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斯里兰卡版“9·11”的新警示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斯里兰卡版“9·11”的新警示

来源:北京青年报2019-04-23 08: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吴板桥

  “印度洋明珠”在哭泣,“世界的眼睛”在流泪——这是斯里兰卡发生连环恐袭事件之后世界的嗟叹。一天之内,8起爆炸袭击几乎同时在不同地点发生,导致约300人死亡,500多人受伤。就在实施包括宵禁在内的严密安保措施之后,22日又发生了第9起爆炸,首都科伦坡的主要车站发现87个炸弹引爆装置……

  此次连环恐袭规模之大、伤害之大,堪称斯里兰卡版“9·11”。这也说明,这个多年来尽享安宁祥和的印度洋岛国,极端组织和势力的渗透之厚、能量之大、隐藏之深超出许多人想象。恐袭的硝烟尚未散去,无辜民众的血迹还触目惊心,斯里兰卡版“9·11”带给这个国家自身和世界一系列新的警示。

  警示之一是,伊斯兰极端组织对斯里兰卡乃至南亚、东南亚的渗透有多深。当前斯里兰卡已将事件定性为恐怖袭击,并认定伊斯兰极端组织NTJ(National Thowheed Jamath)是袭击事件的幕后黑手。但是,NTJ组织结构如何、有多少成员、宗旨是什么,目前仍不太清楚。这个激进的穆斯林组织去年才开始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原因是其不断开始挑起教派冲突,破坏当地的多座佛像。而今,能同时策动十多起连环爆炸,分明是早有预谋且计划周详,说明其能量之高超过预想。况且,爆炸袭击只是“冰山之一角”,到底这个组织还有哪些更多计划,目前还是未知。

  警示之二是,“伊斯兰国”残余势力的“回流”以及极端思想的传播到底有多严重,可能超过各界预期。现阶段被抓嫌疑犯均是当地人,但他们或其指使人是不是“伊斯兰国”等从海外“回流”的圣战分子,可能性很大。分析人士认为,没有国际势力资助与支持,本土的NTJ搞不成这么惊天动地的大案。自从“伊斯兰国”在叙利亚、伊拉克等地被摧毁之后,化整为零成为其新战略,许多圣战分子向欧洲、东南亚等地回流,在世界各地伺机搞事。此次恐袭除了针对教堂,还对香格里拉大酒店、金斯伯里大酒店等多家涉外宾馆实施了爆炸,目标就不仅仅是针对当地人,分明有向国际社会“秀肌肉”的意味。

  警示之三是,政府及其情报机关的混乱与低效作为也让恐怖分子有机可乘。斯里兰卡警方负责人普朱特·贾亚孙达拉10天前曾向高级官员发布情报警告,提醒有激进组织计划对“重要教堂”发动自杀式爆炸袭击,但包括总理在内的一些政府高官对此一无所知。而且,一段时间以来,斯里兰卡政局不稳,政治内斗不断,在打击恐怖分子方面没能集中注意力。事件发生之后,面对舆论指责,一些政府高官不得不承认“失职”。

  警示之四是,反恐无国界,全球反恐任重道远。一段时间以来,从新西兰基督城到荷兰乌特勒支,从欧罗巴到印度洋沿岸,恐怖分子专门挑选相对安宁的国度制造恐袭事件。这表明,在全球反恐链条上,当许多国家和地区加强安保与反恐措施之后,恐怖势力正在全球范围寻找薄弱环节实施新突破,令人忧心。反恐是全球一盘棋,谁也不能独善其身。此次恐袭中,有包括美国、英国、中国在内的十来个国家的公民遇害。因此,各国要携手一致,摒弃双重标准,加强反恐情报合作,提高反恐行动协调性。

  自10年前结束内战之后,斯里兰卡留给世人的印象是一个安静平和的国度,乐善好施的斯里兰卡人以踊跃捐献眼角膜而有“世界的眼睛”之美誉。而今,“4·21”的连环爆炸声打破这一切,其负面影响起码有三个方面。

  一是影响旅游业。斯里兰卡一直是被国际旅游机构推荐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但连环恐袭对该国旅游业造成重大打击,起码在未来几个月会对当地旅游业造成不利影响。

  二是对宗教冲突推波助澜。斯里兰卡全国人口的70%是佛教徒,12.6%信奉印度教,9.7%是穆斯林,7.6%为基督徒,多年来一直存在宗教矛盾冲突问题。此次恐袭事件引发新的报复也未可知。

  三是有可能激发新的政治内斗。由于应对反恐不力,谁来负责,各大政治势力可能会撇清自己,以此做新的文章,打新的政治牌。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在湖南长沙开幕

  • 全国职业健康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京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使用供暖设备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看!
2025-11-10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