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让世界读懂中国共产党——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引国际热议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让世界读懂中国共产党——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引国际热议

来源:新华社2021-11-24 10:4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华社北京11月23日电(记者郝薇薇刘健)“8日早晨,当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的300多名委员和候补委员开始参加为期4天的闭门会议时,阳光明媚的天气已经使一些冰雪消融。”11月8日,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开幕,西班牙《世界报》第一时间发出报道。

  与此同时,路透社、《纽约时报》、塔斯社等众多国际媒体也都高度关注这次会议。“一次特别重要的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议”“这份决议将在未来几十年影响中国国内政治和社会”“对21世纪产生重要影响”……“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出现在世界各大媒体网站的重要位置,成为国际社会的热议焦点。

  这是一场在中共建党百年之际、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重要会议。百年奋斗,换了人间;再启新程,勇毅前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奇迹”的秘诀是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人类发展意味着什么?通过对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的追踪和观察,世界得到了更清晰丰富的答案,也更加读懂了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的初心使命、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风范。

让世界读懂中国共产党——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引国际热议

这是2018年8月13日通过无人机拍摄的船舶在湖北省武汉市阳逻港区水域行驶。(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探寻制度密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奇迹’的根本缔造者”

  一个拥有超大规模人口的后发国家,用数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国家数百年的工业化历程,靠的是什么?一位位不带偏见的海外学者和观察家解码“中国奇迹”,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寻求伟大复兴的奋斗中扮演着非凡角色,“党的领导”是“中国奇迹”最核心的制度密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奇迹’的根本缔造者。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它始终处于经济社会政策设计和实施的核心地位。”古巴国际政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爱德华多·雷加拉多说。

  肯尼亚国际问题学者卡文斯·阿德希尔将中国共产党称为“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核心引擎”。他指出,正是这一“核心引擎”团结各方力量,创造了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让世界读懂中国共产党——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引国际热议

  6月25日10时30分,一辆复兴号高原内电双源动车组缓缓驶出拉萨火车站,向林芝市进发。这标志着全长435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的拉林铁路建成通车,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建成,同时复兴号实现对31个省区市全覆盖。(新华社记者觉果摄)

  柬埔寨柬中关系发展学会会长谢莫尼勒认为,“中国奇迹”离不开“强有力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了“政策的延续性和发展的稳定性”。

  “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的这个“根本问题”,为国际社会读懂中国共产党、理解中国政治文明提供了一把关键钥匙。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久加诺夫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关键在于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芬兰共产党主席尤哈-佩卡·瓦伊萨宁曾参加2017年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以及今年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对中国共产党治党治国的经验十分关注。在他看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政治探索与实践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义重大。

  中国共产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的阐释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纳伊朱说,中国共产党善于总结经验,具有强大的自我革新和保持活力的能力。世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方面的成长和成熟。

  “往下一步,中共在新的百年要为何而奋斗?”新加坡《联合早报》认为,除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共还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现代范式”。

  汲取治理智慧:“研究中共的治国理论,一定可以获得许多启发”

  11月16日,新华社以中、英、法、西、俄、阿、葡、日、德等多语种播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文。国际媒体注意到,决议“重点聚焦在中共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上”。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一直关注中国发展的海外学者和观察家们对此有着真切感受和强烈共鸣。

  法国中国问题专家莱娅·贝西对脱贫攻坚战感到由衷钦佩。“我们看到中国经过艰苦努力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证明自己探索的道路是成功的。”

  曾多次访华的古巴国际政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雷加拉多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深有感触,同时认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至关重要”。

  芬兰共产党主席瓦伊萨宁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等新时代中国策中看到中国发展的广阔前景。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尤里·塔夫罗夫斯基认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表明中共更加关注民众福祉。“中国将成为中产阶层居多、内部市场庞大的国家”。

  “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这些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世界更深入地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逻辑,也不断汲取着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经验。

  作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柬文版译者之一,柬中关系发展学会会长谢莫尼勒对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有深入研究,还推动启动了柬中友好扶贫示范村项目。他说:“各国如能很好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论,一定可以获得许多启发。”

让世界读懂中国共产党——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引国际热议

  11月18日,在山东省惠民县银丰食用菌合作社,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银耳种植加工技术指导。(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巴基斯坦观察家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和成就为人类现代化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巴基斯坦应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通过实行共同富裕的整体性政策,实现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经济可持续发展。

  老挝总理潘坎表示,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让老方进一步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老方愿积极学习借鉴全会精神,同中方携手发展具有各自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

  问道人类未来:“这种东方式世界观有助于建设一个更加和平、繁荣的世界”

  在报道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时,法国《费加罗报》网站使用了这样一个标题:“一个世纪的历史,为了更好地锁定未来。”

  总结中共百年历史,指明中国未来道路,在“历史”之外,“未来”是国际社会解读这场会议的另一个重要视角。将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放在世界百年变局背景下观察,更能看清其对全球未来的意义。

  “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在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十个坚持”中,“坚持胸怀天下”是其中之一。

  英国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副主席道格拉斯·麦克威廉姆斯说:“中国不断扩大开放,为包括欧洲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创造合作机遇,这不仅有利于中国自身发展,也有利于世界各国发展。”

  “马尔代夫新闻网”资深编辑哈姆丹·沙基尔认为,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对全球具有“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中国的政策直接影响得到中国帮助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福祉。“中国共产党强调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积极信号”。

让世界读懂中国共产党——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引国际热议

  这是2019年9月6日拍摄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码头。(新华社发,莱夫特里斯·帕察里斯摄)

  正在天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巴基斯坦青年穆阿兹·阿万对此有着切身体会。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巴中经济走廊给他的国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巴中经济走廊建设为我的同胞们带来了工作机会,提高了国家的发电能力,改善了交通路网的联通水平。”阿万说,“我期待走廊建设再上新台阶,让两国人民共享更丰硕的发展成果。”

  在巴西瓦加斯基金会教授埃万德罗·卡瓦略看来,新时代中国外交更加积极有为,为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难题提出了一系列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思想,强调尊重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因此更具包容性。从长远看,这种东方式世界观有助于建设一个更加和平、繁荣的世界”。(参与记者:林朝晖、白林、毛鹏飞、胡晓光、陈静、郭骏、唐霁、蒋超、章建华、王慧慧、唐璐、陈威华、赵焱)

[ 责编:王丽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包银高铁铺轨忙

  • 内蒙古乌兰浩特:加紧生产备春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6项标准是我国环境基准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与《淡水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和《海洋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试行)》配套使用。
2025-02-21 10:07
日前,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完钻,钻探深度10910米,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
2025-02-21 10:06
该规定提出,严明资格条件,规范准入程序,完善退出机制,严禁将会员类型与人才“帽子”挂钩、“交钱就能入会”等行为。
2025-02-21 10:04
钙钛矿材料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色纯度高、色域广等独特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超高清显示技术的理想材料。
2025-02-21 10:03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20日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2025-02-21 10:02
最近,全国多地将DeepSeek等人工智能系统应用于政务和公共服务。
2025-02-20 14:40
DeepSeek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持续:不仅多个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各个行业也密集搭上这趟“快车”。2月4日,DeepSeek系列大模型正式上线昇腾社区,开发者可一键获取DeepSeek系列模型,并支持昇腾硬件平台上开箱即用。
2025-02-20 10:02
近日,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处置训练设施顺利通过最终验收,在国家西南应急救援中心正式交付使用。
2025-02-20 02:50
19日,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发布了“天关”卫星的最新发现。
2025-02-20 02:50
夜幕低垂,驾车穿行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隧道中,柔和光线如点点星光洒下,为隧道披上一层温暖的光纱,照亮往来的车辆。
2025-02-20 02:5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5-02-20 02:50
在万里风沙线上筑起“绿色长城”
2025-02-19 09:4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
2025-02-19 09:47
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02-19 09:45
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期刊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规范学术团体治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2025-02-19 09:44
2025年开年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态势。
2025-02-19 09:42
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5-02-18 09:33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2-18 09:32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2025-02-18 09:32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
2025-02-18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