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抵制“小圈子”思维 共筑亚太合作“大舞台”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抵制“小圈子”思维 共筑亚太合作“大舞台”

来源:人民日报2022-05-11 13:44

  强推“印太战略”,搞“印太版北约”,威胁地区和平发展。中外专家学者等强调——

  抵制“小圈子”思维 共筑亚太合作“大舞台”

  本报记者 张梦旭 韩晓明 张志文

  北约一再东扩引发的俄乌冲突还在持续,造成巨大安全隐患和人道主义灾难。对此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美国及其主导下的北约,本应吸取教训、调整政策,却反其道而行之,企图祸水东引,将其触角伸向亚太。近来,美国拉拢地区国家、挑动分裂对抗的小动作不断。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正试图通过强推“印太战略”,搞所谓“印太版北约”,在亚太乃至世界范围内挑起阵营对抗,制造紧张局势,从而达到维护其霸权地位的战略目的。

  亚太是合作发展的热土,不应成为地缘政治的棋局。中外专家学者等指出,美国固守冷战思维,打着促进地区合作的旗号,玩弄地缘博弈的把戏,冲击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合作架构,损害地区国家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地区国家应自觉抵制冷战遗留的“小圈子”思维,共筑亚太合作“大舞台”,维护地区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势头。

  强推“印太战略”,破坏地区原有的通过合作维护安全与发展的势头

  从强化“五眼联盟”到兜售“四边机制”,从拼凑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到收紧双边军事同盟,美国大搞集团政治,严重威胁地区和平与稳定。

  “美国的‘印太战略’正在成为集团政治的代名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刘卿表示,美国“印太战略”严重冲击地区安全格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袁征指出,美国的“小圈子”做派悖逆历史潮流,具有浓厚的“新冷战”色彩,是零和思维的典型表现。

  泰国法政大学比里·帕侬荣国际学院教授杨保筠表示,美国的“印太战略”是以拉帮结伙的方式构筑符合美国利益的地区秩序,不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也会损害地区各国的根本利益。美国强推“印太战略”,要求地区国家选边站队,意在使地区国家出现新的大分化局面,破坏地区原有的通过合作维护安全与发展的势头。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指出,本届美国政府嘴上喊着多边主义,实际上却忙着在全世界拉帮结派搞“小圈子”,煽动对立。美国主导的集团政治出现了新特点:一是从过去更多地集中于经济和安全需要的具体合作,提升到战略以及意识形态层面;二是试图把各个“小圈子”进行嵌套式组合,打造一个更广泛而有层次的同盟体系,服务美国霸权。

  强推“印太战略”的逆流,与地区国家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共同愿景背道而驰,注定是没有前途的。地区国家普遍对“印太战略”持谨慎态度,不愿意选边站队。泰国学者吉迪帕·普卡指出,“印太战略”更重视地缘政治竞争,美国政府将东南亚视为“印太战略”的重要区域之一,是因为该地区在维护美国超级大国地位上起着重要作用。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今年3月底至4月初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访问美国期间,在与美国总统拜登的会谈开场及后来的记者会上,多次使用“亚太”一词。新加坡国务资政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也指出,无论这些名词的前缀是亚洲、跨洲,还是印度洋,“让我们把精力和创造力投入到建设和发展融合而非分歧的架构上”。

  美国在“印太经济框架”中占据单边主导地位,该框架存在一系列问题

  过去几十年亚太地区总体保持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为和平稳定锚、发展增长极、合作新高地。美国强推“印太战略”,声称要促进地区繁荣,实际上却处处体现“美国优先”,为本国政治和经济私利服务,对地区合作成果和未来发展前景构成严重威胁。

  韩国前外交通商部通商交涉本部长朴泰镐指出,美国推出所谓“印太经济框架”,企图通过加强与“印太”地区国家的关系,重塑地区环境,遏制中国不断增强的实力。美国试图通过“印太经济框架”就一系列贸易问题制定高层次规章,但是根据框架议程,参与国需毫无例外地接受其选定领域的全部标准。韩国应仔细权衡“印太经济框架”存在的地缘政治风险,慎重考虑其对韩国产业界和社会的各方面的影响。

  柬埔寨合作与和平研究所高级访问研究员亨利·陈指出,美国在“印太经济框架”中占据单边主导地位,该框架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是对等问题。二战后几乎所有的经济协议都是以市场开放和互利为基础,美国不开放其市场就无法实现对等原则。二是排他性条款带来的挑战。“印太经济框架”的许多目标国家都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成员,限制性和排他性条款会影响到这些国家对其他国际条约的承诺。三是该倡议在美国内存在严重争议,客观上会将目标国家拖入美国国内政治纠纷。

  马来西亚独立政治观察家阿兹米·哈桑也表示,美国并未致力于创造新的机遇、促进贸易往来,而是意图寻求拉拢东盟国家。

  美国学者也对“印太经济框架”表达了担忧。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总裁马修·古德曼和美国商务部前副部长威廉·赖因施共同撰文指出,大多数印太国家都不愿意支持“美国优先”的规则,他们对美国在该框架下的承诺是否持久表示疑虑。美国学者泽奈勒·加西亚在外交学者网站发表文章指出,把亚太地区重新界定为“印太地区”的做法因为在逻辑上自相矛盾的政策而受到削弱。“印太战略”没有考虑到地区经济一体化趋势,缺乏真正的贸易政策。

  31年前,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中国东盟关系一直走在地区合作的前列。中国自2009年起连续13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2020年以来,东盟连续两年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许利平指出,这体现了中国同东盟合作的韧性与巨大潜力。随着RCEP的正式生效,双方合作潜力将进一步释放,激发更多需求与市场。以排他性为出发点的“印太经济框架”,显然与地区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大势不符,很难给地区带来红利。

  亚太地区合作对应对全球挑战至关重要,有助于加强多边行动并管控战略和地缘政治问题

  当前,亚太面临着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是共建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大家庭,还是奉行冷战思维、搞阵营对抗的“小圈子”?显然,只有致力于持久和平、共同发展,坚持开放的地区主义,携手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才能开创更光明的未来。

  亚太珍视和平,反对破坏地区安宁。亚太地区合作大势不可阻挡,合作前景广阔。李显龙近日表示,大国竞争将导致亚太地区局势的不稳定,无助于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保持合作框架尤为重要。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亚太经济体间的贸易额创下30年来新高,区域内贸易势头强劲,提振了本地区的经济韧性。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日前刊发社论指出,亚太地区合作对应对全球挑战至关重要,有助于加强多边行动并管控战略和地缘政治问题。

  亚太要团结合作,反对制造分裂对抗。亚太在动荡变革世界中保持欣欣向荣,是地区各国团结奋斗的结果。“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迹象是,亚太经济体在不断增强贸易联系和价值链联系。”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朴之水表示,“我们必须在区域一体化与合作成果的基础上,支持恢复包容、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副主任克里希纳·斯里尼瓦桑认为,RCEP的生效体现出亚洲内部加强融合、推动经济一体化的意愿,RCEP成功实施有助于强化区域供应链,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亚太要自立自强,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所长郭延军表示,本地区国家总体上对美国提出的“印太战略”持慎重态度。大多数地区国家将经济社会发展视为第一要务,更加注重地区务实合作,亚太合作框架已经运行很长时间,合作基础较为牢固,因此更受大多数地区国家青睐。

  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始终扎根亚太、建设亚太、造福亚太。中国坚持扩大高水平开放,与地区国家签订或升级自由贸易协定,携手地区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亚太形成更紧密务实的合作新态势。郭延军认为,中国在亚太合作中的引领作用不断凸显,显著提升地区合作框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推动安全与发展在亚太合作中相互促进,为地区务实合作指明方向,助力各国携手迈向亚太命运共同体。”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龙羊峡畔的高原“渔光曲”

  • 昔日盐碱地 秋日绽斑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0月20日,记者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了解到,该中心联合广东省科学院组成的研究团队,日前在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发现了一处小行星撞击形成的地质遗迹——金林陨石坑。
2025-10-21 09:49
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Grace Hendricks和同事证明,一种mRNA版本的新冠纳米颗粒疫苗在小鼠体内产生的免疫反应是标准mRNA疫苗的28倍。
2025-10-21 09:42
10月1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举办“用于太阳磁场精确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AIMS)研制总结暨未来科学规划研讨会。”
2025-10-21 09:39
单日就可最多烘干稻谷5000吨。
2025-10-21 09:28
农业农村部20日宣布,从当前开始到冬至(12月21日),启动实施奋战60天抗秋汛抢麦播促壮苗行动。
2025-10-21 09:24
农业保险作为灾后恢复生产的重要政策工具,如何更好守护农民“钱袋子”?
2025-10-20 09:55
安徽师范大学校长熊宇杰教授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关科研团队,成功创制出亚纳米级高熵合金,这一方法具备广泛普适性,可制备包含多达十种金属元素的高熵合金。
2025-10-20 09:51
财政部日前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064亿元,同比增长3.1%。
2025-10-20 09:4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国强教授团队17日在《科学》杂志发表一项神经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揭示了大脑高效传递信息的“微观密码”。
2025-10-20 09:43
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人员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人才队伍。
2025-10-20 09:41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报告称,2024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创下历史最大增幅,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5-10-17 09:51
10月17日,《科学》发表了庾强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5-10-17 09:46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消息,今年夏粮旺季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
2025-10-17 09:42
监测显示,15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出现7至8级大风,局地阵风10级;新疆、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最高气温下降6℃至10℃,局地12℃以上。
2025-10-17 09:41
10月14日,随着满深502-H3井钻头穿透8380米地层,这口历经岩层卡阻、垮塌风险与高含硫考验的超深井成功完钻,成为塔里木油田“十四五”期间第223口8000米级超深井。
2025-10-17 09:38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