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俄罗斯研制太空洗衣机 二氧化碳变为液体清洗衣物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俄罗斯研制太空洗衣机 二氧化碳变为液体清洗衣物

来源:科技日报2019-04-04 09:3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科技日报北京4月2日电 (记者刘霞)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近日报道,俄罗斯弹道导弹、航天器和空间站制造商科罗廖夫能源火箭航天公司(RKK Energiya)宣布,为了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该公司正在开发一种专供宇航员在太空使用的洗衣机。

  普通洗衣机需要重力才能发挥作用,且必须在某处存放大量水——这会增加重量,所以,执行太空任务并不适合携带洗衣机。这意味着宇航员不能在太空洗衣服,因此,他们要么在整个任务期间带上足够多的衣服;要么依靠昂贵的再补给任务,并将废弃的衣物扔进太空。

  参加长期任务的宇航员,例如在国际空间站上执行为期6个月任务的宇航员,经常会连续几天穿着同一套衣物,只有当这套衣服变脏时,才会换上新衣服。据《太空安全》杂志报道,穿着脏衣服不仅让宇航员深感不适,也可能为危险的微生物生长和扩散提供“温床”。

  科罗廖夫能源火箭航天公司此前已在一篇论文中概述了该太空洗衣机计划。论文称,这种洗衣机可以安装在国际空间站上。

  在论文中,作者估计,每年有约1450磅(约658公斤)衣物被运到国际空间站,以满足3名宇航员的要求。而为期两年的火星旅途会有6名机组人员参与,因此,所需衣物可能会增加到3吨,任务的成本和复杂性也随之水涨船高。作者认为,在国际空间站上配备卫生处理(洗涤)设备,可以显著减少个人卫生用品和衣物的库存。

  俄罗斯科学家说,这种太空洗衣机使用的不是水,而是宇航员在宇宙飞船上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特殊技术会将这些二氧化碳在高压下变成液体,以清洗衣物。

  这并非首个太空洗衣机计划,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此前曾委托生产商制造一种低功率、低水位清洗设备的原型,该设备被设计为在低地球轨道或月球或火星的微重力条件下工作。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哈尔滨湿地秋韵美

  • 十五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即,高清大图看圣火装备细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