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美国“战争贩子”没有好下场!还原俄乌冲突四大真相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美国“战争贩子”没有好下场!还原俄乌冲突四大真相

来源:朝阳少侠2022-05-25 14:51

  如今,人们已经很少看到“美国制造”了,但有一样东西,美国疯狂制造并贩卖到全世界,中东、北非、欧洲,现在又要卖到亚洲,那就是“战争”。

  ▲ 美国的如意算盘:靠牺牲乌克兰控制欧洲,削弱俄罗斯,给“霸权中兴”祭旗。(漫画 | 刘蕊)

  俄乌冲突延宕三个月,依然未见曙光。有人在流血,有人却在递刀;有人受战火的煎熬,有人恨不得火烧得更旺。美国不仅阻挡了一切有利于停火止战的外交斡旋,让本来充满希望的和谈被迫停摆,还在向乌克兰提供越来越具有杀伤力的武器。

  就在几天前,在原有136亿美元对乌援助的基础上,美国国会表决批准向乌克兰再提供400亿美元军事和经济援助。536亿美元,这一数字已超过2021年俄乌两国军费总和的70%,这不是乌克兰的“救命钱”,而是“送命钱”“索命钱”。

  ▲ 2022年5月20日,美国参议院以86票赞成、11票反对的压倒性优势,通过了涉及金额约400亿美元的对乌克兰援助法案。

  美国嗜血机器已开,不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不让俄罗斯的血流干,是不会停手的。美国的如意算盘是,把乌克兰当供品,在俄罗斯大厦倾塌时给“霸权中兴”祭旗。

  历史是公正的审判者,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恶人,贩卖战争绝没有好下场。让我们撕下美国“正义使者”的伪善面具,拆穿美国“战争贩子”的丑陋嘴脸,还原俄乌冲突四大真相。

  一、俄罗斯会被西方干涉制裁击倒吗?

  俄乌冲突爆发之初,人们对战斗结果有各种猜测,既有“速胜论”,也有“投降论”,现在看来更像一场“持久战”。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写道:“在一场大国间的长期战争中,胜利往往属于有坚实经济基础的一方。”

  俄罗斯有世界第一大领土面积和战略纵深,粮食、油气等关键资源全部自给自足,还有完备且强大的工业生产体系,经济基础十分雄厚。在美西方“核弹级”制裁下,俄罗斯经济仍基本保持稳定。卢布今年初以来升值增速12%,是全球表现最佳的货币。

  ▲ 近期,俄罗斯卢布汇率强势反弹,反超巴西雷亚尔,成为2022年至今全球表现最佳货币。 (资料来源 | exchargerates.org)

  冲突中最戏剧性的一幕,莫过于俄罗斯在制裁问题上绝地反击。俄罗斯利用国际油气供应的紧张氛围,与同样期待国际油价高企的海湾国家及美国石油资本组成隐形战线,阻滞拜登政府的石油增产计划,出人意料地推出“石油卢布”,把国际油价推升到历史高位,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

  俄罗斯央行表示,今年前4个月,俄罗斯经常项目顺差高达958亿美元,增长超过两倍,创下1994年来最高纪录。这全靠一批不迷信西方的俄罗斯本土金融专家,看穿美元霸权貌似彪悍、实则虚弱的本质,找准西方大宗商品市场的“阿喀琉斯之踵”,玩转撬动定价机制的杠杆。

  俄罗斯增加的能源收入足以应对军事开支,同时稳住卢布汇率,使4月通胀水平恢复到去年年中水平。俄罗斯国内最新民调显示,民众无惧西方制裁的比例超过50%,对物价趋稳和经济发展的信心正在增强,同时普京的支持率超过80%,对政府工作表现满意度超过77%。

  欧洲和美国则正在为制裁付出惨重代价。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都是俄罗斯粮食、油气的进口大户,对俄罗斯制裁无异于杀敌八百,自损一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欧元区经济增速预计将由3.9%下降到2.8%,并随着制裁升级遭受更严重下滑。

  ▲ 2022年4月21日,美国财长耶伦表示,欧洲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的能源禁运很可能收效甚微。

  据统计,英国每户人家今年要多支出700英镑的燃气费和电费。为了应对能源资本继续上涨,德国副总理哈贝克竟然呼吁民众减少洗澡次数,巴符州农业部长建议民众在冬天停用暖气、穿上毛衣。

  美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为负1.4%,两次加息后的4月通胀率仍高达8.3%。美国汽油价格这个月从去年同期每加仑2.97美元,涨到4.37美元,涨了47%。制裁者反被制裁,真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奇观。

  二、俄罗斯真的孤立无援吗?

  美西方利用舆论霸权,煽动充满歧视意味的“反俄风暴”,声称俄罗斯已被世界孤立,成为“国际弃儿”。事实上,在世界233个主权国家和地区中仅有48个参与了对俄制裁,参与和不参与制裁的人口之比更是低到11亿:65亿,仅明确反对制裁者就有48亿。

  全部金砖国家、全部上合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甚至身处美国“后院”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拉美国家,都明确表示不会制裁俄罗斯。前几天举行的金砖国家外长会晤上,各国外长一致呼吁主要发达国家采取负责任政策管控好外溢效应,避免单边制裁对发展中国家和脆弱群体造成严重冲击。

  ▲ 2022年2月27日,巴西总统博索纳罗称俄乌是“姐妹国家”,并明确表示拒绝制裁俄罗斯。

  俄乌冲突是一个涉及多重矛盾的复杂问题,反抗美西方霸权毫无疑问是问题的主要矛盾,而北约东扩则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愤怒地说,“他们(西方)要求我们尊重别人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那我们的呢?”不光是塞尔维亚,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包括中国,人们都有同样的疑问、同样的愤怒。历史一再证明,美国霸权才是各国主权的“天敌”。

  ▲ 谁是狮,谁是驴,谁又是法官? (漫画 | 徐梓赫)

  尽管美国在全世界展开外交胁迫,禁止各国在俄乌冲突中提及“北约东扩”,但真相是藏不住的。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到,是俄罗斯饱受霸权凌辱在先,才不得不奋起反击。罗马教皇方济各承认,北约在俄罗斯家门口“咆哮”才导致了俄乌冲突。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表示,如果北约听从警告、停止东扩,就可以避免冲突。

  ▲ 2022年3月17日,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表示,如果北约多年来听从警告,认识到东扩将导致地区更加不稳定,那么这场战争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印尼、柬埔寨、泰国发布联合声明,重申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会议、东盟峰会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重要性,强调将为“所有成员国和经济体”提供机会。

  在真正的多边主义面前,霸权的淫威不灵了,如果美西方继续恶性排挤、极限施压俄罗斯,它们将自绝于国际主流,自绝于多边体系。

  三、美国是吃人的真老虎吗?

  历史经验表明,霸权主义吃人不眨眼,美国曾是活老虎、铁老虎、真老虎。但多行不义必自毙,美国终究变成了死老虎、纸老虎、豆腐老虎。

  美国一手幕后操纵了俄乌冲突,以为能趁乱转移国内矛盾,喂肥军工复合体,阻碍欧洲战略自主,巩固美国霸权地位,成为最大赢家。但明眼人指出,美国不过是“内病外治”,用离岸操控的代理人战争来掩盖和转嫁国内矛盾。

  ▲ 视频:2022年5月18日,得克萨斯州共和党籍众议员奇普罗伊列举美国国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将美国400亿美元援乌法案斥为“垃圾”。

  法国《世界报》评论称,虽然美国矢口否认,但事实上已完全“接管”俄乌冲突。美国的新战略目标就是削弱俄罗斯,让俄罗斯尝到“战略失败”,甚至寻求俄罗斯政权“大规模短路”,这十分危险,值得警惕。

  美国国内“战场”硝烟弥漫、烽火连天。拜登政府在抗疫战场上节节惨败。美国新冠死亡人数已超100万,华盛顿大教堂丧钟鸣响1001次。美国经济社会也是危机重重,对俄制裁使美国本就居高不下的通胀雪上加霜,民众苦不堪言。

  美国政治学教授尼古拉斯乔丹诺挖苦道:“当我们看到通货膨胀、婴儿配方奶粉短缺和货架空空时,感觉更像是在委内瑞拉而不是美国。”

  ▲ 美国近期遭遇婴儿配方奶粉危机,5月第一周全美奶粉缺货率高达43%,价格相比去年同期飙升18%。

  最近,拜登的支持率一再下滑。在参与民调的美国人中,56%民众对其工作持否定态度。最讽刺的是,53%民众认为让拜登下台比让普京下台更好。俄乌冲突后,特朗普大打“通胀牌”“民生牌”,行情明显看涨。有民调预计他将在下次大选中以45%对43%战胜拜登。

  如今,俄乌冲突呈现扩大化、复杂化、长期化趋势,政治因素影响日益超过军事因素。其中最关键的政治因素是:美国民意是否支持长时间、大规模的对俄干涉。如果拜登因失掉年底的中期选举而“跛脚”,如果特朗普彻底控制共和党,如果美国政治内斗加剧,如果民意更在意奶粉而不是反俄,乌克兰战事还能得到美国承诺的无限支持吗?

  ▲ 2022年4月23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俄亥俄州的一场集会上抨击拜登,声称“美国正在走向地狱”,而拜登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毁约退群让世界记忆犹新,亲兄弟明算帐、计划退出北约的凶相让北约盟友心有余悸。如果2024年特朗普真的卷土重来,俄乌冲突会是一个什么结局?一切皆有可能,好戏还在后头。

  四、美欧真的是铁板一块吗?

  地缘政治有一个规律:战线越长,弱点越多。近期,芬兰、瑞典放弃中立立场,递交了加入北约申请,成为西方“大团结”的新坐标,也给了美西方近距离威慑、攻击俄罗斯的新靶子。但北欧富国从缓冲国变成前线国,冲撞核大国俄罗斯,把性命交给了美国,真的值得吗?

  ▲ 俄乌冲突爆发后,北约从“脑死亡”中惊起,芬兰、瑞典排队给北约输血。 (漫画 | Vitaly Podvitski)

  先看看“带头大哥”美国在这次危机中都干了些什么吧。美国不顾欧洲数年来斡旋努力,直接煽起了俄乌冲突,把欧洲国家裹挟进一场本不必发生的危机中。危机爆发后,美国迫使欧洲一道全面制裁俄罗斯、军援乌克兰,致使局势高烧不退,但收效如何?

  美国的高价油、高价粮食、高价武器一船接一船运往欧洲,两次加息后大量欧洲资本回流美国。有这样甘于牺牲奉献的队友,美国真是数钱到手软,做梦到笑醒。

  俄乌冲突后,有人说,北约从“脑死亡”中奇迹复活了,欧盟团结自强的梦想却“脑死亡”了,没指望了。在大国博弈的大棋局中,欧洲与俄罗斯是该血拼到底,成为美国霸权的垫脚石,还是应在劝和促谈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重构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新架构?

  ▲ 2021年10月,欧洲议会议员克莱尔 戴利发表讲话指出,欧洲应当扮演独立和平的角色,避免被进一步边缘化。

  多极化是世界唯一出路,成为独立一极是欧洲的正确选择,谈判和解是俄欧肩负的历史责任。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 在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问题上,中方没有任何妥协退让余地。

  列宁说“帝国主义就是战争”,21世纪以来的历次战争一再证明“霸权主义就是战争”,反战必须反霸。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眼睛是雪亮的,头脑是清醒的。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不选边站队,但反对霸权绝不含糊。

  值得高度警惕的是,美国企图把战争之火从欧洲引向中国,引向台湾海峡。需要严重警告美国的是,台湾是中国主权和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只要霸权主义胆敢把侵略干涉的魔爪伸向台湾,中国人民必将义无反顾地行使主权,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让战争贩子彻底破产,霸权主义彻底失败!中国人说到做到!

[ 责编:李方舟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

  •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研究显示,鸟类、哺乳类甚至龟类的大脑在过去3.2亿年里,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大脑神经元演化历程,走出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智慧发展之路。
2025-05-15 1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手中外学者创新研发出储能密度较高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储能器件,其储能密度可达215.8焦/立方厘米,刷新介电储能密度国际最高纪录。
2025-05-15 10:03
宇宙的命运与其天体命运息息相关,而其中恒星的最终“寿命”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
2025-05-15 10:02
周天军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区域季风的演变规律,更凸显了古气候研究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的独特价值。通过开展古今对比研究,丰富的古记录数据所揭示的历史变化事实,将会成为我们有效应对未来的重要参照物。
2025-05-15 10:01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长期战略保存种质资源已超过58万份,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作物遗传基因密码,犹如“天书”亟待破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发起、腾讯参与支持的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正式启动。
2025-05-15 04: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