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正在阅读:“携手共建安全、环保、高效的一流炼油厂”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携手共建安全、环保、高效的一流炼油厂”

来源:人民日报2019-12-26 09:2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中哈合作改造奇姆肯特炼油厂,助哈实现高品质燃油自给自足

  “携手共建安全、环保、高效的一流炼油厂”

  本报驻哈萨克斯坦记者 周翰博

奇姆肯特炼油厂现代化改造二期工程竣工后厂区全景。奇姆肯特炼油厂供图

  位于哈萨克斯坦南部的奇姆肯特市,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如今,因中哈两国合力改造的现代化环保炼油厂,这里炼塔高耸入云,管道蜿蜒纵横,灯火点亮星空……古老的奇姆肯特再次焕发生机,成为中哈互利合作的见证者和受益者。“奇姆肯特炼油厂改造项目,是哈中两国能源合作的范例。”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高级副总裁吉野索夫感慨道。

  “短短几年,这里就变成了花园式的现代化工厂”

  奇姆肯特炼油厂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哈萨克斯坦三大炼油厂之一。近年来,由于生产工艺落后、技术设备老旧,原油加工深度不够,油品质量降低。

  2014年2月,作为中哈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合作项目,奇姆肯特炼油厂现代化改造工程正式启动。2017年,一期工程建成投产。炼油厂成为哈首家具备生产欧Ⅳ、欧Ⅴ标准成品油企业,进入绿色环保炼油厂行列,结束了哈萨克斯坦不能生产高标号燃油的历史。2018年,二期工程建成投产。炼油厂原油生产能力提升至600万吨/年,轻油回收率接近80%,汽油日产量净增2300多吨。

  “以前市场上时常出现汽油短缺。现在,我们一个炼油厂就能填补供应缺口。”中国石油奇姆肯特炼油公司总经理姜石介绍,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前,哈每年需进口80万吨至100万吨高标号燃油。就在去年炼油厂生产出合格产品的当月,哈政府便宣布国内高品质燃油实现自给自足,暂时停止燃油进口,并着手协商向周边中亚国家出口汽油。

  坚持绿色环保理念,用于废水、废气、废固无害化处理的资金在改造总投入中所占比例超过10%。新建的催化裂化装置,采用世界先进的贝尔格烟气脱硫技术;硫黄回收装置采用中石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温克劳斯硫黄回收工艺。仅此两项,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51万吨。

  “改变显而易见。以前工厂烟囱冒黑烟,现在排放的是水蒸气。”2012年进厂工作的卡赫拉曼见证了炼油厂现代化改造的全过程。他指着新建的厂区说:“真不敢想象,短短几年,这里就变成了花园式的现代化工厂。”

  “一大批有经验的本土技术人员正快速成长”

  穿过纵横蜿蜒的管线,记者来到了炼油厂主控室。这个依照哈著名地标建筑“生命之树”建成的控制室,集合了炼油厂所有自动化控制系统。十几名年轻的哈技术人员正通过显示器密切关注设备运转情况,并不时在操作台上发出指令。

  “一大批有经验的本土技术人员正快速成长。”姜石介绍,新建的十几套装置几乎全部交由哈员工操作。二期工程投产后,为确保生产安全,哈方特意要求同中方签订为期一年的运行技术支持服务合同,指导哈方员工熟悉操作技术,早日实现自主运行。

  炼油厂行政法务部负责人阿什尔巴耶娃·古丽娜孜说:“炼油厂员工的平均年龄为41岁,年轻专家已成为生产主力军。”已在这里工作了15年的生产部经理鲁斯兰·纳维索夫说:“中国技术人员展现出了令人佩服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我们携手共建安全、环保、高效的一流炼油厂。”

  “周围居民都盼着炼油厂发展越来越好”

  古丽娜孜说,除了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外,炼油厂还严格遵守哈相关法律,坚持按岗位、级别确定工资待遇,确保哈中员工同工同酬。

  纳维索夫的大儿子正上大学二年级,学的也是油气加工专业。他表示:“将来等他毕业了,我要送他去中国留学,学成后争取也到这里工作。”

  自2005年中石油参股炼油厂以来,中国企业便注重履行社会责任,连续十多年资助奇姆肯特市孤儿院、医院、中小学、贫困家庭。炼油厂公关部经理叶尔兰·朱马洪说:“当地居民把我们当成好朋友,经常邀请炼油厂员工到自己家里做客、参加活动。我们的关系非常融洽。”炼油厂所在地长老协会会长苏伊尔库罗夫·奥尔扎拜说,不久前,炼油厂为附近村庄重新铺设了自来水管线,解决了150多户居民的饮用水问题。“周围居民都盼着炼油厂发展越来越好,因为我们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如今,亮丽的“能源新城”闪耀在丝绸之路经济带首倡之地。在炼油厂报告厅的入口处有一个沙盘,展示近4平方公里厂区的整体面貌。沙盘左上角约1/4的面积被一片绿色覆盖。炼油厂技术经理巴赫特·叶尔根诺夫指着那片绿色说,那里是未来新厂区的规划用地。建成后,炼油厂的现代化程度和产能都将迈上新台阶。“我们将同中国伙伴一起完成这一宏伟工程。”

  (本报努尔苏丹12月25日电)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8日起恢复开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