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化解乌克兰危机,“解铃还须系铃人”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化解乌克兰危机,“解铃还须系铃人”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05-10 12:56

  自2月底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冲突外溢效应日益严重。

  冲突应当如何化解?中国有两句老话,一句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另一句是“解铃还须系铃人”。关键是当事方要展现政治意愿,着眼当下,面向未来,找到妥善解决办法,其他方面可以也应当为此创造条件。

  回顾历史,美国及其主导的北约一直是俄乌冲突的“系铃人”。30多年来,由美国主导的北约,一味追求绝对安全,违背最初“不再东进一英寸”的承诺,无视俄罗斯的安全关切,高调推进北约五轮东扩,不断将俄罗斯逼向墙角,埋下俄乌冲突的种子。近期,俄乌冲突不断激化,冲突的根源是北约东扩。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作为始作俑者和最大推手的美国,在大洋彼岸大搞离岸平衡,在劝和上躲得远远的,在市场上赚得满满的,军火热销,油气大卖,金融资本源源不断回流。据英国媒体报道,美国今年3月仅接收12名乌克兰难民。正如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日前在“求和平、促发展:全球20国智库在线对话会”上答问时所指出的:“这种鲜明反差很好解释了为什么有人热衷于拱火浇油,极力阻挠俄乌和谈。说穿了就是想发战争财,靠牺牲乌克兰控制欧洲,削弱俄罗斯,延续霸权强权。如此一举多得,难怪乐此不疲。”

  美国对俄罗斯实施全方位、无差别制裁,已经造成两大恶果:一是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和民生,引发全球粮食、能源、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成巨大破坏,加剧全球经济滞胀趋势和复苏难度。二是让冷战思维死灰复燃,阵营对抗重现欧洲大陆,给全球安全局势带来极大不确定性。这绝非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做法。

  作为俄乌近邻的欧洲各国,则被迫承受俄乌冲突带来的冲击和挑战。“粮食紧了,能源缺了,难民多了,失业增了,经济难了,而且战争何时结束还不知道”。俄乌冲突的外溢效应已对欧洲的经济社会造成深重的负面影响。紧张的安全局势令欧洲各国安全“焦虑”与日俱增,被迫绑上美国战车,让欧洲各国加重在政治、外交、防务上的对美依赖,欧洲战略自主的雄心再次搁浅。

  欧洲各国是时候对欧洲安全问题及自身在乌克兰危机中扮演的角色进行反思了。化解安全“焦虑”的根本之道,是通过政治对话,找到与俄罗斯平等相处、实现欧洲大陆长久和平的办法。当务之急是为欧洲安全计,拿出诚意推动俄乌对话谈判,早日停火止战。长久之道是摆脱随美起舞的惯性,摒弃冷战思维,拒绝阵营对抗,展现独立的对外政策,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架构。

  一个安全稳定的欧洲,符合欧洲各国及全世界的利益。美国和北约作为俄乌冲突的“系铃人”,如果真的为欧洲和世界安全计,就该收敛自己的私欲,展现应有的担当,停止“拱火”“浇油”“递刀”,担负起“解铃人”的责任,积极劝和促谈,给紧张局势降温、灭火。

  高 乔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即将开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