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美国通胀高企背后的“难言之隐”(热点对话)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美国通胀高企背后的“难言之隐”(热点对话)

来源:海外网2022-05-14 17:50

  当地时间5月11日,美国劳工部发布报告显示,4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去年同比增长8.3%,高于此前预期的8.1%。美国白宫网站发布总统声明称,虽然美国年度通胀在4月有所放缓,但事实是通胀仍“高得令人无法接受”,降低通货膨胀是首要经济任务。

  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美国已连续多月深陷高通胀泥潭。为何美国通胀“高烧不退”,背后又有哪些“难言之隐”?分析普遍认为,尽管美国政府一直试图将通胀归咎于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生活成本飙升、经济中断以及俄乌冲突,但事实上,美国政府一系列不负责任的经济、外交政策,才是通胀高企的根本原因。

  通胀处于高位 压力持续加剧

  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美国劳工部5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4月份CPI涨幅超过预期,仍处于数十年来最高水平,加大了整个经济的通货膨胀压力,也加重了美国家庭的负担。其中,4月份涨幅最大的包括住房、食品、机票和新车。

  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美国劳工部的报告几乎没有提供通胀正在降温的证据。报道引述经济学家的观点称:“通货膨胀不再仅仅局限于供应链——这些压力实际上正在变得更加广泛”。

  冯维江:美国国内通胀非常严重,价格水平达到40年来的高位。今年3月份CPI同比增长8.5%,较2月份的7.9%继续攀升,达到1981年12月以来的最高值。4月份虽小幅回落,但仍在8.3%的较高水平上。美国总统拜登表示,应对通货膨胀问题是联邦政府的优先事项。

  当前,美国物价上涨主要表现在食品、能源以及住房成本上涨,机票、家具、医疗和汽车保险的价格也有所上升。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类别,在截至3月的12个月期间,美国核心CPI上涨了6.5%,这是自1982年8月以来的最大升幅。此外,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美国在今年前3个月增加了170万个工作岗位,3月份有1150万个空缺职位。创下历史新高的空缺职位数据表明,美国用工需求强劲,退出劳动力市场的现象并未缓解甚至更趋严重。缺乏劳动力要素投入支撑的生产和增长不具备可持续性,此时加息可能只会进一步削弱增长动力,甚至让经济走向滞胀。

  李巍:美国正在经历40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胀高企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用品价格上涨,这使得收入不高的中下层民众,相比中上层民众受到更大冲击。同时,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影响供应链上游,企业成本随之抬升。此外,通胀带动房价上涨。数据显示,美国房价增速在2月份再次上升。凯斯—席勒全国房价指数监测的美国20个城市的房价,较上年同期飙升20.2%,高于1月份18.9%的年度增幅。

  孙立鹏:目前,美国面临的是全面性通胀,能源、食品、服务业价格等出现上升。尽管4月份CPI较3月份有所回落,但仍超出8.1%的预期,这与全球油价回调、美国民众减少支出等因素有关,美联储近期的加息行动也起到一定缓解作用。但总体来说,美国通胀水平仍然处于高位,面临严峻的加剧风险。

  单边主义盛行 经济政策失算

  美媒近日发布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民众认为国家经济状况为10年来最糟,多数人认为拜登政府的政策有损经济,政府抑制通胀不力。

  彭博社日前引述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的警告称,美国正在遭受40年来“最不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之苦。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发现,如果美国政府下调进口关税2个百分点,通胀有望随之下降1.3个百分点;如果美国取消2021年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将为美国企业和消费者节省810亿美元成本。

  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日前接受采访时提到一组数据: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已使美国公司损失超过1.7万亿美元,每年还使美国家庭开支增加1300美元。

  李巍:俄乌冲突的外溢效应是导致美国通胀高企的直接原因。冲突爆发后,美国及其盟友对俄发起极限制裁。地缘政治风险增大,影响市场预期,导致国际能源价格脱离供需基本面而呈现泡沫型增长,并快速传导到美国国内,推动油价飙升。同时,被视为“世界粮仓”的乌克兰受冲突影响,粮食生产和出口受阻,导致全球粮价飙升,美国也难逃影响。

  美国通胀高企的根本原因与其国内经济政策密切相关。2020年以来,为应对疫情冲击,美国两届政府在短短两年之内,相继出台4份大规模的支出法案,以刺激经济,总规模高达6.3万亿美元。巨额经济救助计划虽然可能有助于美国经济加速复苏和国内社会稳定,但加重了联邦政府的债务压力,不利于财政健康。数据显示,2021年3月,在美国政府推出万亿美元财政刺激政策后不久,美国的通货膨胀率飙升。

  冯维江:从短期来看,俄乌冲突造成的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助推美国通胀的主要原因。不过美国物价上行在俄乌冲突之前就已开始。2021年第二季度,美国核心个人消费支出平减指数(PCE)年化季率初值录得6.1%,创下1983年第三季度以来新高,但当时美联储并未给予足够重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2021年7月的声明仍坚称,“通货膨胀率上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暂时性因素”。因此,从中长期来看,美国通货膨胀是美国为应对经济增长疲软、疫情冲击等问题,长时间执行宽松货币政策积累效应的结果。

  此外,美国创新引领的技术进步速度下降,慢于其他国家的追赶速度,美国担心领先地位丧失,采取了抑制打压别国创新及出口、降低全球供应链效率等破坏性举措,这反过来加剧美国陷入滞胀的进程。

  孙立鹏:随着美国通胀压力加大,其国内要求取消对华商品加征关税的呼声不断高涨。美国政府单方面发动对华贸易战,挥起的经济大棒也打在自己身上,成为其国内通胀率上升的推动因素之一。过去,美国长期低通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在全球化背景下,新兴市场向其持续不断地输出较低价格水平的商品。如今,美国奉行单边主义,肆意“断供”“脱钩”“筑墙”,严重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及经济自由化态势,导致国际分工格局变化及经济效益降低。

  此外,客观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及其引发的产业链供应链危机产生的持续影响,推动了美国此轮通货膨胀。而美国政府抗疫不力,直至“躺平”,致使国内疫情反复不断,给生产、运输等都造成严重影响,加剧了美国供需失衡的结构型通胀压力。

  衰退风险上升 负面效应外溢

  5月5日,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50个基点至0.75%—1.00%区间,为2000年以来最大幅加息。美联储还宣布,6月1日起缩减规模近9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

  分析认为,美联储前期行动迟缓,如今为遏制通胀风险,不得不在加息、缩减资产负债表上“快步走”。这一政策失序不仅导致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上升,也造成负面外溢效应,冲击全球金融市场并加剧新兴市场压力。

  李巍:美国通胀由多重因素造成,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只能在短期内起到缓解作用,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加息在抑制通胀的同时,可能降低经济增长。随着中期选举临近,拜登政府急需交出一份可观的经济成绩单。在此背景下,美联储的加息节奏会更谨慎。

  目前,疫情和俄乌冲突都不知何时才能结束。美国通胀恐怕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美国通胀的直接结果是美元贬值,进而推高其他货币汇率。这将使其他国家在经济本就脆弱的情况下,还要面临货币升值压力,经济风险进一步增多。

  孙立鹏:美国通胀具有向外输出的特点,全球通胀将在较长时间内存在,外向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将持续面临输入性通胀压力。此外,其他国家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和衰退风险将加剧。高通胀将使许多国家的货币政策陷入两难境地:是收紧货币政策应对通胀,还是继续支持疫情影响下尚未恢复的经济?

  美国政府一系列不负责任的举措,也将使其自身遭到反噬。首先,通胀将使美国民众长期面临生活成本上升的压力。其次,全球经济风险上升,美国自身的外部经济金融环境也将随之恶化。第三,美国高通胀长期化以及滥用货币霸权,将导致美元信誉受损,进一步助推货币多极化趋势。

  冯维江:由于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美国通胀长期化将给全球贸易、直接投资、金融市场等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其他国家特别是G20中除美国之外的主要经济体,应当加强国际政策协调,采取共同立场,敦促美国采取更负责任的政策:第一,不要继续给俄乌冲突火上浇油、激化矛盾,而应为危机降温,也就是为未来进一步通胀降温;第二,打破贸易保护主义壁垒,让包括中国在内的制造业大国的商品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第三,放开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等领域对别国企业、机构、科学家的限制。技术进步是推动解决增长和通胀等问题的决定性力量,开放与合作是技术进步的永恒源泉。国际社会期待美国与其他国家建立支持创新的良性竞争秩序,为解决增长疲弱、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提供方案。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世界智能制造博览会在南京开展

  • 中国向中埃塞农业减贫示范村捐赠一批农业设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神舟二十号乘组换乘返航的刷屏热搜,到“太空烧烤”的温情热议;再到“十五五”期间中国计划发射4颗科学卫星任务……近期中国航天事业的新进展层出不穷。
2025-11-28 09:15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其标准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智能成果普惠于民以及在全球科技治理中赢得话语权。
2025-11-28 05:00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东阳镇隆胜村树莓园,凛冽寒风中,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霍俊伟正蹲在田埂上仔细查看果树修剪情况。
2025-11-28 05:00
11月27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付巧妹向媒体介绍了石峁遗址最新科学研究成果。
2025-11-28 05:00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旋磁共振实验室王亚教授等与浙江大学海洋精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在纳米尺度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25-11-28 05:00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