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这些“老外”和中国北斗结缘
首页> 国际频道> 海外看中国 > 正文

这些“老外”和中国北斗结缘

来源:新华网2019-04-03 10:2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特稿:这些“老外”和中国北斗结缘

  新华社记者刘石磊 杨骏 黄灵

  “我的工作是把北斗介绍给‘外国人’,”突尼斯女工程师娜达对新华社记者特意强调,“我可不把自己当‘老外’,我和北斗早就是一家了!”

  4月1日,第二届中阿北斗合作论坛在突尼斯开幕,在“家门口”迎接“家人们”的到来,娜达特别兴奋。

  从突尼斯到马来西亚,从印度尼西亚到日本,像娜达这样与北斗结缘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仅承载着“酷酷的”先进技术,更饱含着暖暖的爱与希望。北斗走向全球的过程中,也吸引更多人走近中国。

  “很有成就感”

  一年前,中阿北斗/GNSS中心在突尼斯建成开放,45岁的娜达作为阿方工程师、讲解员,开始了与北斗的“亲密接触”。这项来自中国的先进技术,能为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定位导航服务,在农业、交通、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给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这让娜达兴奋不已。

  “我特别骄傲,这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热情。”娜达每天要接待多个参观团,有学生,有专家,也有企业代表。从整理资料、布置展品到悉心修改解说词、策划专题培训活动,她的工作十分辛苦,但“很有成就感”。

  娜达所说的成就感,在于北斗的国际化进程。作为北斗首个海外中心,以及全面展示技术应用的窗口和开放合作平台,中阿北斗/GNSS中心见证着北斗走向全球。

  去年12月27日,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并开始提供全球服务。尽管还不到早上8点,收到中国同事的喜讯后,娜达就直奔中心,下载了中方远程推送的最新版北斗蓝皮书和服务性能规范,并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宣布:“今天,我在阿拉伯又‘北斗’了!”

  因为对北斗的热爱,娜达目前正申请到中国学习的机会,希望能掌握先进的技术拿到卫星导航方面的学位。

  “希望为北斗贡献力量”

  有人推介北斗,有人研究北斗。马来西亚彭亨大学教授萨比拉就是这样一名研究中国北斗、希望优化北斗应用的“老外”。

  2017年,彭亨大学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并建立了卫星导航联合实验室。萨比拉团队主要负责测试北斗系统在热带气候条件下的运行状况,研究如何减少延迟、提高精准度。

  她说,马来西亚有大面积的棕榈种植园和稻田,要迈向“精准农业”离不开卫星定位系统,而现阶段广泛使用的美国GP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难以满足精准度要求。“希望北斗系统能够做得更好,我们已经看到它具有很好的潜力。”

  北斗系统不仅给中马两国之间学术研究合作架起桥梁,还在东南亚所有参与国家织起一张“合作网”。萨比拉说,联合实验室给她和同事们带来许多国际合作新机遇,“我们可以针对北斗在新加坡、印尼等邻近国家的应用展开研究”。

  作为科研人员,成果频出令人欣喜;作为教师,培养人才更有成就感。萨比拉不无得意地告诉记者,她的学生已经参与发表了高水平论文、提出了相关应用模型,将来他们会是马来西亚卫星导航领域的新一代专家,并有机会从这里走向世界。从这个角度说,是北斗让他们与世界相连。

  “希望能为北斗卫星系统作出贡献,让它更有效地在全球范围内应用!”

  “产品好用,生意好做”

  虽然在印尼土生土长,但作为一名华人,杨国顺始终为中国的每一项成就感到骄傲。这两年,杨国顺的“中国骄傲”又多了一份,那就是北斗。

  据介绍,印尼国土资源部门近两年加大力度采购中国的北斗系统,用于国土面积测量、海岸线测绘以及自然资源探测等。除了政府采购,北斗在普通消费者中的知名度和受欢迎程度也越来越高。

  这一点,作为北斗产品代理商的杨国顺有发言权。“我每年卖出的产品数量都在增长!”他说,目前在印尼,一些需要卫星导航服务的设备,如果没有安装北斗或者不能兼容北斗,可能就不那么受欢迎。

  只有“好用”,才能“好卖”。杨国顺说,价格公道的北斗设备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新选择,而且相对GPS系统,北斗在印尼提供的服务也更有优势,“尤其是在动态定位和测量服务方面”。比如要给城市中两座高层建筑中的移动物体定位,北斗就能体现出更大的优越性。

  杨国顺的夸赞,在日本同行口中也得到印证。北斗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合众思壮日本分公司营业部长若泽·布里塞尼奥告诉记者,现在覆盖日本上空的北斗卫星越来越多,信号也越来越好,随着北斗系统的不断完善成熟,北斗产品和服务在日本也将更具竞争力。

  “如果能很好地运行下去,北斗系统的全球应用将会增加,这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布里塞尼奥说。(参与记者马迪、林昊、梁辉、华义)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百年接力,守护城市万亩林海

  • 山东:“渔光融合”共享海洋绿色资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