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华国际时评|述评:智者不惑,投资中国需要大格局
首页> 国际频道> 锐评速览 > 正文

新华国际时评|述评:智者不惑,投资中国需要大格局

来源:新华网2022-04-29 10:43

  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 述评:智者不惑,投资中国需要大格局

  新华社记者傅云威 徐超

  中国经济行不行,投资中国有没有前景?

  针对上述问题,视角不同,看到的景致大为不同;眼界不同,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格局不同,作出的决策高下悬殊。

  英国《金融时报》日前报道,多家国际投行正在上海推进雄心勃勃的业务扩张计划,其策略不会因当前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而改变。

  全球投行的布局动向,历来被视为预判经济前景的晴雨表。在上海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投行的“逆行”决定,无异于为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

  这启发全球投资者,越是面对困难和挑战,越要把握大格局,从而对中国市场作出富有远见的决策。

  把握大格局,就要深刻理解中国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所蕴含的宝贵而确定的红利。

  过去十余年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从一度高达67%,降至今年一季度的34.8%;而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高位,去年为79.1%。

  这一升一降,展现了中国经济由外而内的动能变化,其背后是中国十余年间积累的超大市场规模和产业集群实力,这赋予中国经济抵御外部风险的更强能力,有效稳定了增长确定性和投资回报预期。

  中国美国商会近期报告显示,即使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仍有超六成受访企业计划今年加大在华投资。《金融时报》援引一名熟悉高盛投资上海计划人士的话说:“我们对在中国业务的规划是50年的。几个月的业务干扰不足以改变这种战略思维。”

  立己达人。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辅相成,正是有了前者的稳健畅通,才有了后者的有序交融。二者合力成就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活力,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经济贡献了宝贵确定性。

  把握大格局,就要清晰洞察中国主张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巨大发展机遇。

  今年一季度,中国实际使用外资3798.7亿元,同比增长25.6%。这背后是中国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系列重大举措。

  从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更高质量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到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深入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中国扩大开放的决心和行动给投资者吃了定心丸。

  即便在国内外疫情反复、地缘政治紧张、美联储货币政策急转弯等不利因素影响下,不少跨国企业仍在华新设项目或新增产线,把中国市场视为避风港和财富源。华南美国商会近期报告显示,超过九成受访企业选择中国作为投资目的地之一。2022年,76%的美企有对华再投资计划。

  “从经济角度来看,一些最明智和最有能力的国际领导力来自中国政府,中国一直在努力克服挑战。这些因素都使我们认为中国将是一个长期投资的好地方。”澳大利亚塔纳拉资本公司董事长约翰·威利上周这样告诉客户。

  针对有关外资撤离中国的报道,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原署长罗思义表示,最好的反击就是用事实说话。中国吸引外资规模连年增长,已证明中国对外国投资的吸引力。

  “最重要的不是看它们(外资企业)说了什么,而是看它们做了什么,特别是看它们把钱投到哪里。”他说。

  把握大格局,就要敏锐发掘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加快推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所释放的新的发展红利。

  数据显示,中国五年来累计授权发明专利253.1万件,年均增长13.4%;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三年位居世界首位,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

  窥一斑可见全豹。当前,中国立足高质量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激发市场创新活力和绿色发展动力。可以说,一系列高质量发展新政,顺应中国经济转型之需,创造出新发展红利。

  “全球创新中心正在向亚洲东移。中国的表现非常亮眼。中国是唯一进入全球创新指数前15名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主任刘华说。

  “公司看好中国经济基本面和数字经济、低碳等领域的前景,对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倍感振奋,将加大在华投入。”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说。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疫情反复和短期波动,不会击垮中国经济,只会淬炼中国治理和中国韧性,激发中国创新和中国活力。

  当前语境下,华尔街知名投资人巴菲特所谓“别人恐惧,我贪婪”的信条,或许可以解读为:特殊时期,只有把握大格局的投资者,方能做到长远筹谋,并最终收获中国红利。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熊猫搬新“家” 我国再添一座大熊猫基地

  • 第138届广交会闭幕 到会境外采购商人数创新高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经研究决定,原计划11月5日实施的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2025-11-05 10:59
4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在京举行2025年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2025-11-05 04:20
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2025-11-05 03:50
近日,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11-05 04:20
科技论文是衡量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
2025-11-05 04:20
近年来,中国审定推出了一批高产稳产、绿色节水、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2021年,这一情况出现了转变:“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等3个国产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审定,中国白羽肉鸡育种攻关实现从0到1的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09:06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2025-11-04 04:25
人工智能的出现源于人类对提升生产效率与改善生活品质的持续追求,这一根本动因要求其发展必须始终以服务人类、增进福祉为核心。
2025-11-04 04:25
如何在新学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做好运动前准备和运动后体能恢复,已成为受到广泛重视的问题。
2025-11-04 04:25
我所在的他山中学,是贵州黔北山区的一所普通县中,有着4000多名师生。作为校长,我常常在思考:在现有条件下,如何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成长路径?在日复一日的探索中,
2025-11-04 04:25
11月3日11时47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1-04 04:35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示物种,保护鸟类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环节。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2025-11-03 05:05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刻把握我国城市发展所处历史方位”,“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
2025-11-03 05:05
“从南极到北极,从草原到荒漠,到处都有昆虫的踪迹……”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内,参会观众被讲解员李姗姗的讲述深深吸引。
2025-11-03 05:05
4日,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
2025-11-05 04:20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在湖北宜昌“石板滩生物群”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复杂三维潜穴系统,
2025-11-03 05:05
秋水长天间,太湖正激荡起智能时代的万千涟漪。日前,以“万物智联,无尽前沿”为主题的2025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江苏无锡举办,一场关于万物智联的对话就此展开——人工智能如大脑般睿智思考,物联网似躯体般敏捷连接,当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双向奔赴,万物就有了“感知”,人类正迎来一个全新智能时代。
2025-11-03 05:05
秋冬之际,正是候鸟迁徙之时。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从我们头顶飞过的候鸟,比以前更多了! 2024年全国水鸟同步监测结果显示,我国越冬水鸟总数达505.9万只,创最高纪录。
2025-11-03 05:05
HPV疫苗自2025年11月10日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11年11月10日后出生的满13周岁女孩可以免费接种双价HPV疫苗。
2025-10-31 10:16
近日,飓风“梅利莎”横扫加勒比地区,成为近年来影响该地区最猛烈的飓风之一。
2025-10-31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