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抵制“小圈子”思维 共筑亚太合作“大舞台”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抵制“小圈子”思维 共筑亚太合作“大舞台”

来源:人民日报2022-05-11 13:44

  强推“印太战略”,搞“印太版北约”,威胁地区和平发展。中外专家学者等强调——

  抵制“小圈子”思维 共筑亚太合作“大舞台”

  本报记者 张梦旭 韩晓明 张志文

  北约一再东扩引发的俄乌冲突还在持续,造成巨大安全隐患和人道主义灾难。对此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美国及其主导下的北约,本应吸取教训、调整政策,却反其道而行之,企图祸水东引,将其触角伸向亚太。近来,美国拉拢地区国家、挑动分裂对抗的小动作不断。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正试图通过强推“印太战略”,搞所谓“印太版北约”,在亚太乃至世界范围内挑起阵营对抗,制造紧张局势,从而达到维护其霸权地位的战略目的。

  亚太是合作发展的热土,不应成为地缘政治的棋局。中外专家学者等指出,美国固守冷战思维,打着促进地区合作的旗号,玩弄地缘博弈的把戏,冲击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合作架构,损害地区国家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地区国家应自觉抵制冷战遗留的“小圈子”思维,共筑亚太合作“大舞台”,维护地区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势头。

  强推“印太战略”,破坏地区原有的通过合作维护安全与发展的势头

  从强化“五眼联盟”到兜售“四边机制”,从拼凑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到收紧双边军事同盟,美国大搞集团政治,严重威胁地区和平与稳定。

  “美国的‘印太战略’正在成为集团政治的代名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刘卿表示,美国“印太战略”严重冲击地区安全格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袁征指出,美国的“小圈子”做派悖逆历史潮流,具有浓厚的“新冷战”色彩,是零和思维的典型表现。

  泰国法政大学比里·帕侬荣国际学院教授杨保筠表示,美国的“印太战略”是以拉帮结伙的方式构筑符合美国利益的地区秩序,不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也会损害地区各国的根本利益。美国强推“印太战略”,要求地区国家选边站队,意在使地区国家出现新的大分化局面,破坏地区原有的通过合作维护安全与发展的势头。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指出,本届美国政府嘴上喊着多边主义,实际上却忙着在全世界拉帮结派搞“小圈子”,煽动对立。美国主导的集团政治出现了新特点:一是从过去更多地集中于经济和安全需要的具体合作,提升到战略以及意识形态层面;二是试图把各个“小圈子”进行嵌套式组合,打造一个更广泛而有层次的同盟体系,服务美国霸权。

  强推“印太战略”的逆流,与地区国家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共同愿景背道而驰,注定是没有前途的。地区国家普遍对“印太战略”持谨慎态度,不愿意选边站队。泰国学者吉迪帕·普卡指出,“印太战略”更重视地缘政治竞争,美国政府将东南亚视为“印太战略”的重要区域之一,是因为该地区在维护美国超级大国地位上起着重要作用。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今年3月底至4月初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访问美国期间,在与美国总统拜登的会谈开场及后来的记者会上,多次使用“亚太”一词。新加坡国务资政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也指出,无论这些名词的前缀是亚洲、跨洲,还是印度洋,“让我们把精力和创造力投入到建设和发展融合而非分歧的架构上”。

  美国在“印太经济框架”中占据单边主导地位,该框架存在一系列问题

  过去几十年亚太地区总体保持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为和平稳定锚、发展增长极、合作新高地。美国强推“印太战略”,声称要促进地区繁荣,实际上却处处体现“美国优先”,为本国政治和经济私利服务,对地区合作成果和未来发展前景构成严重威胁。

  韩国前外交通商部通商交涉本部长朴泰镐指出,美国推出所谓“印太经济框架”,企图通过加强与“印太”地区国家的关系,重塑地区环境,遏制中国不断增强的实力。美国试图通过“印太经济框架”就一系列贸易问题制定高层次规章,但是根据框架议程,参与国需毫无例外地接受其选定领域的全部标准。韩国应仔细权衡“印太经济框架”存在的地缘政治风险,慎重考虑其对韩国产业界和社会的各方面的影响。

  柬埔寨合作与和平研究所高级访问研究员亨利·陈指出,美国在“印太经济框架”中占据单边主导地位,该框架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是对等问题。二战后几乎所有的经济协议都是以市场开放和互利为基础,美国不开放其市场就无法实现对等原则。二是排他性条款带来的挑战。“印太经济框架”的许多目标国家都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成员,限制性和排他性条款会影响到这些国家对其他国际条约的承诺。三是该倡议在美国内存在严重争议,客观上会将目标国家拖入美国国内政治纠纷。

  马来西亚独立政治观察家阿兹米·哈桑也表示,美国并未致力于创造新的机遇、促进贸易往来,而是意图寻求拉拢东盟国家。

  美国学者也对“印太经济框架”表达了担忧。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总裁马修·古德曼和美国商务部前副部长威廉·赖因施共同撰文指出,大多数印太国家都不愿意支持“美国优先”的规则,他们对美国在该框架下的承诺是否持久表示疑虑。美国学者泽奈勒·加西亚在外交学者网站发表文章指出,把亚太地区重新界定为“印太地区”的做法因为在逻辑上自相矛盾的政策而受到削弱。“印太战略”没有考虑到地区经济一体化趋势,缺乏真正的贸易政策。

  31年前,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中国东盟关系一直走在地区合作的前列。中国自2009年起连续13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2020年以来,东盟连续两年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许利平指出,这体现了中国同东盟合作的韧性与巨大潜力。随着RCEP的正式生效,双方合作潜力将进一步释放,激发更多需求与市场。以排他性为出发点的“印太经济框架”,显然与地区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大势不符,很难给地区带来红利。

  亚太地区合作对应对全球挑战至关重要,有助于加强多边行动并管控战略和地缘政治问题

  当前,亚太面临着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是共建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大家庭,还是奉行冷战思维、搞阵营对抗的“小圈子”?显然,只有致力于持久和平、共同发展,坚持开放的地区主义,携手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才能开创更光明的未来。

  亚太珍视和平,反对破坏地区安宁。亚太地区合作大势不可阻挡,合作前景广阔。李显龙近日表示,大国竞争将导致亚太地区局势的不稳定,无助于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保持合作框架尤为重要。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亚太经济体间的贸易额创下30年来新高,区域内贸易势头强劲,提振了本地区的经济韧性。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日前刊发社论指出,亚太地区合作对应对全球挑战至关重要,有助于加强多边行动并管控战略和地缘政治问题。

  亚太要团结合作,反对制造分裂对抗。亚太在动荡变革世界中保持欣欣向荣,是地区各国团结奋斗的结果。“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迹象是,亚太经济体在不断增强贸易联系和价值链联系。”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朴之水表示,“我们必须在区域一体化与合作成果的基础上,支持恢复包容、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副主任克里希纳·斯里尼瓦桑认为,RCEP的生效体现出亚洲内部加强融合、推动经济一体化的意愿,RCEP成功实施有助于强化区域供应链,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亚太要自立自强,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所长郭延军表示,本地区国家总体上对美国提出的“印太战略”持慎重态度。大多数地区国家将经济社会发展视为第一要务,更加注重地区务实合作,亚太合作框架已经运行很长时间,合作基础较为牢固,因此更受大多数地区国家青睐。

  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始终扎根亚太、建设亚太、造福亚太。中国坚持扩大高水平开放,与地区国家签订或升级自由贸易协定,携手地区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亚太形成更紧密务实的合作新态势。郭延军认为,中国在亚太合作中的引领作用不断凸显,显著提升地区合作框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推动安全与发展在亚太合作中相互促进,为地区务实合作指明方向,助力各国携手迈向亚太命运共同体。”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逐梦海天 青春滚烫——记海军山东舰起降保障中队

  • 创新潮涌链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