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让亚洲文明之光熠熠生辉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让亚洲文明之光熠熠生辉

来源:人民日报2019-05-20 15:5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让亚洲文明之光熠熠生辉——各国嘉宾畅谈文化传承与创新

  孟夏时节,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及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让世人领略了亚洲的地大物博、山河秀美,真切感受到了亚洲文明的绚烂多彩。艺术展、文物展、图片展、音乐会、艺术节……多彩的活动让人应接不暇,全方位展示了亚洲丰富的文化遗产,为促进亚洲各国民心相通,增强文化自信,赓续文明之美,搭建了广阔的舞台。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指纹’”

  5月16日,亚洲文明周系列活动之一的“文明匠心——亚洲非遗大展”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开幕。日本的陶瓷、韩国的纸艺、尼泊尔的铜器、哈萨克斯坦的冬不拉、马来西亚的扎染……14个亚洲国家的320件(套)精美展品,向观众展现了各国精湛的文化和技艺传承。

  “亚洲的工匠传统,构筑了亚洲文明的丰富性、多样性,同时彰显了亚洲文化的内在理念。”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介绍,本次展览的一个重要特色在于将亚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相结合。

  展厅中央是“亚洲客厅”,中国传统文人书房里装饰着来自亚洲各地的非遗作品,相互交融,别有特色,体现了亚洲文化的兼收并蓄。

  约旦手工艺者拉伊德说:“文化遗产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宝贵财产。此次展览为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相互借鉴,共同传承优秀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指纹’。就像是人与人握手一样,不同文化应该多‘交朋友’,增进了解。如今世界各国联系日益紧密。民族文化传承人应坚守传统,更应秉持开放的胸怀。”菲律宾服装设计师贾碧丽说。

  来自浙江的捏塑非遗传承人吴小莉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也是各国文化自信的源泉。非遗走出国门、交流互鉴,能够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梦想。“代代相承,我们正在续写亚洲文明的精彩故事。”

  “就像走进了亚洲文化的‘百花园’”

  不到亚洲,难知世界之美。5月16日,亚洲文化旅游展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拉开帷幕。其中,世界遗产影像展用精美的照片展现长城、麦加大清真寺、泰姬陵、吴哥窟等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观众。这些摄影作品从国内外1万多件投稿中脱颖而出,入选作品的遗产地(点)涵盖了中国在内的亚洲21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处(项)世界遗产。“就像走进了亚洲文化的‘百花园’!”参观者无不惊叹。

  黑山下戈里察大学学生博亚娜·马利希奇和同学们参观了展览。她说,“我们刚刚游览了故宫,近距离地接触文化遗产,让我们更好地感知中国。”

  印度旅游局北京办事处官员苏希尔表示,印度拥有30多处世界文化遗产,摩诃菩提寺、泰姬陵等,都是中国游客感兴趣的地方。“古代,印度与中国有许多交往。现在我们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时俱进,电影、音乐、美食等交流更加活跃。”

  “这样的展览有助于促进人民之间的交往,我们从中能够发现各国文化之美,了解各国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促进学习互鉴。中国在引领亚洲各国文化交流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亚洲文明共同繁荣创造了大好机会。”尼泊尔旅游局官员萨加尔·什雷斯塔说。

  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愿同各国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为更好传承文明提供必要支撑。”目前,中国与亚洲各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已有诸多成功实践。柬埔寨文化艺术大臣彭萨格娜表示,“我们应该努力保护好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我要再次感谢‘一带一路’倡议,在它的框架下,我们与中国开展了文化振兴的有益合作,让两国民众都享受到了更丰富的文化生活。”

  “文化让我们团结在一起”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汇聚了来自49个国家的400多件珍贵文物。从5月到8月,人们在这里可以穿越时空,共赴文明之约。

  展览以“多元文明并置,古今文明相通”为主线,采取“传统展示+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亚洲历史悠久、文化融合、多元共生的文明特征。亚洲国家之外的埃及、希腊也有文物参展。阿联酋、阿塞拜疆等9国文物都是首次来华参展。

  斯里兰卡科伦坡国家博物馆馆藏的郑和《布施锡兰山佛寺碑》(复制品)、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的唐代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伊朗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元青花梅瓶……无不印证了亚洲文明交流的历史。

  “我们需要让全世界都了解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澳大利亚悉尼玛雅基金会主席甘德瑞表示,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到“任何一种文明都要与时偕行,不断吸纳时代精华”,极具启迪意义。“在当今世界,自我封闭不利于发展,人类历史证明,文明发展得益于开放,而非固步自封。我们看到中国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缅甸作家协会主席觉温表示,每个文明都是不同的,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共同的财富,通过交流与对话,人类能够拥有更美好的未来。“保护历史,就是面向未来。”

  在印度和中国从事音乐、舞蹈交流合作项目的印度舞蹈家鲁克米尼·查特吉表示,艺术是人们共通的情感,借此人们能够加强联系。“我们有许多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一代代传承下去的,不仅仅是博物馆里的展品,更应该是我们每天生活的全部。”

  刚果(金)国家艺术学院院长利耶·约卡表示,“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创造力的源泉,更是生活的喜悦与热情;文化让我们团结在一起,从而远离混乱与战争。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夯实各国人民的兄弟情谊、共创美好未来提供了机遇和平台。”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加拿大总理访美与特朗普“礼貌交火”

  • “四川各民族文物上的吉祥图案”特展吸引观众观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近日,该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首个桃的基因完整变异组图谱,新发现70.6%的变异和3289个基因,揭示了全球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线,
2025-05-07 04:20
记者6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
2025-05-07 04:20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同上一堂好课”、慕课西部行2.0计划、读书行动等,倾斜支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脱贫地区。
2025-05-07 04:10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2025-05-06 10:03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
2025-05-06 09:51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2025-05-06 09:39
1865年,生物学家孟德尔在奥地利宣读了其豌豆研究成果《植物杂交实验》,为经典遗传学大厦奠基。
2025-05-06 09:35
近年来,中山大学围绕“主体、基础、应用”三个层面,在广州、珠海、深圳三校区布局人工智能相关学院,集聚近20个学院共同构建大智能学科教育体系。
2025-05-06 09:28
在上海科技大学遇见威廉·哈兹尔廷博士,他满头银发、戴着大大的方框眼镜,乍一看有点像那位创作了无数超级英雄故事的漫画家斯坦·李。
2025-05-05 14:11
五一假期进入尾声,国内外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知名目的地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崭露头角。
2025-05-05 13:59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