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朝阳少侠:如何超越旧金山?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朝阳少侠:如何超越旧金山?

来源:朝阳少侠2023-11-19 17:19

  本来以为2023年中国外交已经够“哇塞”了,想不到年底又上演了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这个“王炸”。

  中方认为谈得很好,很全面,也很深入。美方表示,这是“最富建设性和成效的会晤之一”。国际舆论一片叫好。连一向阴阳怪气的《华尔街日报》、BBC也罕见评价“富有成果”“感到振奋”。此情此景,感慨颇多。

  一、中美关系不能再脱轨了

  中国贵客不远万里前来赴约,拜登是重视的。他专门找了一座距离旧金山市中心40多公里的乡村庄园,希望在景色怡人又静谧私密的氛围中尽到地主之谊。美方还特别强调,这是APEC之外的另一份邀请,也是拜登在旧金山的重头戏。

  当“再次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拜登用手机展示习主席38年前访问旧金山老照片”“中国红旗轿车与美国‘野兽’座驾并排停放”登上头条热搜,许多人都松了一口气——历经数年的起起伏伏,特别是近一年来的跌跌撞撞,中美关系似乎看到了重回正轨、止跌企稳的曙光。

  如果我们拉长时间维度,会发现已过不惑之年的中美关系从来不是一帆风顺,但总能在曲折中前进。两国交往如同高手对弈。中美已过招40多年,你来我往、各有得失,但各自功力都在精进,同时也在引领风气之先。

  而当中国变得越来越强,美国一些人则越来越敏感多疑,他们不再遵守游戏规则,甚至一言不合就要悔棋掀桌。这就是近年来中美关系螺旋下滑的原因。中国人从不主动挑事,但若有人不讲武德,我们也只能奉陪。

  这也是为什么,50多年前,一颗“白色小球”可以转动隔绝对立20多年的中美实现破冰。今年,一只“白色气球”却能招来战机导弹,把两国关系搅得乌烟瘴气。谁都知道这很荒谬、不合逻辑,但更荒谬的是任由荒谬发生。

  正确认识彼此是发展关系的前提,人与人如此,国与国亦如是。数十年来,中国从不曾改旗易帜,变的是美国人看中国的心态。美国想要跟中国好好打交道,就不能再把中国当成最大威胁挑战,不应再赌谁输谁赢,更不要再妄想改造中国,而要学会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这也是中方去年在巴厘岛提出的三原则。

  这一次,中美元首在旧金山再度为两国关系校准了航向。中方在巴厘岛会晤基础上,提出要共同浇筑中美关系的五根支柱——树立正确认知、有效管控分歧、推进互利合作、承担大国责任、促进人文交流。拜登则重申在巴厘岛会晤中作出的五点承诺,表示愿继续同中方保持开放坦诚的沟通,增进了解,避免误解,管控分歧。

  稳定中美关系,中国人有诚意,也看重“一言九鼎”“行胜于言”。一个巴掌拍不响。五根支柱能否立得住、树得牢,关键在于中美能否双向奔赴,共同落实好“旧金山愿景”。美方要言行一致、起而行之,而不是出尔反尔,开空头支票,说一套做一套。

  过去一年中美关系之所以一度被带进沟里,根本原因就在于美方在落实“巴厘岛共识”上出现严重“行动赤字”,任由“黑天鹅”搅坏了议程,“灰犀牛”撞偏了轨道,“拦路虎”阻挠了合作。今年元首会晤怎么谈的,历史已经记录在案。建议美国人经常拿出来温一温,最好每日“三省吾身”,说到就要做到,不要再自我打脸了。

  二、中美是可以一起做成事的

  30年前,美国在西海岸城市西雅图布莱克岛推动举行了APEC首次领导人会议。那时的美国还在大谈经济全球化、“世界是平的”,俨然要当亚太经济一体化的旗手。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便利经贸投资合作对大家都有好处,中国自然积极响应。

  2001年,中美携手打击恐怖主义。2008年,中美合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14年,中美共同阻击埃博拉疫情。2016年,中美推动达成气候变化《巴黎协定》。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的美国张口闭口要“捍卫美国的利益和价值”,已不怎么谈全球化和亚太一体化了,甚至把“亚太”都偷换成了“印太”。中国则一直在坚持立己达人,成了亚太乃至全球和平与发展的稳定锚和发动机。

  虽然一些美国人还是爱张口闭口说自己的“领导力”,但也不得不承认,现在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事情,没有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合作还真办不成。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近日就在《外交事务》撰文坦言,中国促成沙伊和解,美国也乐见其成。这件事美国无法做到,因为美国缺少同伊朗的外交联系。

  而从双边层面看,中美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剪不断理还乱。无论一些人怎么鼓噪“脱钩断链”,两国经贸融合的事实就摆在那。2022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近7600亿美元,接近瑞士当年GDP总量,这还是在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情况下实现的。中国是美国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支撑了美国国内数百万个就业岗位。超过7.8万家美国企业在中国投资兴业,绝大多数都赚了大钱。

  过去多年来,常能听到在美国逛超市的中国人感叹,东西太便宜了!不是说美元有多值钱,而是美国通过大量进口中国物美价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大大降低了美国人的消费成本,微观上改善了美国人的福利,宏观上抑制了美国的通胀。但近几年美国执意要跟中国打贸易战,即使面对国内通胀高企、物价飞涨,还硬撑着不取消对华加征关税,让普通老百姓钱袋子不断缩水。

  这个例子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中美优势互补、休戚与共,不是谁拍脑袋就能切割阻隔的。未来,中美合作完全可以超越简单的“你买我卖”,更多在诸如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构建框架、制定规则。

  正如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高级编辑卓睿(Jacob Dreyer)近日在《纽约时报》撰文指出,中美不应将大量资源花费在一场无法取胜的地缘政治僵局上,这些资源本可以用来推动能源转型,给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更好生活。双方还更应在关乎两国青年人前途命运的事务上开展合作。

  本次会晤期间,双方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共识,从硬核的两军合作,到软性的人文、教育合作,从人命关天的禁毒合作,到着眼未来的人工智能、气候变化合作,清单很长,份量也很重。《华盛顿邮报》认为,中美就应对气候危机再次携手,让国际社会看到两个大国合作推动解决全球治理难题的希望。

  接下来,希望中美之间的航班会不断增加,游客、留学生会越来越多,之前冻结的各种交流合作项目、机制也会逐步重启。这些都将是实实在在的利好,不仅股市会涨,不炒股的两国人民乃至世界各国人民也会获益。

  中国人讲,“舟大者任重”。美国人说,“能者多责”。写到这里,脑中浮现《流浪地球2》里,中美及各国宇航员牺牲小我拯救地球的壮举。未来人类迟早要奔赴星辰大海,我们的共同挑战还有很多。只要中美下决心一起做些事情,人类面临的难题就会少一些。

  三、人民,只有人民

  元首会晤当晚,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等六个美国友好团体为习近平主席联合举行欢迎晚宴。现场高朋满座、一位难求。曾经在中国受到礼遇的美国友人,现在拿出了自己珍藏的葡萄酒。习主席在晚宴上发表了长达半小时的演讲,现场报以十余次长时间热烈掌声。上次这样的盛况还是8年前。

  2015年,习主席在西雅图发表演讲,讲述了自己在梁家河的中国故事,以及海明威的美国故事,回顾了“飞虎队”等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中美故事。

  2023年,习主席在旧金山发表演讲,讲述了自己同艾奥瓦州普通美国人共同生活的故事。演讲的主题还是“人民”——人民浇筑了中美关系的根基、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书写了中美关系的故事,也必将创造中美关系的未来。

  的确,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平凡的人给我们最多感动。不久前,“飞虎队”老兵莫耶和麦克马伦,以103岁和98岁高龄再访中国,所到之处,无不是欢呼和簇拥。在看到壮观的机场、公路后,他们自豪地说:“我们当年为抗日战争所作的贡献给中国现代化打下了基础,我们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份子。我们不仅是美国历史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这也许是两位老人最后一次访华了,但中国人民会永远感佩这种伟大的国际主义情怀。无论是黑眼睛黑头发,还是蓝眼睛黄头发,我们都是一样的人,都渴望在和平环境中幸福生活,并把幸福传递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中国年轻人喜欢好莱坞大片、爱去环球影城,很多美国“Z世代”也开始玩《原神》游戏、读中国网络小说。没有人有权力人为切断这种惺惺相惜。

  158年前,中国工人在美国修筑成连接东西海岸的太平洋铁路,在旧金山建起了西半球历史最悠久的唐人街。今天,我们更应该在太平洋上架起中美人民之间新的“金门大桥”。

  至于那些热衷散布“红色恐怖”、制造“寒蝉效应”的宵小之辈,他们并不能代表美国人民。他们的伎俩就是挑起中美人民的矛盾,甚至美国人民内部的矛盾,以此转移视线,掩盖自身无能。毛泽东曾写道,“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百年变局,大潮汹涌,大浪淘沙,大破大立。时代呼唤同舟共济,摒弃零和博弈。世界期盼分享中美合作的蛋糕,不愿成为中美交恶的炮灰。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只要心胸足够宽广,“红旗”轿车和“野兽”座驾完全可以齐头并进,“美国队长”和“功夫熊猫”也完全可能结成新时代的“复联”,共同为这个星球上的人类披荆斩棘、除恶降魔。

  同时,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可以有期待,但不能抱幻想。两国关系发展不会是一片坦途,还会有磕绊反复。但无论顺流逆风,中国人都会按自己的节奏砥砺前行,搏风击浪,扬帆远航。

  超越旧金山,那就从旧金山启程。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北屈家岭遗址发现距今5100年史前水利系统

  • “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5周年”研讨会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漫话健康|得了支原体肺炎,啥时候能上学?
2023-12-05 11:28
世界土壤日定于每年12月5日,旨在纪念世界著名土壤学家V.V. Dokuchaev的诞辰
2023-12-05 10:59
涵盖了步行、骑行、地铁出行、公交出行、不停车缴费、机动车停驶、混合动力汽车出行等低碳出行场景,以及无纸化办公和在线会议等低碳办公场景。
2023-12-05 10:29
“不可调和的矛盾”握手言和了?
2023-12-05 10:13
海上风电试验基地建成后,将填补我国尚无大功率全尺寸地面试验平台的空白,进一步提升我国海上风电设备的研究与试验验证能力。
2023-12-05 10:11
那让人直呼“美呆了”的极光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地磁暴又是啥?会对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呢?
2023-12-04 17:57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明确指出“希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023-12-05 04:55
当地时间3日下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举办的“冰川记忆:见证气候危机”主题边会上,与会代表与嘉宾呼吁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并立即采取行动,减缓气候变化,保护全球冰川。
2023-12-05 04:55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老工业基地吉林市在振兴发展的路上并不服“老”。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市积极扬长补短,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和营商环境,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科研优势、产业优势等转化为发展优势,主动迎接东北全面振兴新的重大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今年前三季度,吉林市GDP同比增长5.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3%,位列全省第一。
2023-12-05 04:5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
2023-12-05 04:55
2021年,加州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使用功能性超声读取大脑活动的方法,这是一种侵入性小得多的技术。
2023-12-04 10:21
12月1日晚,我国北方多地出现绚丽极光,让人大饱眼福,但也有人遗憾错过。
2023-12-04 10:20
相比已经在材料科学领域应用的X射线三维表征技术,透射电镜三维取向重构技术将空间分辨率从微米级提高到纳米级。
2023-12-04 10:20
近日,上海重磅发布生物医药产业三大行动方案,推动合成生物、基因治疗、医疗机器人三大前沿赛道发展,找好动力源、下好先手棋、释放新动能、培育“核爆点”。
2023-12-04 10:19
去年,艾超带领团队在玉米茎木质部伤流液内发现了具有固氮能力且高度保守的核心细菌微生物组,增进了人们对玉米和微生物相互关系的理解。
2023-12-04 10:18
设立于1994年的杰青项目重点支持基础研究优秀人才,五年内给予稳定的经费资助,在科技界广受好评。
2023-12-04 10:18
12月2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闭幕。”  “链博会为国际工商界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交流合作搭建全新开放平台,是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2023-12-04 10:16
国际人士普遍认为,首届链博会具有开创意义,传递出中国将更深层次参与构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信号。
2023-12-04 10:16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2023年5G工厂名录》,遴选产生了300家已建成的5G工厂,覆盖24个国民经济大类。
2023-12-04 10: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