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系列对话未有进展 俄与西方分歧难解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系列对话未有进展 俄与西方分歧难解

来源:新华网2022-01-15 08:3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华社莫斯科1月14日电 (国际观察)系列对话未有进展 俄与西方分歧难解

  新华社记者黄河

  近期围绕乌克兰等问题,俄罗斯在与美国举行战略稳定对话之后,又分别于12日与北约和13日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欧安组织)框架下与西方开展对话,但这些对话均未取得实质性成果。

  分析人士指出,俄罗斯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乌克兰问题上存在根本性分歧。而作为重要当事方的欧洲国家因对俄偏见、自主不足、立场不一等原因,也未能在推动对话取得进展方面起到应有作用。如果各方不能达成共识,欧洲安全形势将难有根本性改善,甚至不排除持续恶化的可能。

  1月13日,俄罗斯常驻欧安组织代表卢卡舍维奇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出席记者会。(新华社发,乔治斯·施耐德摄)

  对话没有成果

  俄罗斯-北约理事会会议12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北约总部举行。闭门会议持续约4个小时,但双方未取得实质性共识。

  俄外交部副部长格鲁什科在会后表示,此次会议暴露出双方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存在大量分歧。关于俄方最为关切的北约东扩问题,他重申,北约应向俄提供不再东扩的法律保障。但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会后表示,北约愿与俄就军控问题开展对话,但不会允许俄阻挠乌克兰加入北约。

  一天后,欧安组织常设理事会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了会议。俄罗斯、美国和乌克兰均是该组织成员,乌克兰局势以及俄与西方关系再次成为会议焦点。尽管俄美代表表达了对话意愿,但因乌克兰问题引发的外交危机未能得到缓解。

  美国常驻欧安组织代表卡彭特表示,美方有对话的意愿,同时也在为危机可能进一步升级做准备。俄常驻欧安组织代表卢卡舍维奇在会后对媒体说,西方国家对俄方提出的关于乌克兰和欧洲安全建议的反应令俄方感到失望,但俄不会放弃外交努力。

  此前,俄美于10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了战略稳定对话。从结果看,俄与西方的连续三轮对话均未能取得实际成果。

  存在根本分歧

  近期,俄罗斯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围绕乌克兰和北约东扩等问题矛盾不断加剧。俄乌在边境地区部署大量军事力量。西方不断渲染俄罗斯“入侵”威胁,俄方则强调北约挤压俄安全空间。

  2021年8月24日,在乌克兰首都基辅,坦克在阅兵式上列队行进。(新华社发,谢尔盖·斯塔拉斯坚科摄)

  俄方一直寻求北约以法律形式保证不再东扩,不把乌克兰等国纳入北约,并于去年12月向美方提交了包含这些内容的相关条约草案。在本周的三轮对话中,俄方重申了这一要求,同时表示希望欧洲伙伴摒弃视俄为对手的危险逻辑。

  专注研究北约问题的比利时作家米歇尔·科隆认为,美国曾承诺北约不向俄罗斯方向扩张,俄方提出的要求很合理,“这是正常的要求,是在追求和平”。

  但从俄与西方三轮对话的结果来看,俄方希望就安全问题在战略层面得到北约积极回应,但北约回绝了俄方诉求,只愿与俄开展军事技术谈判。俄高等经济大学欧洲和国际综合研究中心副主任苏斯洛夫说,如果俄选择就军事技术问题与北约协商,不仅意味着间接认同北约对乌克兰的“开放政策”,也意味着俄放弃自身在战略层面对安全问题的基本主张,这是俄方不能接受的。

  俄罗斯国际事务理事会主任科尔图诺夫指出,俄与北约在欧洲安全的概念界定、保障方式和公平性等方面存在根本性分歧。

  欧洲难解困境

  俄罗斯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乌克兰问题上剑拔弩张,导致欧洲面临严峻安全困境。不论是北约还是欧安组织,欧洲国家都是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却未能通过与俄对话推动局势走向缓和。分析人士指出,这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图为2021年5月21日拍摄的欧盟旗帜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欧盟总部外飘扬的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郑焕松摄)

  一是欧洲国家因冷战历史对俄罗斯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冷战期间,苏联一直被描绘为试图侵略欧洲的邪恶力量,对苏联继承者俄罗斯的“恐惧”深深根植于欧洲人记忆之中。随着近年来俄与西方关系恶化,这种“恐惧”重新滋长,欧洲对俄难以建立信任。

  二是欧洲尚未实现战略自主。尽管欧盟日益强烈地表达追求“战略自主”的意愿,但在安全问题上至今仍依赖美国提供“保护伞”。欧盟在军事上无法独立,导致其在西方与俄安全对话中分量不足,只能在围绕乌克兰问题的国际博弈中被边缘化。

  三是欧洲各国对俄立场不一。德国等“老欧洲”国家对俄虽有担心,但也与俄开展经济尤其是能源合作,加上重视自身独立性,因此对俄态度较为理性。中东欧一些“新欧洲”国家则普遍视俄为威胁,对俄态度强硬,更加依赖美国。欧盟领头羊德国去年又发生政府更迭,使欧洲少了一位强有力的领导人,各国对俄立场更加难以统一。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欧洲国家不能与俄就安全诉求达成共识,在核心问题上找到妥协点,欧洲安全形势将难有根本性改善,甚至还可能持续恶化。一旦爆发冲突,直接受害者不会是美国,而将是欧洲国家。(参与记者:任珂、李骥志)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