据各方意见修改条款。日本政府也希望美国采取更通融的态度,尽可能吸引更多东南亚国家。就在拜登启程访问韩日的同一天,美国官员还在起草、修改“印太经济框架”的基本内容。可以说,这份被外界评论为“空无一物”的声明,是多方博弈和妥协的结果。

  与其他传统贸易协议不同,“印太经济框架”并不是要通过降低关税、减少监管等“市场准入”机制,向其他国家开放自由市场,而是要促进“共同制定标准的伙伴关系”,因此不需要获得美国国会批准。它没有明确任何具有约束力的条款,按照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萨洛尼·夏尔马的说法,“不要在意具体字眼,要关注‘印太经济框架’将产生的强烈影响”。

  虽然具体内容语焉不详,但“印太经济框架”建立“排华小圈子”的意图却昭然若揭。《纽约时报》报道称,一些国家“迫切希望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发挥积极作用”,否则“中国就可能主导该地区”。“印太经济框架”内容含糊不清,却提供了一个“绕开中国”的经济合作框架。与拜登同行访问韩日的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对美联社表示,美国“非常非常关注与中国的竞争”,新“框架”旨在抗衡中国在太平洋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印太经济框架”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美国政府奉行的“美国优先”。白宫声明中明确地说:“美国是印太地区的经济大国,扩大美国在该地区的经济领导地位……将确保美国工人、小企业和农场主有能力参与印太地区的竞争。”

  对于经济前景不明、政治意图明显的“印太经济框架”,大多数初始成员国其实也普遍持怀疑和观望态度。新西兰前外交官、资深贸易分析师斯蒂芬·雅可比指出,“印太经济框架”是“以美国为中心”的策略,不符合新西兰向来包容开放的传统。“印太经济框架”并非自由贸易协定,也不会给新西兰外贸出口带来直接商业利益。越南总理范明政不久前在美国-东盟峰会上表示,越南愿意就“印太经济框架”与美国合作,但“需要更多时间来研究”,希望看到“更多细节”。就连“四方安全对话机制”成员国之一的印度,也曾对加入“印太经济框架”犹豫不决。分析人士认为,印度并不愿意在“印太地区”公然挑起对抗,“印太经济框架”能为印度带来多少实际利益,也要打个问号。

  多个初始成员国加入“框架”不情不愿

  前美国驻香港总领事、亚洲集团合伙人唐伟康,把参与“印太经济框架”的国家分为两类,一类是少数坚定的美国“盟友”,如日本和澳大利亚;另一类包括多数东盟国家在内,他们希望与中美同时保持密切关系,不愿意在二者之间选边站队。

  在“印太经济框架”初始成员中,7个东盟国家只有新加坡和菲律宾一开始就表达了加入意愿。当美国强调“印太经济框架”并非反华联盟,作出“对中国同样开放”的姿态后,更多的东盟国家才愿意加入进来。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副执行长李淳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把台湾纳入其中,意味着给“印太经济框架”打上了明显的反华标签,加入该框架意味着在中美冲突中站在美国一边,而东盟国家并不愿意接手这道“二选一”的难题。

  “印太经济框架”首批成员名单里没有台湾,但不意味着美国在这个框架内彻底放弃了台湾这颗“棋子”。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表示,华盛顿虽然把台湾排除在“印太经济框架”之外,但仍将加强同台北的双边经贸关系,特别是“半导体和供应链等高科技领域的合作关系”。台湾也没有打消加入“印太经济框架”的念头。李淳表示,台湾和美国将继续“深化贸易和投资关系”,根据台美之间的“贸易与投资框架协议”(TIFA),双方将在不久后启动双边贸易机制,台湾也可能在初始成员国落定后再加入“印太经济框架”。

  不过,这或许只是台湾方面的一厢情愿。正如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日前接受《日经新闻》采访时所说,很多国家不是美国的“盟友”,而是美国的“朋友”;即便是美国的“盟友”,很多国家也与中国保持着重要关系。他说:“你不能不跟中国做生意,因为那里有机会,那里有市场,许多国家也欢迎中国投资。”

  对美国的“传统盟友”韩国而言,中国是其最大的贸易伙伴,中韩贸易往来程度远超其他国家。刚上任的韩国总统尹锡悦接受美国有线新闻网(CNN)采访时表示:“加强与美国的联盟关系,并不意味着(韩国)认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不重要。”分析人士指出,韩国加入“印太经济框架”的目的,是想抓住机会成为“本地区新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而非“接受者”,实现韩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还有分析人士认为,尹锡悦政府加入“印太经济框架”,也有不让日本抢得先机、在“印太地区”发挥主导作用的意图。

  “框架”前景如何很难确定

  一个月后,将召开“印太经济框架”协商会议,各成员国讨论将加入哪些支柱领域的问题。《金融时报》指出,如果所有成员都只对框架内的某一两个领域感兴趣,其他领域无人问津,那么,框架前景如何将很不确定。

  “美国对‘印太经济框架’主要议题的描述既空洞又乏味,几乎可以预见其结果。这不是一场有趣的派对,更像一份经年累月报酬却寥寥的工作。”新加坡亚洲贸易中心执行主任德博拉·埃尔姆斯说,“任何有吸引力的派对都需要给出让人参加的明确理由,尤其是在客人们日程都很忙、类似活动众多的情况下。主人不能只考虑自己想吃什么、喝什么、听什么或做什么,否则,客人们很可能不来参加聚会,或者提前离开。”

  对于美国政府的国际信用,一些国家心有余悸,美国也确曾有过“把客人请来后自己提前离场”的先例。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大力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以增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但特朗普上台后不久,美国政府就退出了TPP。在“客人们”的推动下,TPP发展为《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如今已有11个国家签署了该协定。

  “即便现在是拜登政府执政,我们依然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有可能还是像特朗普执政时那样。”日本京都立命馆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渡边博明告诉半岛电视台:“当美国对其他国家说它想干什么的时候,真的很难让人相信它的话。”

  与此同时,由中国主导谈判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日臻完善,从2022年1月1日起陆续对各签署国生效。RCEP是当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共有15个成员国,包括多个东盟国家以及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在内,覆盖23亿人口,经济总量超过全球GDP的30%。除大幅降低关税之外,RCEP还简化贸易规则,以促进各成员国之间的务实合作。《华盛顿邮报》认为,与TPP等美国主导的贸易协定不同的是,RCEP对成员国并没有诸多苛刻要求,其实施意味着美国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正在衰退。  

  本报北京5月25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文利 来源:中国青年报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逐梦海天 青春滚烫——记海军山东舰起降保障中队

  • 创新潮涌链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