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全球@中国·2023开局|外媒:中国经济活力回归 提振全球乐观情绪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全球@中国·2023开局|外媒:中国经济活力回归 提振全球乐观情绪

来源:海外网2023-03-10 10:43

微信截图.png

  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世界目光聚焦中国经济。彭博社、路透社等多家外媒近期撰文表示,中国持续优化调整防疫政策,国内经济活动稳步复苏,将提振全球经济乐观情绪,给多国带来更多机遇。

  数据显著增长

  路透社报道称,在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年会上,瑞士信贷银行董事长阿克塞尔·莱曼称看好中国经济2023年的表现。标普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道格拉斯·彼得森说,他看到中国市场上的储蓄能力和消费需求,这些需求将有助于中国经济实现非常强劲的增长。

  彭博社报道称,春节假期后,中国各地出行人数大幅上升,餐馆商店消费增加,显示出中国的经济活动在2月份加快复苏步伐。文章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稳步复苏,多家外资机构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期,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将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大幅上调至5%。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从今年1月开始,中国经济复苏的步伐就在加快。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在2月创近11年来的最高月度增幅,突显出经济活动正迅速反弹。中国的服务业和建筑业景气水平也继续提升。文章表示,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显示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希望能够重振经济。

  利好多国伙伴

  “中国经济若从今年第二季度起全面反弹,对华依存度较高的韩国经济和出口形势有望好转。”韩联社援引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通商发行的《中国经济重启对韩国经济影响分析报告》这样表示。报告作者、韩国贸易协会首席研究员姜乃荣说,韩国可以借力中国经济复苏创造更多的出口机会。

  马来西亚《星报》刊发题为《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鼓舞信心》的文章表示,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后经济得到复苏,有助于提振全球经济的乐观情绪,马来西亚经济也将从中获益。文章称,中国经济活动的复苏将有助于改善全球市场对商品的需求,进而支持马来西亚的进出口贸易。此外,旅游业也是中国经济复苏带给马来西亚的另一个机遇。

  泰国《曼谷邮报》报道,泰国旅游业界正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为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到访,许多旅行社急招中文导游,酒店也积极招募理疗师为中国游客服务。泰国旅行社协会表示,本季度来泰国旅游的中国游客主要是自由行游客,他们的消费并没有受到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这将有助于提振泰国旅游业。

  提振全球经济

  不少外媒撰文表示,中国经济复苏对全球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国际投行高盛集团的报告显示,中国经济的重新开放和国内需求的全面复苏,或将在2023年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约1%。国际旅行的全面正常化将为亚洲新兴市场和其它地区经济体的GDP带来可观提振。

  路透社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表示,基于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等利好因素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有充分的理由对经济增长更加乐观。格奥尔基耶娃称,各市场主体都已看到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中国消费者也有巨大的消费潜力。

  美国《福布斯》杂志报道,国际能源署在最新月报中上调全球石油需求预测,并将上调原因归于中国优化防疫政策。国际能源署分析师表示,在中国优化防疫措施之后,中国经济也将迎来复苏,这将恢复其作为全球石油需求增长主要引擎的角色。(海外网张霓)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春到茶山采茶制茶忙

  • 云南石屏:“小豆腐”带动“大产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是我国科学家在量子纠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相关学术文章于北京时间23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网站上刊登。
2023-03-23 15:20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
2023-03-23 04:30
在基因塑造生命的过程中,有个隐秘而伟大的遗传“剪辑师”——次要剪接体。
2023-03-23 05:05
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扩大油气企业开发利用绿电规模。
2023-03-23 09:33
如今,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正在为生产生活插上“数字翅膀”。
2023-03-23 05:00
电解质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它是由食盐水经电解后产生的。
2023-03-23 09:36
天气、气候、水有何关系?人类今天为什么要关注天气气候水?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报告(2022)》和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给出了答案。
2023-03-22 07:55
3月初,在贵阳贵安新区网易贵安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设现场,各类工程机械忙碌不停,场平工程已全面开启。项目一期将于今年9月投入试运行,预计未来5年还将陆续启用5000个标准机架、4万台服务器。
2023-03-22 07:50
三峡集团昨天发布消息,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在广东中山下水。“三峡氢舟1号”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将用于三峡库区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
2023-03-22 09:35
至2月份,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511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162万千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跨区送电完成1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8%;各省份送出电量合计26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
2023-03-22 09:32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3年4月7日发行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黄山普通纪念币、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普通纪念币各一枚。
2023-03-22 09:27
世界睡眠日的目标就是提高公众对睡眠健康的认知,促进对睡眠障碍的预防、治疗和管理。
2023-03-21 06:40
春节刚过,江西省第一季度新开工的1234个项目集中启动,总投资近2万亿元的工程随即公布。江西全面掀起开工热潮——省级层面今年重点推进投资亿元以上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共达3558个,总投资4.57万亿元,同比增长20.5%。
2023-03-21 06:3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测量技术及标准研究”项目日前在京启动。
2023-03-21 09:48
近年来,天津港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和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100万标准箱。
2023-03-21 09:46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重任。
2023-03-21 06:45
这是3月3日在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大花舟翅桐。谭运洪说,此次发现不仅为我国植物增添了新成员,也是以大花舟翅桐为代表的季雨林群落在我国被首次记录。下一步,保护区还将针对大花舟翅桐的种群分布、生境质量、保护现状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2023-03-20 09:32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18日在京启动2023年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其间公布了“2022年度气象现代化建设重大进展”。
2023-03-20 07:25
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依然能克服困难继续努力。研究人员还在发生“偏离期待”的情况后,马上人工刺激通往伏隔核的多巴胺神经回路,结果成功驱使了大鼠去克服困难。
2023-03-20 09:35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日前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绘制出了果蝇幼虫脑部的完整连接组,即包含所有神经元及其连接状况的线路图。
2023-03-20 09:42
加载更多