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外媒:中共领导下的中国治理模式最终会获得胜利
首页> 国际频道> 外媒聚焦 > 正文

外媒:中共领导下的中国治理模式最终会获得胜利

来源:海外网2021-07-07 21:2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以执政党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如何治理好一个国家,成为摆在刚诞生28年的中共面前的必答题。70多年来,全世界都在持续关注这场“赶考”。

  70多年来,中共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递交了一份证明自己执政能力的优异答卷。

  在中共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上,国际社会再次掀起热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答案里有不少关于中共执政方式的高度赞许:中共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水平,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不断凸显。

  科学执政——

  “理论创新成就大党奇迹”

  作为一个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长期保持执政生机与活力的原因何在?

  俄罗斯塔斯社报道认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不断发展壮大,带领中国取得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共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不断更新理论基础。这样的理论基础更加适应当代中国的发展需要。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专家埃列奥诺拉·皮沃瓦罗娃评价称,“中共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秘诀。”

  “意识形态与时俱进成就大党奇迹。”阿根廷《经济学家报》网站刊文称,中共能够在不同的历史进程中推动意识形态进化以应对每一次的需求和挑战,与其非凡的现实主义、务实主义、长远眼光和精心策划密不可分。这也是中共在百年道路上成功的关键。

  “今天的中国独立、富足、强大,这归功于中国共产党及其团结整个国家的能力。”巴西《环球报》网站刊文称,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自我改革和完善,吸收国外技术,使组织机构适应其需要,创建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从而使7亿多人摆脱贫困。根据国情打造市场经济,中国共产党使国家实现了现代化,并将中国日益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强国。

  孟加拉国共产党(马列)总书记迪利普·巴鲁阿在孟加拉国主流媒体RTV电视台播出的访谈节目《聚焦中国》中表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体现在,不论经历怎样的风雨和磨砺,不忘初心、不忘宗旨,在不断总结经验和自我修正中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道路,不断向前。中国共产党最难能可贵的成就还在于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分享成功经验,并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俄罗斯亚太研究中心主任谢尔盖·萨纳科耶夫强调,可以在中共建党100周年到来之际作出一个重要结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是极富生命力的。他说:“马克思主义不仅仍在发展,还在实践中得到了生动体现。邓小平说过,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其要义是市场并不违背人民利益,相反还可以开辟发展道路。”

  厄瓜多尔《宇宙报》网站刊发西班牙IE大学中国中心主任费利克斯·巴尔迪维索的署名文章,分析了中共如此坚韧,尤其是在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取得空前进步的原因。文章认为,中共对“和谐”文化的崇尚似乎在默默发挥着作用。“和谐”通过协调不同的当事人和利益攸关方来发挥作用。中国不断尝试将市场主体利益与国家公共利益结合起来的方式。这种结合会转化成集中办大事的力量,从而加快了发展进步的步伐。这种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方式,反过来又与影响深远的发展目标相协调,使国家坚定地朝着一个方向前进。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中国人的务实心态。这在政治上转化为这样一个事实:中共实行的政策使其不断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目标和方法。上述所有这些因素都有助于增强中共的生命力。

  反腐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国对腐败采取零容忍态度。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称,反腐极大地遏制了官员滥权情况,提升了中共在全国民众中的支持度。“软实力”理论提出者、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指出,中共的软实力是其本身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反腐深得人心,增强了中共的软实力。

  民主执政——

  “中国民主是‘全球最有效的’”

  俄罗斯《独立报》刊发题为《中国民主是“全球最有效的”》文章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既植根中国土壤、彰显中国智慧,又积极借鉴和吸收人类政治文明优秀成果,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这种政治协商制度的本质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在中共领导下参政议政。

  俄罗斯科学院普里马科夫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亚历山大·洛马诺夫指出:“中国的八个民主党派发挥了有益的作用。它们协助解决很多具体任务——与知识分子和华侨协作、与台湾对话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仅在中央层面,还在全国各地发挥作用。政协能帮助中共找出民众不满的问题事项,能代表更广泛的意见。”

  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分析称,“中国的纵向民主是建立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力量的平衡上的”,“两者的合力”促进了国家的强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成效最终的“判断权在人民手中”。

  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国家治理中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安排。美联社在一篇报道中提到,作为政治协商机构,近年来政协的重要性越发凸显,政协委员通过这一平台提出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并提出建议和办法。加拿大学者马克·沃伦注意到“中国积极鼓励协商民主的发展”,他将这种做法概括为“治理驱动的民主”。

  《华盛顿邮报》2021年5月发布的民意调查显示,中国公民对本国政府信任度达98%。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2020年7月发布的另一项民调显示,中国人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满意度超过93%。报告认为,“中国共产党一如既往的强大。民众对政策的广泛支持使该党具有了更加深厚的韧性”。这些调查结果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能够长期执政并得到人民支持的“密码”,那就是以人民为中心。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中心主任里奥斯表示,中共历经严峻考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又始终不忘为广大人民谋福祉的初心。这就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获得人民支持,带领广大人民将曾经积贫积弱的国家建设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根本原因。

  德国政治学家、社民党“基本价值委员会”副主席迈尔和美国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从组织建设的角度观察到,中共的开放性是其治国理政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沈大伟指出,“中共是唯一一个向社会各群体开放的政党,吸引更多阶层加入”,因而能不断适应变化。迈尔分析说,由于“社会不同阶层或者民众的利益诉求和想法都在党内有所体现或表达”,“多元化的意见和利益诉求在讨论中都可以得到阐述,这样的现代化进程对中国社会是有益的。”

  依法执政——

  “坚定不移推进依法治国”

  法治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治理方式,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肯尼亚首都调频网站刊文称,中共坚定不移地追求法治。鉴于中国庞大的国土面积和人口规模,如果人民感受不到公正和平等,中共想要治理好国家几乎是不可能的。中共领导下的中国治理模式最终会获得胜利。世界可从中国崛起中汲取经验,但最重要的就是中国执政党的能力。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德国全球新闻网称,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公报内容中,“制度”一词出现的频率最高。此外,“治理”“完善”“法治”等词汇也高频出现。这表明,未来中国发展将更加制度化、法治化。

  路透社报道称,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报道引述公报内容称,中国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中国通过立法和机构改革等方式加强依法治国、依法反腐。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确立国家监察委员会作为国家最高监察机关的法律地位。美国《世界日报》认为,国家监委整合原监察部、反贪总局等机构,旨在实现反腐工作的制度化与常态化。路透社评述称,新的国家监察体制作为党和国家自我监督体系的“拱心石”,实现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的协调并进,使“纪律之笼”和“法律之笼”无缝对接。

  智利《第三版时报》网站刊发西班牙中国问题专家胡利奥·里奥斯的署名文章称,今天,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将推进依法治国作为执政的新基础,另一方面在重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以示对建党宗旨和使命的忠诚。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是巨大的,展示了应对巨大挑战的强大能力。

  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技术大学教授来汉瑞曾真诚发问:“中国为什么重要,我们为什么需要更了解中国以及我们可从中国身上学到什么”。他直言,只有了解中国,才能了解未来的世界局势;任何想要了解中国的人,都需要了解中国的政治体制、中国的宪法和中国共产党。来汉瑞强调,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难以想象的历史性胜利。西方各国应将中国取得的成功看作机遇,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加强同中国合作。(记者 贾平凡)

  原标题: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外媒眼中的中共成功秘诀)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7月07日 第 09 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今日腊八,来一碗家乡的腊八粥

  • 多彩活动迎腊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褚智勤团队联合香港大学教授林原、北京大学教授王琦、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李携曦,开创了一种金刚石剥离技术,可获得超薄且超柔韧的金刚石膜——它就像一张纸一样可以卷起来。
2025-01-07 09:56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唯有高效、顺畅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才能让知识资本真正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5-01-07 09:51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6日发布消息,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编撰的《2024年全球水监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气温再创纪录,全球水循环出现变化,导致更多极端天气、严重洪水与干旱。
2025-01-07 09:50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曾杰、教授刘明凯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李洪良合作,验证了一种通过界面锚定策略精准调控单原子之间距离的通用方法。
2025-01-07 09:47
全球质量最高的现代栽培种甘蔗高度复杂基因组被绘制,为今后甘蔗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了重要基础性支撑。
2025-01-07 09:46
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所掀起的澎湃汹涌浪潮,在深刻改变人的存在和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人机关系的界限,给人类的存在和交往带来了新的伦理挑战和道德困境。
2025-01-06 02:50
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怎样让领先的科技成果及早被市场了解?怎样让实验室成果实现大规模量产?怎样让成熟的成果匹配到合适的企业?连接科研与市场两端的技术经理人被列入“十四五”紧缺人才开发目录,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尤其令人关注。
2025-01-06 02:15
受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影响,2025年新年第一天,即北京时间1月1日11时开始,到1月2日2时,地球出现明显地磁活动,其中1月1日23时至2日2时发生了全球地磁指数(Kp指数)为8的特大地磁暴。
2025-01-06 09:49
中国水稻研究所稻米质量安全评估创新团队通过系统分析我国十几年来稻米食味数据后发现,育种遗传改良、田间管理优化等措施不断改善提升我国稻米食味品质。
2025-01-06 09:48
聚变工程堆中心螺管系统的建成,不仅能为未来聚变堆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同时也为低温、材料、凝聚态物理、超导应用等其他领域提供一流的大型测试平台。
2025-01-06 09:47
经过168小时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由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25-01-03 09:31
社交网络的去中心化推动着信息平权,使人人都有麦克风。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发布虚假错误的信息。科普信息的发布与传播不能被流量为王和眼球效应所裹挟,而应坚持科学性、合法性。
2025-01-03 09:27
记者2日从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上投”)了解到,全球首台高压射流—机械联合破岩盾构机“山大号”于近日在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东仓站始发。
2025-01-03 09:22
当下,人工智能的火热让人们对其有了深刻的体会。尽管许多人并不完全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但一提起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智能交互机器人、机器狗、无人机等已广为人知的应用便浮现在人们脑海中。
2025-01-03 09:19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2025-01-03 09:18
闸门开合,水涨船高。2025年1月1日,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三峡枢纽通过量达1.59亿吨,连续三年突破1.5亿吨大关。其中,三峡船闸运行10000余闸次,通过量1.54亿吨;三峡升船机运行4700余厢次,同比增长5.1%。
2025-01-02 09:33
波澜壮阔的海洋中,更多宝藏正待发掘,深海油气资源就是其中的宝藏之一。深海区域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如今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的主要接替区。
2025-01-02 09:31
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产生和需要存储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传统的存储方式,如硬盘、磁带等,正面临存储容量有限、维护成本高以及存储设备寿命短等诸多限制。
2025-01-02 09:30
长期以来,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两种记忆在大脑中可以协同工作。然而,当两种记忆产生冲突时会发生什么?
2025-01-02 09:29
量子计算正加速发展!2024年12月上旬,谷歌公司推出其最新量子芯片Willow。几天之后,我国科研团队在预印本网站arXiv发布了“祖冲之三号”的相关成果。
2025-01-02 09:2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