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迈向高质量 世界迎来新动能——在“博鳌声音”中感受中国与世界的互动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中国迈向高质量 世界迎来新动能——在“博鳌声音”中感受中国与世界的互动

来源:新华网2019-03-28 09:4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华社海南博鳌3月27日电 题:中国迈向高质量 世界迎来新动能——在“博鳌声音”中感受中国与世界的互动

  新华社记者吴雨、申铖、李金红

  当下,世界经济增长疲软、不确定性增加,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引擎在哪里?世界把目光投向了东方。

  走过40年改革开放的征程,又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站在新起点的中国,如何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又将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新动能?在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上参会代表展开热烈讨论,发出谋求开放共赢的“博鳌声音”。

  中国高质量发展或是世界机遇

  “现在是确定因素多,还是不确定因素多?”一场以“世界经济展望”为主题的论坛刚开始,主持人就抛出了一个问题。在随后的讨论中,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摩擦、人口老龄化、气候变化等因素成为与会嘉宾口中影响判断的“不确定性”。

  尽管全球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但在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主席汉斯保罗·博克纳看来,也有可以确定的事:中国40年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强劲动力,未来中国将推动更多改革开放举措,为世界经济带来光明前景。

  “对抗这些不确定性需要做出正确决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张涛认为,除了继续进行结构性改革,中国还需制定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支持包容性和可持续的增长。

  去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较前几年有所放缓。多位与会学者认为,这源于中国“主动调控”,也是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

  “世界应该把中国的高质量发展视为一个机遇。”菲律宾众议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阿罗约表示,中国并不是其他国家发展的竞争者,而是各国发展的伙伴。

  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添动力

  在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二层的长廊两侧,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视觉展吸引中外嘉宾纷纷驻足。展览中,两张并排摆放的照片格外显眼:同样是在河南省的一处田间地头,一边是1957年春,十几个农业合作社的农民跟在两头耕牛后试用双轮双铧犁翻地;一边是2018年6月,数台大型收割机联合作业收割万亩小麦。

  农业生产的发展变化离不开科技支撑。多位与会嘉宾认为,科学技术将进一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为推进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燃料”。

  “中国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依靠科技是必由之路。”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表示,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中国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迫切需要借助科技提升生产要素的效率。

  近期,我国推出一系列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提出从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发力,推进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在发展中,格力电器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说,我国制造业在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过程中,必须摈弃此前粗犷的生产方式,更加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不断成长。

  改革开放释放高质量发展的活力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进一步改革开放。

  “国家之间、产业之间、企业之间,多层次的开放将有助于知识分享、科技创新,以及科技与实体的融合。”京东数字科技集团首席执行官陈生强表示,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可以充分释放中国的经济活力,加速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今年两会上,外商投资法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进一步表明了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和诚意。

  “中国和世界交往得越多,对中国和世界好处就越大。”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表示,中国对外开放不仅仅是引进资金、人才和项目,更重要的是引进了能让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

  在张宇燕看来,未来国际合作的大势不变。“一带一路”作为国际合作的新平台,具有十分鲜明的包容性,五年来已取得许多成就。随着“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世界经济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性问题或将有所缓解。

  日前,意大利与中国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欧洲国家是愿意加入‘一带一路’的,希望抓住发展机会。”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副部长杰拉奇表示,意大利将会与中国做更多的生意,让欧洲其他国家看到实际效益。

[ 责编:张璋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包银高铁铺轨忙

  • 内蒙古乌兰浩特:加紧生产备春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6项标准是我国环境基准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与《淡水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和《海洋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试行)》配套使用。
2025-02-21 10:07
日前,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完钻,钻探深度10910米,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
2025-02-21 10:06
该规定提出,严明资格条件,规范准入程序,完善退出机制,严禁将会员类型与人才“帽子”挂钩、“交钱就能入会”等行为。
2025-02-21 10:04
钙钛矿材料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色纯度高、色域广等独特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超高清显示技术的理想材料。
2025-02-21 10:03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20日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2025-02-21 10:02
最近,全国多地将DeepSeek等人工智能系统应用于政务和公共服务。
2025-02-20 14:40
DeepSeek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持续:不仅多个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各个行业也密集搭上这趟“快车”。2月4日,DeepSeek系列大模型正式上线昇腾社区,开发者可一键获取DeepSeek系列模型,并支持昇腾硬件平台上开箱即用。
2025-02-20 10:02
近日,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处置训练设施顺利通过最终验收,在国家西南应急救援中心正式交付使用。
2025-02-20 02:50
19日,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发布了“天关”卫星的最新发现。
2025-02-20 02:50
夜幕低垂,驾车穿行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隧道中,柔和光线如点点星光洒下,为隧道披上一层温暖的光纱,照亮往来的车辆。
2025-02-20 02:5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5-02-20 02:50
在万里风沙线上筑起“绿色长城”
2025-02-19 09:4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
2025-02-19 09:47
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02-19 09:45
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期刊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规范学术团体治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2025-02-19 09:44
2025年开年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态势。
2025-02-19 09:42
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5-02-18 09:33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2-18 09:32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2025-02-18 09:32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
2025-02-18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