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集众智汇众力 推动广泛合作 夯实民意基础——多国专家展望“一带一路”智库合作新方向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集众智汇众力 推动广泛合作 夯实民意基础——多国专家展望“一带一路”智库合作新方向

来源:新华网2019-04-24 09:3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 综述:集众智汇众力 推动广泛合作 夯实民意基础——多国专家展望“一带一路”智库合作新方向

  新华社记者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智库交流”分论坛将于25日在北京举行。各方智库将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交流合作,将目光聚焦在同一个方向。

  多国专家认为,智库交流将有助于增进中国与相关国家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为共建“一带一路”建言献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建言献策,集众智汇众力

  来自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专家认为,智库将以其专业能力,依据相关国家特点,为“一带一路”建设出谋划策。

  “一带一路”智囊团像建筑师一样,运用智慧为实现规划出谋划策,俄罗斯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发展基金会董事会主席安德烈·贝斯特里茨基如此设想。

  具体而言,因“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多国,必须统筹推进,需要考虑项目本身和参与项目国家特点,包括这些国家的经济、金融、历史特点。吉尔吉斯斯坦卡巴尔通讯社社长塔阿巴尔迪耶夫·库班认为,这些特点正是智库研究和交流的意义所在,加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智库交流更是非常必要。

  目前,“一带一路”倡议已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乌克兰科学院东方问题研究院远东问题研究所所长、汉学家联合会主席维克托·基克坚科认为,这些国家和国际组织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利益,而智库的作用就是深入研究、提出意见,增进各方交流,加深彼此了解,这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各领域合作。

  集思广益,推动广泛合作

  除了建言献策,智库还可在人文交流、贸易金融等多个领域推动“一带一路”合作。

  千百年来,在丝绸之路上流通的不仅是商品货物,更有沿线国家的文化、科学与思想。俄罗斯塔斯社社长谢尔盖·米哈伊洛夫认为,加强包括智库交流在内的人文领域合作与交流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各方加强各层面协调磋商,消除合作之路上的各种障碍,为发展长期伙伴关系提供理论支撑。

  “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是基础设施联通,但在印度尼西亚国际战略研究中心联合创始人尤素福·瓦南迪看来,“一带一路”还涉及贸易金融、人文交流等多领域,智库交流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在相关调研方面体现更多专业性。

  古巴国际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阿达尔贝托·隆达更关注地区发展问题。他认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框架下“智库交流”分论坛为各国智库学者互相交流搭建起机制化平台,古巴希望通过参加论坛,与各国同行加深交流,为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与古巴及拉美地区发展规划对接建言献策。

  沟通人心,夯实民意基础

  智库不仅能献言顶层设计,做深做实多领域合作,还能沟通人心,为各国加强相互了解提供坚实民意基础。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韩国“一带一路”研究院共同院长、韩中文化友好协会会长曲欢认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加强智库交流,有助于加深各方对“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解,帮助各国对“一带一路”整体架构和发展规划形成更全面、更立体的认识,夯实各国友好民意基础。

  心相通需要相互交流。白俄罗斯《今日白俄罗斯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德米特里·茹克说,“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智库定期交流机制对于理念传播、政策解读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各国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即使不能在交流中马上找到办法,各国也可以通过智库交流增进彼此了解。

  “一带一路”就是这样一个巨大发展平台,架起了沟通桥梁。印度尼赫鲁大学中国和东南亚研究中心教授巴利·拉姆·迪帕克表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智库交流有助于促进知识交流、贡献发展智慧,也有助于促进文明对话、推动民心相通,让各类经济体和相关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参与记者:栾海、关建武、陈俊锋、钟忠、余谦梁、郑世波、朱婉君、魏忠杰、李佳、陆睿、王婧嫱、姜磊)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包银高铁铺轨忙

  • 内蒙古乌兰浩特:加紧生产备春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6项标准是我国环境基准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与《淡水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和《海洋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试行)》配套使用。
2025-02-21 10:07
日前,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完钻,钻探深度10910米,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
2025-02-21 10:06
该规定提出,严明资格条件,规范准入程序,完善退出机制,严禁将会员类型与人才“帽子”挂钩、“交钱就能入会”等行为。
2025-02-21 10:04
钙钛矿材料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色纯度高、色域广等独特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超高清显示技术的理想材料。
2025-02-21 10:03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20日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2025-02-21 10:02
最近,全国多地将DeepSeek等人工智能系统应用于政务和公共服务。
2025-02-20 14:40
DeepSeek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持续:不仅多个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各个行业也密集搭上这趟“快车”。2月4日,DeepSeek系列大模型正式上线昇腾社区,开发者可一键获取DeepSeek系列模型,并支持昇腾硬件平台上开箱即用。
2025-02-20 10:02
近日,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处置训练设施顺利通过最终验收,在国家西南应急救援中心正式交付使用。
2025-02-20 02:50
19日,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发布了“天关”卫星的最新发现。
2025-02-20 02:50
夜幕低垂,驾车穿行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隧道中,柔和光线如点点星光洒下,为隧道披上一层温暖的光纱,照亮往来的车辆。
2025-02-20 02:5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5-02-20 02:50
在万里风沙线上筑起“绿色长城”
2025-02-19 09:4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
2025-02-19 09:47
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02-19 09:45
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期刊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规范学术团体治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2025-02-19 09:44
2025年开年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态势。
2025-02-19 09:42
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5-02-18 09:33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2-18 09:32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2025-02-18 09:32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
2025-02-18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